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玲同志在全区绿化洁化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1年7月8日)
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区绿化洁化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绿化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10月份以来的绿化洁化工作,研究部署今冬明春主要任务,确保绿化洁化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刚才,大家一起观看了一个由区文明办制作的绿化洁化专题片,了解了当前我区绿化、洁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看了之后相信大家都深有感触;会上表彰了一批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表彰的各类先进表示祝贺。等一会儿,区政府还要与各街道、相关单位签订绿化洁化责任书,3家单位还要作表态发言。这里,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要继续把绿化洁化作为优化环境的头等大事来抓
从去年10月份部署实施“六城联创”以来,我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陈德荣书记多次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去冬今春的大好时间,深入开展绿化洁化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绿化洁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区委、区政府把开展绿化洁化工作作为深化“六城联创”活动的重要抓手,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投入了空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制订出台补助激励举措,切实提高了街道和村两级的建设积极性。区委、区政府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一线督促指导,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将绿化洁化工作纳入年度考绩内容,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开展每月一次的明察暗访,并实行一月一考评、一通报、一排名等制度,确保了绿化洁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各街道、相关部门总体上齐心协力,各司其责,绿化洁化工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二是城市绿量大幅增加。全力抓好综合性公园和小游园建设,已基本建成海滨公园、金钟湾公园等区级公园4个35.53公顷,村级公园25个17.67公顷;大力推进“金角银边”绿化工作,绿化110处,共计8.28万平方米,去冬今春共新增绿地面积69.3公顷。同时,注重管护并举,加强后续管理,采用养护市场化制度,确保树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两拆两绿”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动员全区上下积极参与开展“两拆两绿”,共动员沿路80家企业拆除改造围墙3416米、拆违1万余平方米,建绿透绿3.2万余平方米;动员沿河141家单位,建绿透绿面积4.6公顷。三是城市形象有效改观。城区洁化水平稳步提升。对包括瓯海大道和机场路在内的260条615万平方米的道路进行市场化运作,其中所有主干道均采取18小时跟踪保洁机制,全区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今年以来,组织清运垃圾死角368处,共1.7万立方米;新增果壳箱12530只,共收集垃圾10.1万吨。以转型发展破难攻坚行动为契机,将绿化、洁化工作与“拆围去丑”专项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拆围去丑”工作走在全市最前列。四是社会舆论反响较好。绿化洁化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和广大企业的支持配合,氛围日益浓厚,党委、政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掌声。
可以说,去冬今春的绿化洁化工作开了个好头,为下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绿化洁化的工作形势,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近日,市委提出了要建设生态、生意、生活“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力求实现“三生有幸”的理论和应用框架体系,现正在研究评价和考核体系,决定将全市各地各部门的重点工作纳入其中,2012年将会有一个全新的考绩方案出台。有一点已经很明确,就是生态环境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陈德荣书记在7月1日召开的全市绿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抓绿化就是抓环境,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民生。要求各级各部门全力确保今冬明春绿化掀起新高潮、取得大突破,三年内,市区要实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至20平方米,人均森林绿化面积100平方米的目标,形成以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城郊森林公园相呼应,城区与市域绿道系统为纽带,路网、水网、绿网一体化,地域文化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的“绿色温州”大格局。市里还与我区签订了绿化责任书,并把违法建筑、拆围去丑、洁化、绿化、塘河“两拆两绿”等工作情况纳入绿化洁化工作考评内容,其中无违法搭建占50分,绿化洁化各占25分。从7月份开始,整个考评的对象、内容、赋分比例、计分方式等都将作较大调整。这些必然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绿化洁化工作,集全区之力,让全区受益。