•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新闻热线:0577-86966000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外埠报道 -> 正文

【外媒看龙湾】新华网客户端 | 跨越·龙湾四十年丨市民细数“幸福账单”

2024年12月24日 10:24:50来源:字体:

  从“没得穿”到“穿名牌”,从“没得吃”到“吃不完”,从人均住房面积不到3平方米到60平方米,从“走泥路”到如今乘坐飞机一年几次国内外旅游……这是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市民丁知远老先生一家在40年间衣食住行的巨变,也是70多万名龙湾人奔小康的生动写照。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建区40年来,龙湾民生事业不断繁荣,百姓可感可触,他们的幸福感源自何方?

  龙湾区现代化住宅区。项绍雄摄

  不等不靠,办人民满意教育

  “80后”龙湾市民张晓定认为,龙湾区的教育发展,是他心灵深处那份最纯粹、最持久的幸福之源。

  在他读小学时,父辈们曾讨论过祖孙三代人所处的不同时代,得出了一个有趣的总结:“爷爷读书坐佛堂(指庙校合一)、爸爸教室落地窗(指校舍破陋,墙壁洞开),儿子上课在电脑房(指电化教学)。”

  “爷爷辈和爸爸辈的学习场景,从侧面反映了龙湾建区之前的教育格局。”龙湾区教育局一名退休老同志回忆:“当时没有一所像样的小学,几乎所有的校舍都是借用庙宇、祠堂、寺院。”

  建区后,这一现状迎来了改变的曙光。乡镇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借助社会力量走开放办学道路、采用“国有民办”模式面向全社会招聘校长……1984年建区后的数年间,龙湾不等不靠,自寻出路,开启了教育版图大刀阔斧改革的时代。

  1994年,温州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在龙湾设立。此后,龙湾建立起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的办学制度,催生了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学校,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004年3月,龙湾中学创办。项绍雄摄

  1995年,张晓定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他接触到了父辈们无法想象的“颠覆性教学工具”——电脑。“家长们告诉我们‘电脑是21世纪必备三项技能之一’。”张晓定回忆道。

  转眼到了21世纪,龙湾的教育环境已堪称“颠覆”。2000年,龙湾区被授予“浙江省教育强县(区)”称号。2013年,成为温州市首批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级评估的区县。

  2017年起,龙湾深入实施“学在龙湾”发展战略,投入教育经费142.44亿元,投用60余所新学校,累计引育区骨干以上名优教师1400余人,各项数据增幅均位居温州前列。2024年,获评2023年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成为温州唯一的区县。

  2017年8月,温州市龙湾区永强中学迁新址。温州市龙湾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4年,在女儿入学龙湾区第二小学教育集团龙江校区前,张晓定特意去转了转。“校园环境比我儿子小学时的更加好,我们非常满意!”他说。

  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几十年间,龙湾的教育发展已成为市民心中“稳稳的幸福”。

  自立自强,70万居民皆有所“医”

  随着年龄渐长,龙湾的医疗保障成为王成老伯心中的“幸福之源”。

  “早年间,我爷爷突然肚子不舒服,当时因为路太远没能及时赶到医院,后来人就没救回来。当时,我爷爷才五十多岁。要是换成现在,情况或许会不一样。”说起这段往事,他仍然有些伤感。

  建区初期的医疗条件,可以用捉襟见肘来形容。已从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退休十多年的朱老回忆道:“那会医生的标配仪器只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样’,一穷二白。”

  2002年3月,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病房大楼落成典礼。温州市龙湾区委宣传部供图

  面对群众对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1997年,龙湾区中心卫生院升格为龙湾区人民医院,龙湾借此接连启动系列改革举措,破解群众看病难困境。2012年,借助温州试点实施社会资本办医改革东风,龙湾民营医院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大大激发了当地的医疗发展活力。

  2014年,龙湾又借助公立医院改革的契机,不断深化三级医疗体系建设。此后,龙湾区逐步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民办医疗机构为补充,多种形式医疗机构共同发展、运行规范、竞争有序的多元办医新格局。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龙湾自2018年以来全面实施“健康龙湾”战略,形成了“医疗卫生15分钟服务圈”。为助推服务更便民,龙湾自2022年起承接“社银通”试点项目,积极探索“人社+金融”一体化办事新模式,试行“上门办”个性化、便民化服务。

  温医大附属第二医院瑶溪院区。项绍雄摄

  40年沧桑巨变,无论是龙湾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还是医疗保障体系,均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2024年,龙湾区全面兜住民生底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99%。

  苦干实干,不负千万家庭期待

  建区四十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龙湾人民的生活变化翻天覆地。存留在每个龙湾人记忆里的高光时刻不尽相同,但是幸福的感受又分外相似。

  1998年,永中镇罗东锦苑动工兴建。温州市龙湾区委宣传部供图

  1999年,龙湾人民结束了饮用塘河水的历史。“我们告别了‘肩挑手提’的用水时代,终于吃上了自来水,大家高兴得不得了。”龙湾老市民李文广大爷每每想起总是很感慨。

  2005年,位于龙湾区状元镇西台村的日产30万吨优质水的新状元水厂建成通水,龙湾人“吃”水的距离又近了一大步。市民方庆平至今还记得当时聚在水厂门口全民庆祝的场景。

  龙湾市民陈芸的深刻印象是,几十年间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她一共搬了四次家。“2016年第一次从红砖瓦房搬出来的时候,那一刻感到奔小康了,现在我们又从三层的小楼房住进了现代化的电梯房。”

  前不久,张来政特意从外地赶回龙湾。“家门口就能观战中超球队的巅峰对决,这样的机会,肯定不能错过。”近年来,龙湾引进、举办系列高端赛事活动,推动足球、网球“双球”运动发展,为体育事业发展添活力。

  龙湾区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温州市龙湾区委宣传部供图

  时光荏苒。一个个温馨而闪耀的生活记忆,串联起龙湾民生事业蓬勃发展的辉煌轨迹,成为其飞速进步不可或缺的印记。

  回望建区40年,从东海之滨的年轻区县,到如今温州城市东部的核心板块,龙湾在民生事业中一次次实现了新跨越、新变革。无论改革的领域拓展到哪里,无论外部条件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龙湾始终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回顾龙湾40年的民生事业发展,丁老这样评价:“龙湾历届区委区政府都坚持苦干实干,他们没有辜负千万家庭的期待。龙湾是一座日益散发着幸福气息、愈发令人心生向往的温馨之地,活力之城。”

[编辑: 王焱] 
关键词:
分享到:

龙湾新闻网官方【微信】【微博】

参与龙湾新闻网微信、微博进行新闻互动

微•龙湾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