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禁烟新规:女公务员可请妇联掐灭领导烟头
普陀:严抓对外服务窗口
包括司法、信访、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对外接待场所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后,普陀区相关街道(镇)曾出台过具体的控烟实施方案。以曹杨街道为例,机关的会议室、办公场所由街道行政办公室牵头负责督查落实。“墙上张贴禁烟标识,会议桌上放禁烟标牌,不得放置烟缸,做到相互不敬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劝阻吸烟的制度方面,重点是面向公众服务的对外窗口的接待场所,如司法、信访、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对外接待场所、社区事务受理窗口等,做好劝阻吸烟工作。此外,各科室、居委会要设立定期检查制度,对于执行不力、屡查不改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杨浦:保洁员当控烟志愿者
发现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共区域吸烟会立即上前劝阻
自从中央出台严格控烟规定后,杨浦区政府机关办公大楼公共区域都张贴了禁烟标志,办公大楼每一楼层都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这些保洁员也是控烟志愿者,他们一旦发现有公务员或机关工作人员在大楼公共区域吸烟,就会立即上前劝阻。目前,区机关大楼几乎所有的吸烟者想吸烟时都会去吸烟点,不会在办公室、公共区域吸烟。
徐汇:基本实现无烟机关
政风行风监督员会明察暗访,并公开通报检查情况
徐汇区前几年就已展开“无烟机关”建设。记者从徐汇区了解到,禁烟工作作为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内容,被明确列入已开展20年的“满意在徐汇”活动检查条目。要求在机关办公场所张贴明显的禁烟标志,并由政风行风监督员进行明察暗访,公开通报检查情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徐汇区机关人员基本实现办公场所“无烟化”。
[新规亮点]
-带头禁烟同时,要劝阻他人违规吸烟
-参加公务活动不得吸烟、敬烟、劝烟
-机关内部禁止销售或提供烟草制品
-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摘自《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
[新闻背景]
上海禁烟十年
●2003年,我国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同年,本市卫生行政部门与影视创作部门合作,控制并尽量避免吸烟镜头在影视中出现。
●2004年-2007年,上海各区县围绕“禁烟日”等时段,开展阶段式的禁烟检查或在部分地区推广“无烟区”。此时的上海,禁烟范的围主要是限于医疗机构、影剧院、音乐厅等,推进过程并不十分理想。
●2008年,集中在闹市区的100家餐饮店计划于当年年底前禁烟,并计划2010年前6000家大中型餐厅增设无烟区,南京东路商场经营场所全面禁烟。
●2009年,上海禁烟工作进入法制轨道。《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公布,并确定于2010年3月起实施。
●2010年,上海中小学、网吧、商场、电梯、交通工具等13类场所实行全面禁烟,机场全面禁烟。违规吸烟者个人最高可罚200元;禁烟不力单位面临最高3万元罚款。当年上海世博会成为“无烟世博”。
●2011年-2012年,上海控烟场所吸烟情况发生率显著下降,被罚案例不断增多。但网吧、出租车等规定禁烟场所的执行情况仍然较差。
●2013年,上海计划打造100家无烟机关,进一步扩大控烟场所的范围。
原标题:上海禁烟新规:女公务员可请妇联掐灭领导烟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