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新闻热线:0577-86966000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实力龙湾 -> 正文

扎根一线做根桩 攻坚克难挑大梁

在攻坚行动一线锤炼干部工作作风
2013年03月26日 09:18:10来源:龙湾新闻网字体:

  图为季伯雄(左)与村干部面对面交流

  图为吴良文在耐心做拾荒者的工作

  图为陈金杰(右)查看横街村安置房工程

  图为王素林在办理手续

  图为夏崇镐(左)在企业了解情况

  图为章文在向记者介绍围垦情况

  图为陈钟云在现场调度车辆

  

  季伯雄:

  “教新模式”实践人

  本报讯(叶康远)作为龙湾的一名街道基层干部,季伯雄亲历了温州自2010年以来的拆违大行动、六城联创、教新村村中村改造等工作,并全身心投入其中。

  3月19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海滨街道季伯雄办公室,不料他正与教新村两名村民在谈事。几十分钟之后他才把办公室的门打开,眼前的季伯雄面带笑容又稍显倦意,“不好意思,街道工作真是很忙,我们一起去村里看看!”

  说到季伯雄的工作,不得不提拆迁工作,提到拆迁工作又不得不说“教新模式”。去年7月,作为龙湾迄今面积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该村启动改造前期工作。而按照市里2013年1月1日开拆的要求,各项前期工作,必须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成。为了让19户拆迁户心服口服地签下拆迁协议,季伯雄带领小组人员,清早等住户出门前上门,晚上住户下班后又上门,趁着周末拜访。“从7月到现在,我们没有周末,晚上9点之前基本没有回家过,老婆儿子当初老抱怨说,就你这么忙啊,现在他们看媒体宣传的这么密集,也理解我的工作了。”季伯雄说。

  在机场口,看着教新村拆迁后的样子,季伯雄感叹:“这么大的力度,现在回想当时的工作,真的就像做梦一样。做拆迁工作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理解,像教新村刚刚拆的时候,不少村民看着自己住了这么久的房子一下被拆了,个个泪眼朦胧,我也能理解,毕竟在自己的房子里住了那么久,有点感情。”

  季伯雄说,他在2011年下半年刚刚做了腰椎间盘手术,还没调理完身子,就被派到工作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下村,村民连门都不让进,最委屈的时候,村民们还开口骂我们,但是,我们始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正是这种有理有情的工作,最终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目前,教新村城中村改造一期工程,已如期开拆。村民李存弟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不乐意拆,但是工作组的同志的坚持让我感受到一份诚意,后来我们心甘情愿。”其实,在教新村,还有许许多多像季伯雄一样的基层干部,正如陈德荣所说,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吴良文:

  “四边三化”工作急先锋

  本报讯(柯露霞)“你们一天大概来这个中转站倾倒垃圾几次?都是从哪里运来的?垃圾这样倒肯定外露严重。”近日,针对《今日龙湾》曝光的我区公路边、河边、山边、铁路边等四边的“烂疮疤”乱象屡曝不改的情况,吴良文到各点上督促整改。

  这样经常性地到各疮疤点了解情况,已成为吴良文每个礼拜的惯例了。作为区城管与执法党委委员、绿化办副主任,每个礼拜几乎有三天的时间都在协调解决“四边三化”的工作,制定方案、查找疮疤、督促整改……

  “这个倾倒口设计不合理,应该再往里面修一点,这样倾倒的时候垃圾外露的情况就会少很多。”9点多正好是环卫工人来衙前街临时堆放点倾倒垃圾的高峰,看吴良文来询问情况,便纷纷就垃圾外露的情况解释到。仔细查看了倾倒口后,吴良文立即联系了街道相关的负责人,待街道负责人赶到现场后,立即安排专门人员就倾倒口进行整改、修补。“垃圾外露的情况是解决了,但这个堆放点群众一直反映太臭了,必须要有根本的解决办法。”就群众反映的情况,吴良文与街道负责人商量解决方案。衙前街垃圾临时堆放点承担着衙前、城北及永强大道(永中段)的垃圾,每天的垃圾量大概在8大货车,32吨左右。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搬移或者实行垃圾直运,“下面一起看,有没有办法把这个垃圾临时堆放点改成正式的垃圾处理中心。”街道负责人表示到。

