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浙南科技城发展成什么样?
未来科技城将建成为连山通江、水绿交融的生态城区,复合多元、特色突出的科创城区,服务完备、品质卓越的宜居城区和绿色低碳、安全友好的公交城区。
到2020年
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亿元,财政总收入55亿元;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完善,加快科技创新资源的引进和培育,其中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3个,省级企业重点研究院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00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400家,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家,省级15家,市级试点站15家;科技研发投入明显提高,争取科技城年科技投入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促进提升全市科技投入占GDP比重到2.2%左右,科技投入水平在浙南地区名列前茅。
科创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形成若干具有温州特色和发展优势的科创产业集群,激光与光电、生命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新能源环保等新兴产业在若干科研领域特色鲜明、具备较高的国际水准和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高端科创资源高度集聚,基本形成以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和科技金融服务为主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成为温州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亮点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引进与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个,科技城从事科技创新的高端人才达到3万人;众创空间载体灵活多样,基本形成创客空间、创业咖啡、融创空间、创客总部、创业公社等灵活多样的空间载体,以及满足创业者需求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的全方位的创业服务生态体系;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重点攻关智慧城市、生态保护、土壤修复、环境污染源控制等技术应用,依靠科技提升科技城人居环境品质。
到2025年
科技城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4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8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促进提升全市科技投入占GDP比重到3%左右;产业结构体系更趋合理,科创产业特色鲜明、竞争有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区域一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端人才活力显现,城市空间面貌焕然一新,全面建成“立足温州、辐射浙南、影响全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浙南科创要素集聚新高地、科技金融要素融合新平台、温州城市东部新标杆和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迈入全省前列,成为全省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要素最活跃、创新产出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