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霓屿社区推进五大中心建设 创“五型”幸福社区
洞头县霓屿社区按照“一街道一社区”的工作要求,以服务社区群众为核心,突出组织管理网格化、服务活动品牌化、运行制度规范化、设施建设示范化、社区书记专职化、功能发挥最大化,着力抓好五大中心建设,完善社区运行机制,全力促进社区共融发展。
一是办事畅通、创便民型社区。社区开通办公热线和实名微博,接受群众办事预约登记。便民服务中心开设计生、党员服务、规划建设、土地管理、民政残联、渔农、社保、流动人口、信息咨询、全程代办等10个岗位,街道所有涉及审批服务窗口岗位人员都集中到社区办公。按照“减少层级、方便群众”的服务理念,在便民服务大厅内设总台接待位,通过总台收件、后台处置、即办代办、限期交付方式,使群众足不出霓屿就能享受到便民服务。上半年共办理事项747件。
二是老有所依、创爱心型社区。霓屿社区70岁以上空巢老人共有157名,对这些群体按照困难程度实行abc分类,目前共有20名老人需要照料。建立爱心食堂,实行分级贴补、自选点单、统一供餐、个别送餐等操作方式,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并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康复室、活动室等硬件设施,解决老人吃住行娱方面需求。并建立空巢老人“1+n”、“1+1”、“n+1”关爱机制,共结对39名老人,服务100余次。
三是乐趣无穷、创活力型社区。依托新建的综合文化中心平台,按照“一月一主题、每周有活动”要求,以“1234”为载体,即一个论坛、两个社团、三个展台、四个中心,统筹开展社区文体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了全民读书月暨蓝色海洋主题教育活动、首届社区艺术节暨春泥计划成果展示活动,并开展了图书种文化、春泥课堂、假日公益学校等活动,参与人次达3000余人次,全面提高中心的知名度和百姓的参与度,增强社区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社区共融发展。
四是创新管理、创和谐型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注重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建立管事公婆队伍,以无职党员老人为主体的管事公(婆),协助社区和村两委,参与调处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和村里公共事务管理,帮助宣传解释政策,发挥身边人管身边事的功能,参与社会管理,起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今年以来,管事公婆共走访空巢老人213人次,留守儿童221人,失依儿童11人。参与调解的矛盾纠纷有111件,矛盾纠纷调解率达到到98%,治安巡防161人次,森林防火巡防督查224人次,卫生保洁督查174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是生命至上、创健康型社区。计生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院合署办公,打造20分钟健康服务圈。出台应急救援预案,添设改造救护车等救援设备,建立应急报告—救援—处置机制。对南片偏僻出行困难的群众实行定期走访随访,建立就诊点。定期举办计生、保健等知识讲座,开展卫生、保洁、生态等宣传,提升群众意识。上半年共办理独生子女证25件,流动人口登记162人次,就诊群众12000人次,免费查环查孕查病16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