二是横向比较的压力越来越大。从7月1日在《温州日报》头版通报的三个区绿化洁化工作考评情况来看,我区6月份排名已跌至末位,1-6月份累计积分为388.965(鹿城区397.28,瓯海区389.525),排名也是最后。我区10个街道在全市39个镇、街道中排名后5位的,1月份有天河、海滨和状元街道,2月份有海滨街道,3月份有沙城街道,4月份有海城和天河街道,5月份没有,6月份有状元和永兴街道,其中天河和永兴街道曾列至末位;1-6月份累计排名后5位的我区有天河街道,倒数第3名。这个排名充分反映出我们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势头还不强,进展还不平衡。三是需要完成的任务越来越重。从总体上看,我区的绿地还太少,绿化进度还不快。目前我区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只有6平方米左右,按照人均年增2平方米的速度推进,达到国内先进城市人均18平方米的目标需要6年时间。今冬明春计划新增绿地319.08公顷,是去冬今春新增绿地的4.6倍,并要启动黄石山公园(397.71公顷)和茅竹岭公园(327公顷)共计724.71公顷的园林化改造,任务之重可想而知。洁化方面也不轻松,背街小巷的垃圾清理不容忽视,还要在7月份全部拆除177处长达1.5万多米的实体围墙,实现“拆围去丑”。四是执行力不强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个别街道居中思想和被动应付的观念突出,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实干意识不强,绿化一种了之、一查了之的情况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绿化质量不高。工作紧一阵松一阵,热一阵冷一阵,缺乏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一些街道对市、区每月考核反馈的问题置若罔闻、整改不力,特别是《今日龙湾》曝光的第一期排查出来的1000多个垃圾死角,已经整整过去4个月了,但一些垃圾死角至今仍在市、区明查暗访中被发现。还有的街道工作延伸不足、发动群众参与不够、机制不全等等,都直接影响了绿化洁化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喜欢绿色和洁净的环境,是人作为自然生物的本能,更是人们调节身心、消除烦躁、应对快节奏的必需品。环境不好,是老百姓最怨的,绿化洁化是老百姓最盼的。绿化洁化不是表面文章、不是政绩工作,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中心工作。去冬今春绿化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最深厚的基础就是民心拥护、民意支持。在市场经济已经进入高级阶段的今天,我们必须以抓环境来抓中心、抓经济。各街道、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放眼全局和未来,看到成绩、认清差距,切实把绿化工作摆在环境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以加快绿化洁化来优化环境,以优化环境来促进发展大转型、民生大改善。
二、要全力推进“两无两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两无两化”就是指无违法搭建、无未批实体围墙和绿化、洁化工作。在前面的讲话中我已经提到,今冬明春我区将计划新增绿地面积319.08公顷,并启动黄石山公园(397.71公顷)、茅竹岭公园(327公顷)共计724.71公顷的园林化改造,2013年底完成,三年内实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至20平方米,人均森林绿化面积100平方米的目标。同时,洁化方面也要实现市场化保洁全覆盖。实现以上目标,关键取决于今冬明春的努力。各街道、各部门一定要按照今天会议的部署和责任书的要求,紧盯目标,排好计划,明确任务,扎实工作,全面掀起今冬明春绿化洁化建设的新高潮。
(一)着力推进沿路沿河“两拆两绿”工作。“两拆两绿”工作是推进绿化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我们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今冬明春要继续突出沿河沿路“两拆两绿”和违法广告清理等重点,全面实施违章零报告、区街每月十大违章突破排名、区街“双无”街道创建、拆违联动抄告、考核奖惩等制度,强化属地责任,鼓励单位、企业和老百姓自行拆除违章,形成全社会合力,做到应拆尽拆。推进以自拆为主、强拆为辅,在保持现有的强拆力度的同时,使其占比下降到1/4,年内基本完成“六先拆”,最终实现“违必拆”。同时,我们要把“两拆两绿”与“拆围去丑”工作结合起来。过去拆违容易反弹,主要是因为一拆了之,现在要把拆违与绿化结合起来,按照“拆除一处、绿化一处,建设一处、见效一处”的要求,切实以拆违促进绿化,以绿化巩固拆违成果。前阶段,区文明办组织人员在全区开展了实体围墙排查登记,共排查出177处长达1.5万多米的实体围墙,7月份必须全部拆除,确保我区率先完成“拆围去丑”行动总任务。要按照“三游五要”的基本要求,加快推进塘河沿岸“两拆两绿”和亲水河道、绿道系统、桥梁文化建设,营造“绿围水、水绕绿、水绿交融”的特色风貌,不断提升城市环境的品位。
(二)着力提升城区绿化水平。要深入推进城市公园建设,借助“村房两改”契机,通过土地置换的办法,将原来城中村和零星土地尽可能用于公建配套和绿化建设,再建成一批城市公园,减少老百姓到公园绿地的出行半径。深入推进“金角银边”、单位小区绿化和小游园建设,做到拆违必绿、有空必绿、有地必绿,甚至采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各种绿化形式,营造老百姓门口窗前的一抹绿色。严格对照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标准,按照“点、线、面”成体系、“常绿、乔木、乡土”有特色、“种、管、养”无缝对接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抓好中心城市绿化建设。下半年,要重点抓好3条主要景观道路、5个居住小区、5处重点街头绿地的改造提升工作,抓好3处立体绿化(墙体绿化)试点建设,并做好新建绿地的养护工作。
