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蜜报道组陈出
“谢谢大家一早赶来,汤圆还得多搓一些,11点老人就要过来了。”刚刚踏进龙湾区蒲州街道新蒲江社区的爱心食堂,就看见身着背部印有“温州志愿者”字样红色马甲的社区志愿者们正在忙活,他们或围站在一张圆桌旁,将一块块掐好的粉团,在手掌中快速揉成汤圆;或在厨房洗菜、切菜,把一样样餐具洗涤干净。而说话的,正是社区党总支书记鲁苏琼,昨天,她也加入了爱心食堂节后第一餐服务的行列。
爱心食堂是新蒲江社区一块敬老爱老的“金字招牌”。从去年3月正式“开餐”以来,食堂面向社区65周岁以上低保户、困难户、残疾户,推出免费就餐、补助用餐、平价就餐等一系列爱心服务。家住社区5幢的童宽妹老人,患有眼疾,腿脚也不方便,爱心食堂着实解决了她和老伴吃饭的大问题。“自从到这里吃饭,家里都不用开伙了。”老人说。
爱心食堂除了供应中饭,还有晚餐,周六周日也照常开放。“腊月二十六才开始歇业。”厨师胡明龙也居住在这个社区,他说,几乎是全年无休,年底连自己在家里办分岁酒的时间都没有。
昨天是爱心食堂节后第一餐开餐的日子,其实早在前几天,鲁苏琼就和社区工作人员合计,怎么把这餐办好。经过一番集思广益,他们决定通过社区微信平台、宣传栏以及“银龄互助”等渠道,把食堂开餐的消息发布出去,再推出“同喜同乐闹元宵”活动,把社区里的青少年聚集起来到爱心食堂做灯笼,活跃气氛,最后再举办“元宵佳节幸运转起来”抽奖活动,就餐老人可抽取免费就餐券,乐乐呵呵过节。
目前,在该食堂用餐的老人有45人。鲁苏琼告诉记者,从食堂开办以来,收到各类捐款、捐赠近9万元,但偶尔也要为资金想想办法。听说区政府已出台文件,从今年起将以“以奖代补”的形式给爱心食堂每年2万-6万元不等的奖励,这样就少了后顾之忧。
看着老人家其乐融融,鲁苏琼把一盏元宵花灯挂在了爱心食堂门口,红色烫金的光彩,映在她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