  状元三郎桥村甬台温高速路旁(龙泽社区附近)的几处垃圾收购站由于多方面原因整改推进慢,当天记者陪同吴良文到现场察看时,有一处垃圾收购站仍在生产。“我们全市现在都在搞环境美化的攻坚站,你们这个收购站正好在高速路边上,车子这样开过去看见实在难看。”在吴良文的一番劝导教育下,垃圾收购点的业主表示现在不再回收新的垃圾,在3月30日之前一定全部搬移。刚从该垃圾回收点出来便看见,前方十米处的工业废渣倾倒点上一辆铲车正在作业,吴良文急忙边飞奔去倾倒点上确认,边打电话给街道负责人。“你们这些都是哪里运来的?负责人呢?”吴良文询问两个正在处理废渣工人,并让其联系老板到现场。在废渣倾倒点老板赶到后,吴良文和街道协商要求其在两天时间内把面上的废渣清理干净,并在3月30日前全部清理完毕。同时,街道表示将指派专门的协管员每日来督促整改。

  陈金杰:

  为民鼓与呼的农指员

  本报讯(黄日聪)“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应该参政为民,作为一名农村工作指导员的政协委员更应心系农村,关注民生,为民鼓、为民呼。”日前,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龙湾区教育局驻状元街道横街社区指导员陈金杰由衷地告诉记者。

  3月19日下午,记者和他随行体验驻村工作。他首先来到横街村江滨路安置工程现场,了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在工程现场,只见几十名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水泥搅拌车“隆隆隆”转着……见此情景,他非常高兴。说起这个项目,一旁的横街村应书记满怀感激地说:“我们这个工程之所以推进这么快,多亏了农村工作指导员陈金杰。”见记者疑惑的样子,应书记继续介绍说:“因该地块原来是横街村作为城市化建设用地,现改为江滨路龙湾段拆迁安置用地,村民的利益受到冲击,村民意见很大。为推进工程项目,陈金杰利用自己是横街人的人缘优势,从自己的亲戚入手,挨家挨户做村民工作;还不分昼夜地协助村委会,积极做好宣传说服工作,此工程才得以顺利推进”。记者了解到,该工程系区重点工程,工程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预计2014年底完工。建成后将有200多套安置房,受益群众600多人。

  随后,他又来到天鹅湖社区,因为他说还有一件“心事”没了。记者很好奇,也一起跟了过去。一到那儿,他就打电话叫来社区邹书记,实地查看天鹅湖社区下水道堵塞情况。他指着地上溢出的下水道污物对记者说,此下水道由于年久失修,致使严重堵塞,一到下雨天就溢出来,臭气熏熏,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此事,他可是花了很多心思。天鹅湖社区邹书记说:“去年,当他得知下水道堵塞问题后,多次牵头召开村民会议,商讨解决之道。为引起部门和群众的重视,他又联系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及时召开民生现场会落实下水道改造计划,还形成‘两会’政协提案提交给区政协。最终由于区划调整,此事被耽搁了。现在天鹅湖社区已从横街社区独立出去了,想不到他今天还主动来抓此事。”

  他跟记者说;“虽然天鹅湖社区已从横街社区独立出去,但我还是要帮助天鹅湖社区把这个重大民生问题解决掉”。在查看完天鹅湖社区下水道堵塞现场后,接着他又叫上邹书记跑到温州高新区科技园(蒲州街道)找有关负责人解决下水道堵塞问题。经过约半个小时的沟通对接,有关负责人表示,会抓紧研究解决这个问题,让社区百姓安居乐业。

  当记者问及下一步将会如何做时,他微笑地答道:继续为民鼓与呼!