(三)着力抓好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是城市绿量的集中地,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重点。我区森林资源丰富,创建优势明显,我们要按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标准,把城郊山体园林化改造作为今冬明春绿化的重点。在配合做好大罗山生态园建设的同时,启动作为温州城市“一心一环”绿化建设中“一环”的黄石山公园和茅竹岭公园的园林化改造,开辟新的绿化空间,为老百姓提供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要把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与统筹城乡结合起来,实行“三分三改”,推进农房集聚改造,引导农民下山进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四)着力加快城市绿道系统建设。绿道系统是将绿化连点串线拓面成网的综合系统,对于增强绿化效应,改善人居环境,拓展便利游憩空间,构建网络型组团式生态城市,具有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要加快推进城区步行道、自行车道、河道相结合的慢行绿道系统建设,形成大的绿道网架结构,使老百姓出行、休闲能依托绿道系统,最大限度地享有公共绿地资源。今年,我区要全面开工建设3条城市绿道和30条社区绿道网,计划新建绿地205公顷。同时,市里还提出,要加快推进市域机动车绿道系统综合规划建设,把它作为建设网络型组团式城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用绿色长廊把“1650”连接起来。市级抓通往县(市)的道路绿化,县级抓通往中心镇的道路绿化,镇级抓通往农村新社区的道路绿化,既有公路的绿道系统改造要在明年森林旅游节前基本完成,初步形成环环相接的绿色网络。对此,我们要及时规划,抓紧落实。
(五)着力强化洁化工作。各街道、有关部门一定要下铁的决心、以铁的手腕标本兼治抓洁化。要集中整治。有关牵头单位每月要突出一个难点问题,各街道每月也要排查几个顽疾,并开展垃圾死角再排摸,再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声势浩大的集中整治活动,以点带面,有效提升整体工作水平。要抓好延伸。在主要道路市场化保洁的基础上,将市场化保洁机制向背街小巷和村(居)道路延伸,力争市场化保洁实现全覆盖。要认真整改。对市、区每月考核反馈的问题,要不折不扣地一一整改,如未限期整改、整改不彻底或再次被曝光的,区级考核要加倍扣分。要完善机制。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数字城管”管理机制,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实行网格化巡查、联动化管理、自动化监督,充分发挥“数字平台”的重要作用。同时,继续深化主要道路市场化保洁机制,严格落实门前、河前“三包”制度,对不履行“三包”制度的企业、店铺要加大管理和处罚力度,确保“三包”制度落实到位。
三、要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今冬明春的绿化和洁化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推进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及早谋划,明确任务。去冬今春由于10月份才开始部署“六城联创”工作,许多准备工作不到位,影响了绿化的进度和质量。所以今年要预先谋划,早作部署,早作安排,确保今冬明春打好关键一仗。从现在开始,各街道对今冬明春绿化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和计划,以及项目安排、苗木准备、资金筹措、土地落实和招投标程序等,都要抓紧谋划、统盘考虑、全面准备。现在是拆违的最佳时机,是土地平整的最佳时机,是方案设计的最佳时机,是招投标的最佳时机,一定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绿化时节工作更加主动。同时,每一项绿化任务都要上图进表,明确四至范围、建设期限和责任人,确保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二)落实责任,强化督考。要层层落实责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大力实行“六督联查”,强化督查效果,真正把督查当成促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开展半个月一次的督查活动,今年12月前重点督查拆违和洁化工作,12月开始重点督查绿化工作。完善绿化进度和质量定时评估机制以及绿化验收机制,建立健全专家组挂钩联系指导、绿化质量跟踪督查等制度,动态掌握工作进度,及时督促落实。完善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强化考核的导向作用。
(三)注重结合,联动推进。要把绿化与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大行动结合起来,把拆违出来的零星地块建成绿地。把绿化与城中村改造、农房集聚改造结合起来,加大绿化配套建设,形成居住与绿地交错分布的格局,打造城市田园风光。把绿化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做到骨干交通延伸到哪里,绿色就拓展到哪里。
(四)强化保障,营造氛围。绿化的增值效益很大。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补助办法,原则上区级综合性公园由区财政全额承担,村级小游园按照区、街道6:4的比例予以补助,对“金角银边”绿化点按照质量和面积给予不同比例补助。引导企事业单位增加绿化投入,鼓励工商企业和个人投资发展苗圃基地,增加绿地总量,保障种苗供应,积极引导鼓励干部群众认捐、认建、认养。发挥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参谋指导作用,加大绿化技术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绿化的技术含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强化典型引导,着力提高全社会的绿化洁化意识,形成合力推进绿化洁化工作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绿化洁化是优化环境、促进转型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惠及全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光彩事业。各街道、各部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只争朝夕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全力提升城区环境水平,为把龙湾建设成为“三生融合”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