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新闻热线:0577-86966000您所在的位置: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龙湾要闻 -> 正文

城北新路“朝东屋”遗存有多少?

2015年11月30日 09:59:32来源:龙湾新闻网字体:

  图为城北村百年老榕树

  图为城北村“横塘桥”,又名“芝麻桥”

  图为“朝东屋”遗存下来的唯一老宅

  - 王成银

  所谓英桥王氏六派下二房系五世祖王梦竹公(是英桥王氏历史上第一个进入仕途朝廷授七品散官,第二个出著作《效颦集》的历史名人)之玄孙九世祖王应龙翁次子即王孟焕翁之后裔。宗谱记载大富豪王应龙翁拥有粮田玖仟柒佰多亩,世称“玖仟柒老太”,府第坐落龙湾区永中街道城北村新路,府第建地面积30多亩,建造有石头城围墙一条,由花岗岩块石垒成城长208米、宽108米、高3.8米,城脚宽约1.5米,城上头宽约70公分,城墙截面呈梯形状况。府第坐西朝东,门前河是永强地型交通要塞(50米宽横塘河),整体府第沿河路而建,前面石头路宽5米外加路旁,石头路和塘河河塘为一整体,由石头垒建而成,美观牢固坚实。门台外由青砖镶嵌铺成平坦而清洁的路面,从门台外走到塘河边刚刚26步,左右10米处建有两个很大的踏埠头,乃江南水乡格局设计。两个埠头之间原栽培着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大榕树,门台外留有一块空地近6、7分面积,空坦上竖立着旗杆夹、拴马石、栓牛桩等。

  府第整体是沿河路而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3.8米高城墙及八字型门台,门台两侧城墙均为一批斜格相等的斗谷石(就是一块石头的造价相当于当时一斗谷价格的意思)结构,当走到大门口有一条4.2米长、40公分高花岗岩白石门槛挡住,跨门台里面是花岗岩平面磨石条板铺成的龙道,龙道表面油光可鉴,整个门台气派宏伟壮观,结构工艺精湛。龙道两侧均为方方300平方米的道坦,道坦地面低于龙道约50公分,由青砖铺成平地,还建有排水沟网络。走过15米长7米宽的龙道,再迈三步台阶就是正屋了。每当我们走在围墙内的府第遗址上,心潮汹涌澎湃、心情感慨万千。420年过去了,遗址上那个4米高、4米宽、3米深的观赏鱼池仍旧还在,这就是历史的见证。那池缸有四条平面石板组合砌成,池内面壁亦为斗谷石结构,池内四壁向下约1.7米处均嵌有四条平面石板。小时候和伙伴们夏天还下去乘凉玩耍,干旱天水池里的水可以吃喝并拿来当做生活用水。可惜,该池现在被埋在曙光中学操场下面了。

  池的中轴后面即西围墙内连墙一体同时建造有一个半爿月水池。半爿月池里建有踏埠可以下去洗衣裳、洗菜等,传说过去有一侍女,端着金脸盆去半爿月池里洗东西,不慎掉进去淹死,金脸盆陪着这侍女就就地掩埋了,这传说故事我妈一辈的人经常会说起;半爿月池边是一块水稻田,小时候生产队经常会叫我去淘水灌溉,池的中轴前面还有一口蛮大的水井,后来被生产队当作清水沆使用了!府内右后边遗址上有一块叫高坦儿的地方,高坦儿下面埋有1米深金光灿灿的粗砂,此地原来是府第粮仓,大概3亩地面积。府内保留有水田和旱田约10亩,设计为自救应急用。现在的曙光中学和新路朝东屋居民住宅地基都是原来下二房老府第的遗址,曙光中学是原来府第的后花园。这条府第城围墙至公元1985年以前还保留完整,后来城北村建曙光中学,城墙才被拆除毁坏掉了。

  我下二房十世祖王孟焕翁有兄弟三人,即下大房、下二房和下三房。分家时各房均分得粮田叁仟贰,下大房和下二房居住新路府门,世称新路朝东屋;下三房由新路分迁衙前,按照新路原府第样子而建造衙前府第,所以衙前府第也设为斗谷石八字型门台及斗谷石城围墙,至今衙前府第尚保留八字门台及十几米斗谷石城墙,城墙内亦建有半爿月池、花水池、水井等。衙前府第跟新路府第极为相似,不过,它是坐北朝南,同样也是沿河而建。据说当时兄弟三房分家时,兄弟三人金饼按水桶为容量壹桶壹桶地分,银饼都按装满干水池为容量,你我他各户银饼壹池壹池地分。就因当时“玖仟柒老太”曾因买廊饼田而闻名,欲购得最好的河头田,曾向大土豪王十万出价一个稻杆桩摆放一个银饼而流传至今,故此一直叫做“廊饼田”。该田位置现在位于四派府第水门台左至新路朝东屋府门南城墙外,沿河路边这一片水田,大概20亩。

