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新闻热线:0577-86966000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人文龙湾 -> 正文

词宗故里传风流

琐忆石坦村名人旧事
2012年12月12日 08:34:33来源:今日龙湾字体:

 

石坦古桥已经作古,替代她的,是一箭之遥的1978年建造的混凝土桥。
夏贤陶老人惋惜地说,夏承焘故宅的标识如今就在这半边门台上了。
蔡唐弟感叹,流米岩的传说曾感动了无数南来北往的路人。
  

  状元街道元庄社区石坦村(本以“壇”得名,后演变壇为坦),傍山沿河,东连西台,南靠大罗山(响动岩),西临大岙(三郎桥),南北两岸沿温瑞塘河,水陆交通便利,堪称江南水乡。这里不仅民风淳朴,风光旖旎,而且文风浓郁,世出名家,可谓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清光绪年间,石坦北岸、岩岙为永嘉县膺符乡六都,石坦南岸为永嘉县德政乡十一都。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石坦属永嘉县梧田区状元乡第4保。温州解放后,称永嘉县梧田区状元乡第六村。1955年,石坦成立全乡第一个高级社即状一高级农业社。1956年10月,析出永嘉县梧田区,划归温州市郊区管辖。1958年10月,归属梧田人民公社状元管理区状一生产大队,后为温州市状元公社状一大队。1981年12月,为温州市近郊区状元镇状一大队。1984年12月,为温州市龙湾区状元镇石坦村。

  小桥流水人家

  石坦,以“壇”得名,壇是该村自然品牌,此壇乃一片岩石,从蔡宅底陆地通向河底,其面积无法考证,传说石坦壇上通到蒲州排上。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石坦古桥和石坦河道。

  石坦村由南岸、北岸、岩岙自然村落组成,坐落温瑞塘河两岸水网地带,开门见河,出行过桥。古桥有石坦桥、太平桥两大弓形式石板桥,始建于清代,长为三孔架河,宽为五粒石板(约二米五左右),两侧有石栏杆。石坦桥重建于清代宣统二年,南端桥位在“王长利”(王奶娒)小商店门前,店门口设走廊并有靠凳。当时温州小南门至茅竹岭河轮在此停靠,走廊供客人候船和过路行人小憩。1978年8月,为了便于河道煤船运输,拆掉石板桥,在其南面上游三十米附近河面开阔处改建30米长混凝土平桥,为石坦河两岸人民往来带来了更大的方便。该桥现鉴定为危桥,仅限行人、摩托车、三轮车通行。笔者在河边看到,石板桥重建的石牌仍在,只是历经岁月的洗礼,已经斑驳,且被砌入一户人家的砖墙内了。古桥不在,她的历史也连同年青时代的塘河故事一起写入记忆了。

  石坦河道系温瑞塘河河段,河水清澈,碧波粼粼,河轮隆隆,船只穿梭。石坦河长1700米,最宽93.3米,最窄17.3米,平均宽度53.96米,河流面积为91732平米。上世纪80年代,河水清澈如镜,既能运输灌溉,又供生活饮用。还有河上作业,如张虾子、捕虾捞鱼、种菱角和水上“超市”(船店)。船店为水上流动“超市”,每当河埠响起“呜、呜、呜”的汽笛声,家庭妇女们纷纷来到河埠头,争先向船店购买酱油、盐、酒、煤油、肥皂、南北货等生活日用品。船店售货还可赊账,给塘河两岸购物方便。一片繁华河上头,永嘉有名称六都。

  动人的流米岩传说

  流米岩是一块有故事的岩石。坐落在石坦蔡宅底,因传说能从岩石缝中流出白米煮饭吃得名。据传说,汉代年间,石坦蔡宅底山边附近建有一寺院。或许是和尚的诚心感动了神灵。山半腰有一块白色岩石,约一人多高,中有一道天然岩缝。有一天,竟然从岩缝中流出白米,寺院里的和尚发现这件奇事,以为是天降神物,纷纷取用。奇怪的是,流出的白米只供寺院和尚够吃,没有多余。人多流米多,人少流米少。因当时寺院人数不多,只有七八个人。一人有吃,多人也够吃。一天,住持外出,一个和尚儿起贪心,想多流点来给自己存,便拿来一枚铁凿把岩缝凿大一点好多流米。不料,这一凿,流米竟停止了。和尚儿后悔莫及,从此和尚都只好去化缘了。

