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新闻热线:0577-86966000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陈玲玲活动集  ->  主要讲话 -> 正文

陈玲玲同志在生态区建设暨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06月24日 23:07:36来源:龙湾新闻网字体:

(2011年6月24日)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省、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区的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动员全区上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生态区建设暨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刚才,区经贸(交通)局、区环保局分别通报了我区“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情况及2010年生态区建设、“十一五”污染减排工作情况,张光羽副区长宣读了生态区建设表彰文件,区标准厂房建设指挥部等3家单位作了表态发言,区政府还与各街道、有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全力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生态区建设和节能减排是长期任务,必须认清形势、持之以恒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整治、生态创建等工作,生态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节能减排成效初显。严格落实责任制,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严格管理三管齐下,坚决打好节能减排这场硬仗,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据统计,我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3%,实现节能量约62.9万吨标准煤;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0.9%和15.56%。二是污染整治强势推进。“十一五”期间我们严格按照省“811”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部署要求,全面开展环境污染整治,通过建管并举、疏堵结合,有效推进了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污染整治工作,电镀、不锈钢拉管、拉丝、合成革等行业相继通过省市级环境严管区“摘帽”验收,温州工业园区通过省级开发区环境整治验收,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解决。三是环保设施加快建设。东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东片污水管网工程基本建成,污水收集网络进一步完善。完成2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日处理生活废水达到2440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四是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投入专项资金7335.44万元,其中生态补偿资金598万元。加强生态镇、村创建,创成瑶溪、灵昆2个省级生态镇及17个市级生态村。绿色系列创建工作继续推进,创建国家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绿色社区2个,省级绿色学校3所、绿色家庭13户。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与全面建设三生融合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目标相比,我们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是对照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环境期望值,仍有距离。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健康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一些地方,环保纠纷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新诱因。根据去年市统计局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区公众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位列全市倒数第二,群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较低。二是对照“十二五”的节能减排刚性指标,压力很大。从减排目标看,“十二五”时期国家考核层面需要减排的污染物由2项增加到4项,除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还增加了考核氨氮和氮氧化物,省里又增加了烟尘、粉尘、重金属等减排目标,刚性指标越来越多,节能减排任务日益繁重。从我区情况看,随着温州城市东移的加快和功能重组的确定,我区作为温州“1650”大都市的主中心和核心区,是我市“十二五”期间大投入大建设的重点区域,必然会带来用能的增长和排放量的增加,两者的矛盾十分突出。三是对照环保创模的要求,任务很重。根据环保创模全市排名看,我区处于垫底位置。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东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工艺有待提升,排污管网有待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危险固体废物无害处理设施建设仍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企业偷漏排现象依然存在,环保意识和自觉性有待提高;环境质量方面,塘河水质以劣五类为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1.4%)和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3.4分贝)未达标,局部区域“臭气”污染时有发生;绿化美化洁化方面,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9平方米)排名第7,农村“脏乱差”依然大量存在,生态创建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态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关龙湾即期发展和长远发展。在思想认识和工作导向上,要算好三笔账:一要算好“经济账”。在经济学上,环境污染不仅有一个巨大的治理成本问题,还有一个发展的机会成本问题,因为环境容量有限,污染重的产业和项目多了,实际上就是对先进生产力的挤占,结果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影响区域竞争力的提高。二要算好“民生账”。环境是最大的公共品,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老百姓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没有把环境工作抓好,没有把环境问题解决好,我们就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中对不起黎民百姓,下对不起子孙后代。发展经济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人民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现在讲改善民生,居民收入要上去,生活质量也要上去,如果连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这些基本要求都满足不了,幸福指数如何提升?关注民生就成了空话,发展经济也失去了意义。三要算好“政治账”。抓好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是上级交给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重视抓好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时有发生。如去年平阳污水处理厂事件发生后,国家环保部对我市实施区域限批,对全市造成了重大影响。又如今年3月份湖州市德清县发生了血铅超标事件后,环保部对湖州市实施了全面区域限批,相关企业负责人以及德清县政府、县环保局、县卫生局、新市镇等8名相关责任人被立案处理,可谓得不偿失。

    总之,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树立信心,又要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生态区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环境建设是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民生工作和发展工作的理念,切实把生态区建设和节能减排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中心工作和民生大事来抓,全力改善发展环境。

    二、生态区建设和节能减排是紧迫工作,必须突破难点、全力以赴

    今年,是实施新一轮“811”行动的第一年,也是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攻坚之年,我们龙湾一定要以知耻而后勇精神,要有破釜沉舟、绝地反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打一场翻身仗。我们要认真对照《2011年度龙湾区生态市建设工作任务书》,紧密结合“六城联创”、破难攻坚专项行动等载体,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坚持不懈地推动生态区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突破。

