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谷五载 铸就无限“睛”彩
今年7月
一款装载AI导盲和北斗导航的
智能导盲仗等助盲设备
在中国眼谷即将问世
当视障人士手持杖身
感受掌心传来的轻微震动
耳边响起AI语音播报的最优路径
科技的温度在这一刻具象化
而这只是
中国眼谷五周年
创新答卷中的一道答题

在五周年的重要节点,这座位于温州湾畔的3.43平方公里“龙湾中国眼谷小镇”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已建立起全链条科创支撑和产业发展团队,累计固定资产投资72.46亿元,累计入驻企业突破635家,引进国家级和省级人才55人,专项基金总规模20亿元......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中国眼谷作为全球眼健康领域“梦工厂”的硬核实力。日前,眼谷理事长瞿佳在新媒体平台上对中国眼谷成立五周年进行了感悟分享,字句间揭开了其科创加速度的深层密码。

眼谷姓“科”,以科技安身,以科技起家
2018年9月,龙湾区人民政府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签订一纸共建协议,为龙湾区罗东北街这片曾经的制造洼地注入了科创基因。
开园之际,周边产业配套空白,就连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都远在18公里以外。纵有6.42亿元重金打造的硬件,要构建眼健康全产业链,仍旧异常艰难,顶级人才与科研团队必不可少。

依托国内顶尖的眼视光医院,坐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四大国家级平台,能为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提供强大赋能。理事长瞿佳向正犹豫前来的科研团队亮出中国眼谷王牌,磁吸效应迅速显现,一批批手握“全球领先”“国内首创”技术的科研团队纷至沓来,为眼健康全产业链布局按下“加速键”。
随着“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生态日益浓厚,由此迸发的科创活力令人瞩目。以去年为例,平台承接国家级重大课题和重点研发计划7项、省级资助项目和研发计划36项;与新加坡全国眼科研究中心、季华实验室等海内外知名院所共建产学研融合载体25个;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21项,科技引擎动力澎湃。
把眼视光这个细分领域做深做透,做到极致
眼谷的“细致”,首先映照于守护下一代明眸的坚实行动。通过深度融入“明眸皓齿”民生工程,眼谷已为全市110余万儿童青少年构筑视力健康防线,其开创性的大数据研究成果,为温州赢得全国唯一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先行示范区”殊荣奠定科技基石。近视防控的“温州模式”正通过眼谷小镇展示馆、眼视光探索馆等四大主题场馆,向全国播撒经验。
“我们不仅能聚焦产品的研发方案,还能聚焦社会的发展模式。”温州眼视光国际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徐良德在采访中谈到,重大公共卫生课题,需超越单一技术或政府投入思维,同步考量社会价值与产业动能。眼谷并未止步于近视防控,而是借力“明眸皓齿”工程,将服务链条延伸至老年人眼健康,串联起全民眼健康产业蓝图,于细微处见真章。
把服务做深做透,做得细致,同样是眼谷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眼谷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从系统层面深挖细研,以商事登记、获得场地、企业用工三大方面着手,精心绘制“眼健康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路线图”。该图涵盖39项基本政务服务、梳理23项眼健康产业“一类事”、设立33项“企业工商代办增值服务”等,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全程护航。
只要与眼睛相关,都来中国眼谷
自2020年6月开园以来,中国眼谷逐步构建眼视光装备、视觉光学、眼用材料、眼科药物、智慧医疗和未来科技六大黄金赛道,布局36个产业集群。

随着莫廷医疗、清大光德、清大视光、源维康等多个产业项目产线加速进场施工,中国眼谷的企业规模持续壮大。仅今年上半年,眼谷便交出一份亮眼的招商引资成绩单:新增企业72家、累计入驻635家,入驻企业总营收突破40亿元,成功培育和招引产业、总部项目15个。
眼谷通过“一把手”带头,先后赴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整合基金、平台、机构力量,为招商引资注入源头“活水”。

“都来中国眼谷!”的开放姿态,不仅吸引产业精英,更汇聚八方人气。品牌活动“瞳瑶LIVE” 25期持续唱响,线上线下参与者超5万人次;“金蛇贺岁·瞳趣视界”游园会、“科技之眼,传统之光”元宵盛会、“瞳趣视界·EYE在眼谷”爱眼日主题活动精彩不断。园区活力蓬勃绽放,今年“五一”假期便吸引游客近5万人次,科普馆连续5天满负荷运转,成为市民科普休闲的热门打卡地。
五载耕耘,硕果盈枝。中国眼谷正以坚定的科创信念、深度的产业布局、至臻的企业服务和开放的发展姿态,持续书写着眼健康的无限“睛”彩,向着全球眼健康科创与产业高地加速迈进!
全媒体记者:蔡晨翔
编辑:吴蕙芳黄曼瑜
责编: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