  流米岩不流米了,却流清泉供应百姓。这口清泉远近有名,夏天冰,冬天暖,喝起来甘甜可口,胜过当今的矿泉水,后来在岩石下面筑起了水池,附近老百姓都到这儿挑水,尤其家酿酒远处人家也来挑。居住在附近的原状元一中蔡唐弟老师告诉笔者,流米岩为白色页岩状花岗岩,为石坦村最出名的一块岩石,为过往行人提供天然的饮水之便,可谓巧夺天工,天赐宝物。遗憾的是,1996年甬台温高速公路建设时堙没其中。蔡老师带我们经过石坦蔡宅底附近的高速公路下面涵道,指着一处滴水的混凝土天花板说,这就是流米岩的实际位置。

  远去的踏碓捣米

  作为鱼米之乡,石坦村南岸、北岸、岩岙三个自然村傍依温瑞塘河水网地带。历史以来,农业上单一耕作水稻。农民耕种收成的稻谷除了交租交债以外,留给自己的口粮利用踏碓人工捣米加工。石坦全村有桥头、蔡宅底、三间儿三家踏碓和北岸一家“研盘”(牛拉石辊碾米)。踏碓捣米设施有谷砻、捣臼、风车、米筛。捣臼平地面,几口并排摆设,可供多人同时脚踏。谷砻用泥、竹爿混制,先将谷子过砻经风车后,将糙米放石捣臼碾擦。每口石捣臼上方有一根脚踏木料,下端装着石捣杵,人站石捣臼上方,双手握住左右两边竹杠,一只脚用力踩下,一踩一放,捣杵头碾下,把石臼中的糙米碾成白米,扇出米糠就是成品大米。如果要吃白的米就要多碾擦。如要家酿做酒的米谷子,砻出来扇净就可以提高出酒率。一个劳力捣100斤谷子一般为一个小时左右,出米率为七折四五左右(100斤谷出米74~75斤),砻糠另有用途,米糠喂猪。客户加工100斤谷,交米一竹筒(约一斤多)为代工费,中等农户每次捣米100斤谷,分两只谷箩挑去,可供三四口之家上个把月番薯干掺杂的用粮,甚至吃上个多月。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石坦“三间儿”踏碓厂房里办起动力碾米厂,但不久关停搬走。村民不得不舍近求远,用农船载谷去周边的状元桥、大岙宅西动力机械碾米厂加工大米(火炭老牛车机器)。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石坦村在岩岙创办电动机碾米厂,若干年后,农村道路改善有了机耕路,农户利用手推车、拖拉机、小货车运谷碾米。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增产,碾米加工也很忙。到了改革开放若干年后,农田先后大片征用,水稻种植也没有了,石坦和周边农村碾米厂都停办了,从此农户也都吃“商品粮”了,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了,吃米都直接由市场供应。粮食按人定量计划供应的制度全然取销,直接由市场粮贩、商店、超市销售,从此告别了农村的碾米加工。

  尘封的官坟与牌坊

  石坦村蔡宅底山麓有一座造型气派建筑考究的古坟墓(人称“官坟”),也是古村一大名胜景观。此“官坟”是明朝官至兵部协司署郎中、永嘉场二都永昌堡(今龙湾永中新城)王叔果之墓。

  抗倭英雄当年看好石坦村蔡宅底山麓位置,选择了百年之后栖居在此。笔者年轻时还看到,官坟东边还有一座女墓,人称“世奶儿”之墓。两坟相距约200米,经了解得知,该墓的主人是王叔果的婢女“世奶儿”。因其为王家鞠躬尽瘁,故被东家厚葬。当年,官坟建造考究,大块青石板砌墙铺地,从坟头到山下塘河埠头300米长的道路,都用1.5米长、0.5米宽的花岗岩石板铺成,两旁还加“路肩”。官坟下的山路口还立有石马、石狮、石将军等石雕品,山腰有一座“吹打亭”,供祭坟扫墓时奏乐之用。传说,为了兜揽风水,让整座坟墓被周围山体包围着,造坟时还特地在山下园地里挖黑泥,填在坟前缺口处。在石坦塘河埠头建有一座高大很有气派的石牌坊,约有七八米之高、三扇门、四根石柱各有三人合抱之粗,石柱上部雕刻花纹,顶端有动物雕塑,牌坊的石碑上刻有许多文字,大部分被青苔掩之看不清,仅“广东副按察使”几个字隐约可见。牌坊南面约四五米处,立有两根像“华表”样的石柱,上面雕刻花纹。牌坊西首建有五间平房一座(俗称“供屋”),原来是供守坟者居住和每年拜坟扫墓设宴用餐之用。而该屋居住的都是王姓人,与永强“二都王”同宗。蔡唐弟老师说,文革“破四旧”时,官坟连同牌坊及石马、石狮、石将军等均被无知的造反派损毁,后建造环山公路时,石马、石狮、石将军被埋在路基下,甬台温高速公路开建时,官坟成为路基彻底成为历史。

