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玲同志在全区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1年6月30日)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龙湾区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前阶段试点工作经验,部署推进下阶段工作,确保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刚才,卢剑平副区长宣读了关于成立联村社区的批复文件,并举行了首批11个联村组织的授牌仪式,这标志着我区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标志着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由部分试点转为全面铺开。市委组织部对我区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滕荣权副部长在百忙之中莅临会议进行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全区各街道、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刚才滕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下一步工作推进过程中认真对照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狠抓落实。3月份,在顺利完成区划调整和村级组织换届之后,由区委组织部牵头,马不停蹄地在35个村启动了改革试点。经过2个多月的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概括起来有“三个到位”:一是总体规划到位。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根据各街道历史沿革、地域分布、民风习俗、村(居)规模等具体实际,优化功能布局,规划了 53个规模相对较大、人口相对集中、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相对优化的万人社区。二是政策保障到位。明确了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管辖范围、人员职数、经济待遇、计生政策等“六不变”。在资金、人员方面加大对试点村的扶持力度,区财政补助每个首批试点单位50万元作为建设启动资金,还选派了22名干部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副书记。三是氛围营造到位。区、街道都相继召开动员会,加大舆论宣传,强化人员培训,营造了较为浓厚的工作氛围,有力地促进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总体来讲,区委对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前阶段的工作是充分肯定和满意的。
当前,我区的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方面,这项工作时间非常之紧,市委明确要求全市11个县(市、区)必须在9月底前基本完成、年底全面完成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区委常委会上周也专题研究了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并强调原则上全区改革必须在9月底前完成,现在只剩下2个多月,时间非常紧迫;另一方面,这项工作任务非常之重,虽然我们已经完成了11个试点联村社区的授牌,但面上工作尚未推开,全区还有7成以上的村没有启动村级组织设置改革。与其他兄弟县(市、区)相比,特别是与瓯海、洞头、文成三个试点县(市、区)相比,整体进度明显滞后。再有,就是这项工作难度非常之大,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可循,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需要我们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而且只要是改革,就会涉及到利益的博弈,涉及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平衡,更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因此,我们必须在试点的基础上,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再接再厉,全面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开展,绝不能在进度上拖全市的后腿。下面,我就做好下一步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大局,进一步增强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促进温州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市化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抓好这项工作,事关今后我区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事关龙湾城市化进程的大局。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需要”。
第一,这是服务市委中心工作的需要。当前,我市正处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阶段,继今年市委出台加快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1号文件后,又下发了33号文件,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村级组织设置改革与“三分三改”、乡镇撤扩并,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三驾马车,事关温州发展全局。在瓯海、洞头、文成三个县(市、区)率先试点后,村级组织的调控能力、服务能力都得到明显增强,改革的效果明显,市委决定在面上铺开。我区作为三大城区之一,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委的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完成这项工作。
第二,这是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龙湾作为温州“1650”大都市建设发展的核心区域,作为未来城市的主中心,正加速推进城市化步伐,2010年,我区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城市定位和经济基础应该是一个现代城区。但从我区村居构成来看,现有147个村委会、15个居委会,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村有78个,占总村数的53.1%。村居规模在1000亩以下的村有67个,占总数45.6%,村庄偏多,人口分散,不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从经济发展情况看,2010年我区的GDP中农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只有1.5%,但仍然有71.25%的人生活在乡村,非农的生产方式和农村的生活方式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和矛盾,这种“半城市化”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区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开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有利于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是一件符合我区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也是一件好事、一件大实事。
第三,这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给农村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我区现有常住总人口近7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41.18万人,社会稳定和治安的压力很大。同时,城市化进程中引起的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方面引发的问题也比较多。这些矛盾一旦处置不当,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开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村房两改、农房集聚,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界限,有利于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因此,全区上下务必要深刻认识推进村级组织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全力以赴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
二、紧盯重点,全面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各项工作。
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牵涉多方利益,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细致慎密、讲究方法、务求实效。下一步,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紧扣节点,加速推进。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紧盯“9月底前基本完成、年底前全面完成”这一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全力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倒排时间,制定详细的工作安排表,争取工作的主动权,重点抓好社区办公场地的落实、人员的选定和制度的建立等三项工作,确保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做、件件有落实。
第二,狠抓重点,强力攻坚。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有“转、并、联”三种方式,所谓“转”,是指村转为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并”,是指群众迁入社区后,合并组建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联”,是指多个村联合设立联村党组织和管委会。根据龙湾实际,主要以“联”为主,做好“联”的文章关系整个改革工作的成败。各街道要全面掌握辖区内的村情民意,科学合理制定“联”村工作方案。同时,要充分借鉴试点社区的有益经验,对重点、难点村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攻坚,做细做实工作,确保全区一盘棋,按时有序全面推进。
第三,建章立制,有序运行。各街道要建立健全社区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处理好联村社区与街道以及所辖村的关系,做到到位而不越位。通过完善社区的议事、决策、协调和监督机制,增强社区运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重点要完善社区服务机制,把“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AB岗”等好的服务制度引入到社区服务中,让群众办事能“有人咨询、有人解答、有人办理”,增强社区的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真正做到“村民不出村,就能办成事”。
第四,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开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是手段,提供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才是目的。为此,我们要突出联村组织核心地位,做到“领导精力倾斜、工作力量倾斜、财政投入倾斜、选派干部倾斜”,要按照联村组织“八个一”建设的要求,抓紧做好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项目的落地、建设工作。要通过部门联动,整合现有资源,集中使用项目和资金,提升社区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要按照“上放下提”的原则,认真梳理街道和村级服务职能和项目,在不违规的情况下,尽量简化群众办事手续和流程,推广“即办、代办、协办”等制度,让更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联村社区建设带来的方便快捷。
三、狠抓落实,确保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必须上下联动,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才能确保工作如期完成。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领导,区里已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王军区长任第一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督查。同时,区里还将出台部门联系村居制度,帮助开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区领导、联系部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入一线,认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好联系点的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区考绩办开展定期督查考核,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有关单位做好工作。
二要落实工作责任。各街道是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实施主体,必须牢固树立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尤其是街道书记要对本辖区的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负总责,做到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组织协调、亲自督促检查;分管领导和联系领导要具体抓,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全力完成目标任务。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发挥工作职责,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做好党组织设置的指导、人员配备及教育管理等工作;纪委负责服务中心审批事项设置;区委农办负责建设总体规划;民政局负责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住建局负责农房集聚点规划建设;教育局负责小学和幼儿园建设;公安分局负责社区警务室建设;卫生局负责社区卫生院的建设;行政和执法局负责生态小游园建设;工商分局负责农贸市场建设;供销联社负责超市建设;体育局负责健身场所建设。各部门务必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助各街道解决困难和问题,共促工作落实。
三要强化舆论宣传。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同志特别是有些村干部和村民对开展村级组织设置改革的认识还不到位,有很多疑虑,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和舆论引导。下一步,我们要强化宣传引导工作,通过报纸、网络、宣传栏、横幅和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转并联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改革给群众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帮助群众了解这项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老百姓都能理解和支持这项工作,夯实群众基础。
四要强化教育培训。村级组织设置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各级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下一步,我们要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组织开展多类别、多层次的培训学习会,特别是要强化对现任村干部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到化阻力为助力,化疑虑为动力。要把培训和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引导广大党员识大体、顾大局,创先争优、率先垂范,发挥在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总之,抓好村级组织设置改革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全区各街道、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狠抓落实,确保村级组织设置改革任务圆满完成,以实际行动助推新型城市化建设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