  王素林:

  创造审批“万达速度”

  本报讯(陈芳)2004年参加工作的王素林,一直在区审批管理办公室工作。年龄虽小,但也算是资历较深的“老审批”。个子小小,但工作给人感觉一点不含糊。

  从原来很熟悉的“万精油”科室综合科,到去年调至代办中心业务科室,“感觉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压力,业务科室更加专业,需要更深的钻研精神。”面对记者提问,王素林坦言。但王素林团队没有退缩,紧紧抓住全国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试点工作的难得机会,在审批提速、提效,重点项目代办工作上试点多、创新多、亮点多,多次创造了审批方面的“龙湾速度”。

  去年代办中心首次提出了审管办全员代办制度,要求为全区131个重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转而未供项目提供全程无偿代办跟踪督导服务。王素林和她的同事们,提前介入,积极全程代办。区重点工程项目万达广场,创出基建审批11天,基建竣工联合验收、装修审批和竣工验收、28万平方米多业态商业经营审批三个“零时限审批”的“万达审批速度”,保障了当时万达广场按时全铺开业。

  79个重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和村房两改项目去年实行双轨审批制,压缩建设项目审批周期一半以上。比如万科二期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周期只用了28天,实际审批时间仅用了12个工作日。蒲州街道下埠村安置房项目,审批周期不到3个月,实际审批时限仅用18个工作日等。王素林团队双轨审批的创新运用,再次创造了审批的“温州速度”标杆。

  “2013年将重点进行个别部门仍有征求意见等‘小审批’事项清理。今年拟建立全区代办服务网络,将梳理三批代办项目,现第一批77个代办项目已公布,二、三批代办项目正梳理分类。现在我手头上有金属物流中心、龙庆寺等3个代办模拟审批项目……”对于2013年的工作,王素林思路清晰、脱口而来,相信2013对王素林而言又是忙碌充实的一年,我们也期待她和她的团队们,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审批业绩。

  夏崇镐:

  身在经信情系千企

  本报讯(王策)3月20日上午8:00,记者赶到区经信局副局长夏崇镐的办公室,里面簇拥着一大帮老年人。他向父老乡亲介绍,我的办公室像个门诊,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我觉得能办的事,就为别人办好了,等退休了,恐怕还没有机会呢!……

  8:40,我们走访了中国精工阀门有限公司。

  “公司的1#标准厂房用于研发、展览、检测验收通过了吗?公司的4#标准厂房用于宿舍、食堂验收通过了吗?公司的1#标准厂房装修部分审批通过了吗?”董事长杨连成一边笑呵呵地连连点头,一边带领我们参观了宿舍、食堂、展览室、办公室……

  在生产车间,突然冲来一阵阵臭气,夏崇镐随即问:“这里的异味哪里来?”“隔壁那家公司传来的,他们大概生产水洗什么的?”董事长杨连成说。

  “走过去看看,如果没问题的话,将来对工人有个交代;如果有问题的话,一定要整改!”夏崇镐说。

  我们周转了好一会儿,碍于道路施工,我们无法当即进去探个究竟。

  10:30,我们又走访了温州宏丰革基布有限公司。

  “公司务必要加强绿化建设,绿化率一定要达到15%;公司务必要拆除影响安全生产的建筑,建筑密度不能超过50%;公司务必要建设防火墙务必要满足道路退让红线的指标!”董事长王进祥似乎有些尴尬,但在夏崇镐的“打破砂锅问到底”之下,点头赞同并继续引领我们参观厂区。

  夏崇镐走了一楼走二楼,走了二楼走电梯,走了电梯走楼梯,走了楼梯走通道,走了通道走车间,一路走来一路评点。

  最后,夏崇镐紧紧握着王董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的公司虽然属于成长型企业,但是安全问题还是放在第一位,一定要把该封的窗户封好,该拆的建筑拆好!”

  在回来的路上,夏崇镐几次三番对记者说:“经信局是企业的娘家,企业有问题,做娘的安心吗?”记者听后,深有同感,不禁为有这样的干部而庆幸。

  章文:

  敢于亮剑的围垦人

  本报讯(陈智慧)龙湾海滨围垦工程是省重点围垦工程,位于瓯江入海口南侧东海岸,围涂面积9860亩。2008年10月进场施工,预计今年6月底将基本完工。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让人难忘的人物和事迹。现任区海涂围垦工程建设指挥部党组书记、常务副指挥的章文就是这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你们来了啊?先等一下啊,我这跟我们潘指挥这点事讲完先啊。”星期三上午9:00,我们如约来到章指挥的办公室,看见他们正在开碰头会。等了10来分钟后,章指挥说:“走,我先带你们去我们的堤坝上走一圈,让你们也先感受下我们围垦造地的壮阔场面。”

