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字侵入 丢掉笔杆握鼠标 字不会写了
浙江在线11月28日讯 小学生开始背电子书包、老师上课喜欢用PPT授课、大学生作业用电子格式上交……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电脑、手机等科技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然而,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动笔机会减少了,与纸笔越来越疏离,能不写字尽量不写字,书写文字的功底也不尽理想。
科技时代,“书写危机”是不是正在袭来?
一篇作文错别字连篇
“这次期中考试下来,女儿的语文成绩居然只有106分!看了一下试卷是作文中扣了很好多分,一下子拖累了语文成绩。”最近,湖城一位高二的家长王女士面对女儿的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心里满是焦虑,“我怀疑女儿作文模块的成绩提不上去是女儿写作偏题,其实不是,语文老师说她平时文字书写潦草,字迹不清,考试时阅卷老师看得吃力,直接影响了卷面印象分数。”
在王女士眼里,女儿从小是一个急性子,小时候写作业速度很快,在班级里总是第一个完成作业,但是作业本上的文字七倒八歪,字迹潦草,由于王女士工作繁忙,平常也没有特别花精力有意识地纠正女儿小时候的书写习惯,只是任由其自己发展,以致于现在当她重新看待这个问题时,却发现很难纠正女儿的书写习惯。“已经习惯打字的我,今天抄了一下午的弟子规,抄得我手抽筋,眼发涩……字也写得惨不忍睹,而且最近在纸上记个信息竟还会提笔忘字,看来自己与白纸黑字的书写渐行渐远了。”大学生小刘坦言,由于过度依赖电脑、手机里的输入功能,书写能力显著退化。他说,他的同学到一些单位实习,曾遇到到财务办事情,遇到大写中文数字写不完整,不得不临时求助“百度”的尴尬。
记者采访发现,在书写能力退化的同时,由于网络语言的盛行,单词的乱用、误用现象也在加剧,尤其是年轻人当中,这种趋势尤为明显。一些学生更是把随意更改文字、像“神马”、“灰机”、“伤不起”等网络语言当成时尚,同音错别字、形近错别字、不符合规范的字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稍有不慎,就把这些网络语言掺杂在正式的作业、作文的书写中去,引起了不少家长和教师的困惑和隐忧。
笔杆变鼠标学生不会写字了
“高考语文考试中,时间很紧迫,写作文先要构思就要花去一段时间,根本就没有时间‘返工’,检查前面是否写了错别字。”王女士的女儿林雨雯说,写不好字除了自己疏忽,还因为高中作业量过大,特别是一些理科科目,导致学生重答案轻书写,不利于写字习惯的养成。
高中生没有时间纠正已经形成的习字习惯,那正在打基础的小学生又怎样?据了解,在学校里,语文老师也担负着繁重的授课任务,全班五六十个学生的作文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一个个纠正,因此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我们那时候都是抄写字词好多遍,写得不好,重新写。”湖城一些小学家长向记者反映,有别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家庭作业,现在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提笔习字的机会和密度却相对减少,造成了学生习字熟练程度不高。
除此之外,由于过度依赖电脑、手机里的短信功能,学生对电子化的书写输入设备依赖越来越强,作为学生最基本的能力——“提笔书写”却越来越被弱化,从毛笔到硬笔再到键盘,学生“写”字的速度越来越“快”,然而笔墨纸砚橡皮等却离日常生活似乎越来越远。网络时代对孩子规范正确地使用汉字带来很大的冲击,汉字输入法学生对文字的掌握却不断向读音上倾斜,对字形和字义逐渐放松,学生可以不用动脑子,不凭记忆,在键盘上机械地输入一串字母,电脑、手机输入软件就会自动联想出来词组、成语、句子,让孩子形成很大的依赖性。
湖城家长梁先生的孩子虽然才读小学一年级,但他却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多思考,“我真不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连一手漂亮的汉字都不会写,遇到问题只会向电脑求助。”
无纸化的时代更要重视书写基本功
近日,弁南小学以“端正写字,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为主题开展写字教学校本研训,教学实践中强化写字教学的指导,要求各学科教师都重视学生的写字实行不同学科家庭作业间隔布置,确保学生拥有充裕的练字时间。
据了解,针对中小学生与纸笔越来越疏离这一情况,从2009年开始,我市教育局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就开始注重提高学生的规范汉字书写能力,每年我市都会开展全市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旨在规范学生的写字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语文新教材大纲的目标之一。湖州月河小学的一位具有30多年从教经验的语文老师王淦琴表示,“写一手好字不仅是家长和老师最愿意看到的,也是学生提升自信心的开始,对其将来为人,形成终身学习能力都有好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从握笔姿势、坐姿等方面纠正培养学生习字习惯,重视学生写作业的书写态度,每周还在班级中开展练字评比活动,在家长会上展示学生优秀习作,共同营造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