  一代词宗故里

  历史上的石坦村,不仅是一个鱼米之乡,更是文化沃土。这是,曾经是状元、蒲州片的教育中心,状元第一中学曾设置在该村,更让家乡人民自豪的是,这里曾是“一代词宗”夏承焘的诞生地。夏承焘曾任浙江大学教授兼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浙江分院语言文学研究室主任和《词学》杂志主编等职,作为我国优秀的词学家,曾被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胡乔木同志冠以“一代词宗”的雅号。

  在石坦北岸西洋角石坦西路一处残破的门台前,笔者采访了同村知己、77岁夏贤陶,他现在是居住在夏承焘故宅的为数不多的夏氏宗亲。他告诉我,其父亲夏承南与同辈,对夏承焘的故事略知一二。当年夏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有一幢坐北朝南九间二层三进四合院式大屋(人称“夏宅屋”),有东西两侧轩房,门台外有旗杆阶,头门设会客厅,宅园占地约4亩多,四面是开阔的平坦,周边都是宽阔的田野,风景这边独好。夏宅屋里居住人口多,存积实物也多,民国(1911年)前,发生一场大火,烧毁整座房屋,只留下一个轩楼。房屋失火后,夏氏家族多数人迁居到温州杨柳巷居住,后又迁居谢池巷和登选坊。现登选坊有政府标识的夏承焘故居。笔者年轻时曾看到,火灾留下的轩楼(人称“楼儿”),解放后土改时曾被当时的状元乡政府暂时公用,楼间里有乡政府办公的一张旧公事桌。

  原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夏承炽是夏承焘的堂弟。他告诉笔者,夏承焘1900年出生在石坦(时属永嘉六都),出身书香门第,天资聪慧,且家境殷实。夏承焘有四个兄弟和一姐、一妹。在兄弟中他排行老二,老大在温州当律师;老三在温州国货公司当襄理(相当为副经理);老四在温州富华布厂当会计。他的曾祖是当地的富户,拥有土地30余亩,用于出租培养子女读书和上坟祭祖,祖父为私塾教员。夏承焘父亲夏步瀛为三兄弟中的老大,为温州布业公会理事,主管慈善福利事宜。曾施行救苦济困,在温州妙果寺旁地块设安厝之处,为城市穷人死后临时安葬解决停灵场所,为老百姓做善事;老二情况不详;老三供职温州协润布店职员,后为五马街布业公司(曾称国货公司),抗日期间极力推销国货,抵制日货。

  年青时代的夏承焘爱好钻研词学,功底超强,笔耕不倦,共出版文集8册。他热爱祖国,毕生追求进步。19岁时,“五四”运动爆发,他发动学生进行爱国宣传;“九·一八”后,在西安参加“抗日会”;抗战时期,选编《宋词系》等爱国词章,以激发民族气节,提高民众抗日爱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创作大量诗词歌颂新社会。夏贤陶回忆,他生前性情刚正,好善乐施。“文革”期间,夏被扣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受到批判,被造反派抄家,但没有发现大额现金或存折。造反派认为他著作丰硕,版税收入多多,生活又非常简朴,钱的去处很是问题。于是,不断逼问他把钱“窝藏”在何处,是否用于非法活动。后来经多次调查核实,夏承焘把自己的许多钱都“借”给了生活拮据的学生和亲戚宗亲了,当然,这笔钱后来也被他这样继承家族的公益遗风给奉献了,没有了下文。 ■ 尤国贤

 

[编辑: 程安乐] 
关键词:温州 状元 永嘉
分享到: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龙湾新闻网立场。

龙湾新闻网官方【微信】【微博】

参与龙湾新闻网微信、微博进行新闻互动

微•龙湾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