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亿元!龙湾这家基地开始试投产→
将市政污泥先进行灭活、杀菌、除臭处理,再添加助燃剂来增加热值,然后再通过设备进行快速干化,干化后再进行粉碎、压榨,最终“变身”生物质燃料棒……7月5日下午,海螺滨海星创环保项目基地生物质燃料棒试投产。

滨海星创环保生产基地位于温州湾新区滨海园区,项目占地面积约33亩,规划总投资1亿元,计划建设10条建筑固废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消纳建筑固废300万吨,年产值达3亿元。据了解,项目一期生产线已建成投产,有效缓解温州湾新区、龙湾区淤泥渣土处理难题,拓宽淤泥资源化利用途径;项目二期生物质燃料棒的正式投产,不仅减少污染和碳排放,还培育新产业、降低能源的成本,助力城市实现“无废城市”和“双碳”目标。

说起生物质燃料棒的性能与功用,滨海星创执行总经理林赞度对记者说:“滨海星创污泥制生物质燃料棒产线单线投产后,按每天生产16个小时,日均消纳污泥50吨,年可消纳污泥18000吨,年产生物质燃料棒9000吨。其产品性价比非常高,可广泛应用于发电、供热等民生领域,为城市提供了解决污泥围城、推动绿色转型的有效路径。”
在生物质燃料棒试投产现场,林赞度对记者说道:“2025年下半年我们将新增20条生产线;2026年我们将以浙江省为中心,向全国范围内拓展淤泥制石、盾构土制固化土及污泥制燃料棒,形成多元化资源化格局。推动固废处理从‘减量化、无害化’向‘资源化、能源化’闭环升级。”林赞度接着说,星创环保产业化布局已在全国陆续铺开,已与上海、南京、重庆、成都、贵阳等40多个城市建立合作关系,计划三至五年内在全国建成500条生产线,实现超百亿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