    (一)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十二五”时期和今年我区节能减排的目标已经初步明确,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五年要下降16.5%以上,今年下降3.4%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五年累计分别下降16%、15.5%、15%和10%,今年分别下降3.2%、3.1%、3%和2%。各街道、各有关单位务必要围绕这一目标,全力抓早抓主动,避免出现“前松后紧”局面,绝不能因为完不成指标被“一票否决”。当前要突出抓好3项工作:一是以结构调整促节能减排。经济的转型、产业的转型是“十二五”期间必须持之以恒、全力推进的一项工作。“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充分发挥环保、安全生产、知识产权保护等倒逼机制的作用,实现企业真正腾龙而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更加重视不锈钢、铸造、合成革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对钢铁行业中的30吨及以下炼钢电炉(不含机械铸造电炉)等工艺和设备,以及年产量在1万吨以下的再生造纸生产线、年加工能力在3000万米以下的印染生产线,要做好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及早启动,分步淘汰,尽快完成。二是以设施完善促节能减排。在节能方面,要加快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步伐,特别是蓝田电镀基地的集中供热工程要尽快完成建设,并同步实施烟气脱硫和脱氮工作。在减排方面,完成年度排污管网建设任务,并做好东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充分发挥东片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的主力军作用。三是以严厉监管促节能减排。对于各类环境污染坚持“零容忍”,敢于出鞘、敢于亮剑、敢于铁腕治污,始终保持高压严管的执法态势。特别要强化对纳管企业的监管力度,做好节能降耗形势分析和预警预测,严防企业偷漏排,促使工业废水达标纳管,确保节能减排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抓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必须从重点难点突破,着力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环境突出问题,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取信于民。一是切实加强水污染防治。根据三大流域、平原河网(温瑞塘河)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抓紧编制瓯江流域、温瑞塘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年度工作计划并加快推进实施,确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要继续深化沿岸的垃圾清理和违法建筑拆除,完成沿河“两拆两绿”、河面洁化等年度任务;以截污治污工程为重点,抓紧启动状蒲片污水管网整治工作,年内完成山西岙等3个村污水管网整治任务。二是更加重视空气污染防治。认真实施《龙湾区清洁空气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清洁空气行动。编制实施重点行业有机废气治理方案,突出抓好工业废气治理和监管,统筹推进建筑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污染整治,按期淘汰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落后产能。三是不断巩固重点行业整治成果。尽管近几年我区电镀、不锈钢拉管、合成革等行业环境整治成效明显,但是这些行业的环境污染状况离群众期待仍有明显差距。对此,我们绝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必须持之以恒、持续深化合成革行业废气污染和温州工业园区等整治工作,不断巩固整治成果,确保污染不反弹。此外,由于3月份湖州市发生了血铅超标事件,环保部要求各地对铅蓄电池等涉重金属行业污染实行重拳整治。对此,我们要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开展铅酸蓄电池行业整治,实行铅酸蓄电池企业停产整治区级领导定点联系督查制度,建立区环保、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工作机制,紧密配合,共同应对。

    (三)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抓生态区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全面提升环保基础设施功能和污染治理能力。一要加快固废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要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切实推进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确保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6%以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二要强力推进电镀基地建设。就当前来说,蓝田、海城电镀园区建设和电镀企业入园是当务之急的工作,尤其是蓝田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企业入园生产已经刻不容缓。对该项任务,市里的责任书已经明确了时间表,蓝田电镀园区必须于8月底前完成所有企业入园,海城电镀园区必须年底前完成所有企业入园。到2012年,全区电镀业要实现基本入园,没有按时入园的电镀企业一律予以关停。为此,区里已经专门成立了工作组,工作组和有关部门务必要紧扣时间节点,积极协调、严格监管、强化措施,抓紧抓好各项配套工程建设、企业入园生产等工作,确保两大电镀基地按期完成企业入园工作。三要提升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今年要新完成村庄整治数15个,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比例比上一年提高11.6%。同时,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制定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试点方案并完成年度任务,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和措施。

    (四)深化生态创建活动。尽管我区在生态创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从总体情况看,还存在开展不平衡、创建热情不高、创建率偏低等问题,必须加速推进。一要推进生态创建示范工程。完成60%的生态街道规划编制工作(含修编),开展生态街道创建工作;继续推进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创建省级绿色企业1家、省级绿色家庭2户、市级绿色学校1所以上。二要深入开展绿满龙湾行动。以建设多层次、多类型公园为龙头,突出抓好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建设和维养工作。加强对城区绿地、重点道路的绿化,开展重要河道“建绿透绿”行动,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要积极谋划今冬明春园林绿化工作,及早部署,及早实施。三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调查,制定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计划,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全面清理一级和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违法建设项目、工业企业和排污口。切实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8平方公里、河道河沟治理25公里,累计建成0.72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91.2%,“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达80%,生态葬法覆盖率达84%。

    三、生态区建设和节能减排是系统工程,必须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当前,生态区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领导,加强协调,增强合力,狠抓落实,加快推进生态区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区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发挥牵头总抓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履行好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责。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细化分解各项目标任务,采取定时限、定标准、定人员、定责任的方法,把目标分解成项目,把任务明确到时点,把责任落实到人头,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会上还签订了责任书,各单位要按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认真落实好生态区建设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一把手”要率先垂范,亲自抓、负总责,真正做到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考核、有督查、有成效。

      (二)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一要坚持多元投入。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类生态环保专项建设补助资金,加大区财政投入,今年安排生态建设专项资金不少于1700万元,生态补偿资金不少于200万元。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到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中去。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节地节水和技术改造等项目的信贷支持。二要优化要素配置。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土地等措施机制,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对所有建设项目一律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三要严格考核奖惩。要充分发挥考绩法的“指挥棒”作用,把生态区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评价考核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特别是今年的节能减排和“创省模”指标要定期督查,紧抓不放。

    (三)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建设生态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委、政府有责任,企业有责任,每个公民也有责任。各街道、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生态区建设“一盘棋”思想,强化全区联动、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企业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从我做起的理念,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坚决抵制违法排污等行为,充分发挥生态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同时,要组织开展“浙江生态日”(6月30日)和“温州生态文化月”(6月)主题宣传活动,扎实推进环保宣传“五进”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到生态区建设中来,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提高公众对生态建设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

    同志们,当前我区生态区建设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一定要以“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为契机,振奋精神、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切实把生态区建设和节能减排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我区生态区建设水平,为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编辑: 王兴] 
关键词:陈玲玲 生态区 节能减排 会议 讲话
分享到:

龙湾新闻网官方【微信】【微博】

参与龙湾新闻网微信、微博进行新闻互动

微•龙湾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