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龙湾】温州日报 | 连续7个月增速超40%,龙湾制造业投资“高位奔跑”靠什么?
10月29日,记者从温州湾新区经济发展局(龙湾区经信局)获悉,今年1-9月,全区制造业投资完成89.7亿元,同比增长42.7%,连续7个月超40%的高位增长,增速和总量均排名全市第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制造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3.2%,位列全市第二,较去年同期的19.5%大幅提升。这一变化折射出温州湾新区、龙湾区制造业欣欣向荣,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制造业投资如此高位推进,离不开龙湾区一系列举措得力。如何把有限的土地供给最需要、最优质的企业?龙湾创新推出“数据得地365”预评审工作机制,变“人为评价”为“数据说话”,让土地供应更加快捷、精准。
该机制从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在“优先向谁供地”上设门槛,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综合评价B类及以上企业优先;在“能否集约拿地”上定标准,比拼固投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等6项预期指标;在“优先供地排序”上比效益,聚焦企业5类赋分数据、细分12项指标进行评分排序。2024年至2025年三季度,全区已摘牌落地工业项目53个,其中本地增资扩产项目接近40个,快速供地机制为投资带来实实在在的增量。
温州鹏象管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鲁林是这一机制的受益者,该企业2024年拿地前产值4亿元,今年现已突破5亿元。“2025年3月开工,10月3日就实现结顶,过去估计需要一年半时间。”张鲁林感慨道,“现在政务流程大多是无感的,政府各部门配合度极高。”
项目落地只是第一步,如何让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龙湾于2024年5月成立工业项目投资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专班成员负责人介绍:“我们在项目通过联席会议后主动联系企业,提前指导审批工作;在土地挂牌期间,提前预审所有方案;在拿地后立即发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现当天完成线上审查,一个工作日内发放施工许可证,确保拿地即开工。”
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龙湾的专班服务是全程跟踪,甚至为每家企业量身定制供电、用水等建设方案。今年以来,已有14家企业体验了“拿地即开工”的便捷服务。
瓯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小明对此深有体会,“2013年我从外地招商引资回来,当时拿了28亩地。2024年3月底供地的74亩是我们第二次拿地,8月已经全部结顶。”沈小明说,“在外地,审批就要耗掉几个月时间,在这里,超过一个礼拜,政府部门比你还急。”
技术改造是制造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龙湾多措并举,激发企业技改活力,构筑持续发展新动能。
区经信局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技改规模,通过分街道、分企业、分行业,定期举办技改、省级生产方式转型、再贷款贴息、“两新”项目申报培训会,等等,将政策宣传、问题咨询、引导服务相结合,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今年以来,全区新实施技改项目200个,新增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完成率100%,位列全市第一。
更值得关注的是,龙湾已储备2026年工业领域项目资金需求达2.55亿元,位列全市首位,为未来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