  “去年,我们的造地任务是4000亩,当时拿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但是,我们章指挥当时就很镇定的帮我们分析了具体的任务,安排时间节点,并鼓舞我们每个人,给我们造了很好的士气也帮我们大家树立起了信心,去年,我们提早并超额完成任务4800亩。”副指挥潘成春动情地对记者说。

  说话间,车子已行驶到永强大堤,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壮阔的画面。尽管下着雨,加上雾气,但依然能清晰地看见远处的一座座水闸立在一片土地上。一期,二期工程地块内在试种的蔬菜和油菜花已是一片翠绿与金黄,似乎也在向人们宣告着不惧艰辛的围垦人在这片土地上所做的努力。

  “其实我个人没做什么,这些功劳都是他们这些一线工作人员的,像我们这几个副指挥以及我们一线工作的工人们,在项目进展中,他们真的是‘5+2’、‘白+黑’的工作,去年累趴下的好几个,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他们的功劳。”采访中,章指挥反复跟我们提到手下人的辛苦。

  “去年是我们指挥部大丰收的一年。像这样高难度的工程没有章指挥这种大刀阔斧的指挥力度与精气神是无法推进的。古有精卫填海,今有章指挥造地,凭的是敢开拓、敢担当的亮剑精神。”围垦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项雪飞对我们说。

  站在海滨围垦的堤线上,一条初具模样的泥石路已经通向了围垦深处,“再过几个月你过来就能看到这里的水泥路了,以及我们旁边20年一遇的堤坝了。”说起海滨围垦造地项目的建设,章指挥眼睛里泛着光,我们分明看出他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与执着。

  陈钟云:

  “老黄牛”站长攻坚交通线

  本报讯(叶晓东)近日,我区机场大道维修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计划4月15日前全部完工,整个工程量多达14.9万平方米。这项时间紧,任务重、线路长的民生工程,能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是谁在一线亲临指挥呢?带着好奇和疑问,记者走近了这次维修任务的一线负责人——龙湾公路管理段机场公路养护站站长陈钟云,采撷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公路养护战线默默奉献的平凡而不平凡的故事。

  交通战线的拼命三郎

  采访陈钟云时,是他嫂子出殡的日子。恰逢大雨天,维修工程暂停作业。接到通知,陈钟云马上赶到单位。工会主席吴建宗告诉记者,阿云是个爱岗敬业的好同志。常常是以路为业,以班为家,电话24小时待机。这几个月,只要没有下雨,他们就连续施工,每天从晚上六时忙到次日上午七时。这个月,在陈母去世守灵的日子里,因为天气晴好工程维修任务繁重。他做好亲人的思想工作,日夜奋战在现场。2008年,一次台风造成瑶溪上山公路路基塌方驳坎毁损,作为应急抢险队队长的他亲自开着装载车施工,五昼夜奋战修复道路,当年荣获温州市十佳养护工殊荣。

  公路养护的全能标兵

  养护工程股股长吴靖耿说,阿云还是养护设备操作能手,每次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他都能在短时间内修复,大家亲切地称他为“阿云头”。采访陈钟云时,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叠压路机、沥青喷灌车等特种作业操作证书。从初级养路工到中级技师,见证了陈钟云执着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最近,他在申报高级技师,即将成为全省不可多得的专家级公路养护技术人才。过硬的技术,让他在职工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卅年如一日的坚守者

  从1987年以来,陈钟云在公路养护的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每天凌晨3点多给沥青油加热,一直忙活到傍晚完成路面养护作业。同事陈苏玉说,因为要连续施工,老陈经常要推迟一两个小时才吃饭。在她的印象中,老陈好像永远没有休息天。2006年,在进行路面喷灌沥青作业时,陈钟云手中的皮管意外破裂,滚烫粘稠的沥青溅满了他脸部。他忍着疼痛用汽油擦洗脸部,连续几天没有请假,敷上烫伤膏继续施工。后来,他在施工管理中积极推行皮管灌水试验安全作业法。

  这就是陈钟云,一位把公路养护事业做到极致的“老黄牛”式的公路养护达人。

  

 

[编辑: 陈静] 
关键词: 工作 我们 工程
分享到: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龙湾新闻网立场。

龙湾新闻网官方【微信】【微博】

参与龙湾新闻网微信、微博进行新闻互动

微•龙湾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