  我下二房十世至十五世为鼎盛时期,丁旺财旺、簪缨辈出,产生一批士大夫及官僚阶级。据宗谱记载,十一世至十四世有县令壹人,太学生壹人,郡庠生、庠生、邑庠生壹拾陆人。到后来由于家族成员越来越多,管理复杂,所以下二房和下大房将这坐府第分为两半,原门台左边30米再开造一个门台,中间建造一条城墙,即称“隔墙”,隔墙称呼沿用至今。传说,下二房城墙内留有宝藏,历史上有人无意中被发现过,在府第遗址泥土下有块方方跟花水池差不多大,有平板石条密封盖住,当时几个人想撬开石板,只见一股白烟冒出,那几个人顿时就死了!后来就一直没人动过。1958年人民公社大饭堂时期,我房伯和堂伯雇人在城墙内掘地三尺想得宝贝,由于掘地面积太大,挖了一个多月无所收获只能放弃掉,一气之下就把那棵百年大榕树和这条208米长x3.8米高隔墙给拆掉卖了。

  当时姐妹桥(真名“横塘桥”,又名“芝麻桥”,那是因为盖此桥的桥石凿刻精细,各接头细密,无缝隙,在桥的上面都可以晾晒芝麻的。因此,它便又有了“芝麻桥”之美名。南首桥梁的正方刻有“明诰封通政使司右通政王钲建桥”字样。)牌坊前至新路共建有三座府第,即大地主王十万府第,光正堂(上间)就有36个,沿河路上200米是我梦竹翁六派宗祠,对岸就是新城——永昌堡,即我英桥王氏大宗所在宝地。沿河接王十万府第左边邻舍是四派官邸府门,即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王澈和国子监祭酒兼经筵讲官王激之父,王氏七世祖王溪桥翁王钲(封通政使司右通政)的故居。溪桥翁是明嘉靖内阁大学士首辅张璁的姐夫(亦是王梦竹翁的侄孙),据我考证“横塘东楼书塾”就设在王钲府邸,王澈、王激、王沛、大学士张璁、王光蕴举人、王良心进士、王如圭举人、王继明进士都读书于横塘东楼书塾(张璁小外甥王澈两岁)。姐妹桥是王溪桥翁独资兴建,再沿河接四派府邸左边邻舍就是我下二房府第(距离只隔一片廊饼田)。这三座显赫壮伟的府第均被倭寇抢掠烧杀等平为废墟了。历史上我中华沿海陆地曾多次惨遭倭寇掠夺抢杀,所以,后来才有王钲翁孙子王叔果与王叔杲俩进士出资黄金四千两与族人捐资黄金共七千多两筑城永昌堡,及王钲翁三子王沛太仆寺丞与族侄王德进士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的故事。

  在府第发展到明末清初时期,不幸遭到倭寇抢劫、掠夺、烧杀,于是,百年府第毁于一旦。下二房大家族自此被倭寇毁掉以后,突然一下子变为一无所有,还要面对倭寇经常骚扰,在这样的艰难处境下,族人就选择重建家园或迁居外地生活,于是部分家族成员就变卖资产搬迁至瑞安沙塘底、莘塍、桐利、瓯海白象、状元大岙溪及温州、洞头等地繁衍生活至今。搬迁外地生活居住的房族基本上在十五世时代以后,约明末清初时期。据宗谱记载,我下二房亲宗房族今已有成员壹仟多人,瑞安分支已发展到第贰拾玖世裔孙,真是枝繁叶茂、万世昌盛!

  依据宗谱记载,下二房现在当代名人录有:企业家、银行家、医学专家、公务员及国企在编人员等等不计其数,同时培养出一大批学士、硕士、博士等国家精英之栋梁,真乃英才辈出,簪缨连绵!

  (本文照片由杨豪摄)

 

[编辑: 陈静] 
关键词:新路 府第 二房
分享到:

龙湾新闻网官方【微信】【微博】

参与龙湾新闻网微信、微博进行新闻互动

微•龙湾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