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新闻热线:0577-86966000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温州新闻 -> 正文

瞿溪老街会市期间又火了 平日里如何也能有人气?

2016年03月11日 09:10:33来源:温州网字体:

  温州网讯春暖花开,古镇赶集。它是温州曾经的上河乡,和永嘉场(现永强)遥相呼应,拥有纸山门户、真皮古镇、塘河源头等美誉,但如今辉煌已不再。瞿溪街道办事处主任何占宇直言,瞿溪古镇面临着“没落贵族”般的命运。

  在我市,还有一批像瞿溪一样,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山水资源的古镇,它们或走出了崛起之道,或还在曲折的路上探索。昨天下午,“百年古镇,保护与发展”论坛在瞿溪召开,结合瞿溪的发展现状,我市各界专家就做好古镇的转型与传承积极献策。

  “瞿溪游”推介值得尝试

  民俗可融入体验式消费

  除瞿溪会市外,温州还有永嘉800多年历史的上塘物资交流节,乐清始于宋代的白石会市等传统集市。近年来,集市拥堵影响正常出行,售卖商品档次不高,销售模式老旧等问题越发凸显,吐槽甚至要求停办的声音也不少。

  今年瞿溪会市以“瞿溪游”为主题,主推大川片森林游步道、瞿溪老街、瞿溪河休闲带的旅游线路,为游客打包送上文化旅游、山水旅游、休闲旅游的三张会市节目单。“平日瞿溪游客也不少,但火的只有农家乐,尚未形成产业链和规模经济。”何占宇告诉记者,通过二月初一的会市推介,街道希望能够提高瞿溪旅游知名度。

  “瞿溪游”的尝试,与市民俗学会副会长、活动策划专家余璞的建议不谋而合。余璞认为,温州民俗拦街福,由于商业环境变化,现以在会展中心展出的形式出现。随着人们购物方式越来越便捷,加上网购冲击,现场物资交易的形式正日益弱化;但各地民俗集市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人气,各地政府应尝试挖掘集市背后的民俗文化,让游客享受体验式购物,提升集市的档次和文化品位,着力推动当地文化旅游发展。

  借助文学作品的感召力

  旧貌能让人“按图索骥”

  当天的论坛在原琦君故居——琦君文学馆举行,琦君笔下的桂花树还在故居的庭院中。琦君文章,描写了出生地泽雅到故居瞿溪的人情风物。瞿溪因古而名,还保留着大量的古街、古寺、古宅、古道和古民宿;瞿溪也因文而盛,人文底蕴深厚,名人辈出,这些资源如何利用?原瓯海区台办主任冯强生建议,古镇要再次崛起,首先要大力挖掘整理瞿溪文化资源。

  缘于朱自清的《绿》,仙岩梅雨潭声名在外,景区内也吸引了一批批游客踏足;因为鲁迅的作品,在绍兴的大街小巷,游客可以跟着课本游绍兴……“文学有着巨大的效应,琦君等作家早已为家乡瞿溪做好了广告,我们也不妨根据文学作品再现当时的场景,吸引游客前来按图索骥。”冯强生表示,与温州而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各地的文化资源整理挖掘还有巨大的潜力。

  保护和利用两相宜

  让古街古镇有“三气”

  瞿溪街道去年邀请几位非遗传承人前来会市展示手艺,获得了好口碑,今年展区被创新性地设在了瞿溪老街寻常百姓家,汇集了40余项温州非遗名录项目产品。平日冷清的老街“活”了,是瞿溪人和古建筑专家金福来共同的感受。

  瞿溪老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的外延部分,作为清时代的老建筑,至今保留不少精雕细琢的飞檐、廊柱。去年6月,泰顺泗溪白粉墙村部分老街轰然倒下,引发各方争议。而市区朔门街、平阳青街、永嘉丽水街等通过提升改造,再现旧日风光,可见,各地不同的保护发展意识,也给古街带来了不同的命运。

  “像瞿溪这样的老街,不能出于文保只是把它保护起来,应尽早启动开发和保护结合的整修方案。”金福来建议,老街的开发,在立足现状基础上,避免大拆大建,同时拓展老街的周边发展空间。修复改造古街外立面时,内部空间尽量不要改造,少触及居住其中居民的利益。不抹掉老建筑的时间脉络,做好现代街区和传统街区的自然过渡,如此一来,打造一条有文化味、有传统特色的街区,自然会人气、文气、商气三气集聚。

[编辑: 陈静] 
关键词:老街 文化 古镇
分享到:

龙湾新闻网官方【微信】【微博】

参与龙湾新闻网微信、微博进行新闻互动

微•龙湾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