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新闻热线:0577-86966000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温州新闻 -> 正文

奇葩骗子第一次冒充受害人同事 后居然冒充受害人

2016年02月18日 08:27:08来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字体:

  文成县珊溪镇居民夏某说,他近日遭遇一起网络骗局,差点被骗走8000元钱。在诈骗中,骗子不仅冒充夏某的同事,还想冒充夏某呢。其中详情,且听老师伯慢慢道来。这正是:

  “同事”留言求帮忙,

  借用卡号收退款;

  信以为真没核实,

  险些被骗八千元。

  本月11日,夏某收到一个QQ好友的信息,对方说在京东商城订购了一部手机,但客服告知缺货要退款,而自己的银行卡丢了,想先把钱退到夏某的卡上。由于这个QQ好友是夏某非常熟悉的同事,夏某没有多想,便把农村信用社的卡号、身份证号和预留联系号码一股脑儿发给了对方。

  一开始,“同事”还“好心”提醒夏某看下卡内余额,以免“退款”后把金额弄混了。得知夏某卡内余额后,“同事”告诉夏某,其手机上会收到一个6位数的“退款号”。夏某收到“退款号”后二话不说,便告诉了“同事”。事后夏某才知道,这“退款号”实为短信验证码。

  在告知了两次“退款号”后,夏某收到银行短信提示,提醒其卡内的8000元钱被转走。此时,夏某意识到“同事”很可能是骗子扮演的,马上拨打电话报警。文成县公安局珊溪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叫夏某赶紧上网购物,通过连续输错三次支付宝密码的方式将银行卡冻结。夏某报警后,冒充同事的骗子仍企图继续骗夏某,将一个支付宝账号的头像及名字改成与夏某的一样,并截图给夏某,说那8000元在其支付宝账户内。这次骗子的花招当然落空了。随后,民警联系支付宝客服,帮夏某追回8000元钱。

  目前,文成警方仍在对此事进行调查。办案民警提醒,居民在接到亲戚朋友转账汇款的请求后,在没有拨打电话联系或者确认对方身份前,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银行账户资料等重要信息。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陌生人提供短信验证码,若遇到网络诈骗,收到非本人操作的账户变动短信,应及时联系银行办理银行卡挂失、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密码修改等业务,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编辑: 张漫韵] 
关键词:骗子 冒充 同事
分享到:

龙湾新闻网官方【微信】【微博】

参与龙湾新闻网微信、微博进行新闻互动

微•龙湾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