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宋末代丞相 《宋史》却缺载生卒——陈宜中的生年


清代《青山陈氏宗谱》里记载的陈宜中生卒年
陈钧贤
对于温籍历史名人、南宋末代丞相陈宜中,目前其研究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他的生卒时间,以及他与温州龙湾区青山村的关系。
《宋史》没有具体记载陈宜中的生卒时间及地点,《浙江通志》对陈宜中的出生时间也缺载,卒年定在“1282年后数年”,如此记载也是含含糊糊。目前所见其他资料,对此大都没有明确记载,因此出现不少争议。2009年我市学者胡珠生发表《陈宜中生平考辨》,认定陈宜中的出生时间为“1234年”;2012年我市孙建胜先生以积年所得及所能得见史料,编成《陈宜中集》之前,曾请正于胡珠生以及温州史学界同仁,一致确定陈宜中的出生时间为“1226年”。
2015年9月19日,温州龙湾区史志办就陈宜中这张金名片如何打造,特别邀请温州史学界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明确陈公宜中的生卒时间是当务之急!孙建胜也坦诚地承认,当时定“1226年”为陈宜中的出生年份,只是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所作的相对性确定。邹韬奋先生说得好:“我们深信只有开诚布公,才能释疑。”史学工作者的研究应该非常严谨,如有新的发现,就要及时更正。确定陈宜中的生卒时间,都应该有档案资料或文物考古的出土物证作依据为好。
10月12日,笔者应温州陈宜中研究会会长陈玉茂和副会长陈兆斌邀请,赴龙湾区青山作田野调查时,有了令人惊喜的收获,不仅在大罗山东之白岩山麓实地考察了陈宜中(青山陈氏六世祖)先人——三世祖伯理公,以及后裔十八世祖和庵公、廿五世祖琴山公等寿茔墓地,还有幸拜读了清康熙癸未年(1683)重修的《青山陈氏宗谱》,从墓碑和陈氏家族档案透露的历史信息,明确告诉我们:“青嶴即今之青山也。青山为与权公(陈宜中字与权)旧游地,其后守益公迁居青山,亦继与权公之志也。”(见《青山陈氏宗谱·郡庠士朝益公纪略》)青山的具体地点在“郡东南三十里许,有峰曰霹雳,高可千仞,为东瓯巨镇青山其支峰也。层峦蜿蜒,矫然而迴顾者,则龙湖山也。余族世居其下。”(见《青山陈氏宗谱·陈氏宗祠记》)
清康熙癸未年(1683)重修的《青山陈氏宗谱》是目前发现的、对陈公宜中研究最具史料价值的文献档案。在《青山陈氏宗谱》的《世纪》部分,明确记载“六世与权公,讳宜中,宋左丞相,生宋嘉定戊寅(1218年)五月十八日丑时”。这个出生时间非常具体,为他籍所无,且合情理。
对照孙建胜编《陈宜中集·年谱简编》:“宋理宗宝庆二年丙戌(1226)一岁,生于温州郡城城南厢相儒坊(今虞师里路)。”“宋理宗端平二年乙未(1235)十岁,是年,宜中先人负官钱在圄,属宜中往贷居于永嘉外沙且资累巨万葛宣义钱百千。葛勉使宜中就学,许以捐助。未几,以长女许之。”(《癸辛杂识》)。
孙建胜认定陈宜中出生时间,基于他所见资料分析推断。又据宋周密撰《癸辛杂识》记述,而认定陈公宜中在这一年的年龄是10岁。而《青山陈氏宗谱》记载的年龄是18岁。孰是孰非,无须多解释,大家都会认定《青山陈氏宗谱》记载的年龄是18岁更合乎情理和符合客观实际。《癸辛杂识》毕竟是周密个人所作的野史类小品,有关陈宜中及其先人的故事,无法找到真实证据,最多也只能是仅供参考而已。因此,官修的《浙江通志》对陈宜中作如是记述:“早岁家贫,而品貌英俊,富贾器之,以为当大贵,遂妻以女。既入太学,文誉甚著。”
对照《陈宜中集·年谱简编》:“宋理宗端平三年丙申(1236)十一岁,七月十一日子时,弟自中生。(《前街陈氏宗谱》)”而《青山陈氏宗谱》对陈宜中胞弟陈自中的生卒时间都有明确记载:“与可公,讳自中,宋王府司马,追封温国公,谥康顺,生宋宝庆(应更正为‘嘉定’)甲申(1224年)十月初一日寅时,卒景炎戊寅(1278年)三月十二日”,而且载有陈宜中上辈的有关情况:“五世恭僖公,讳永春,追封永嘉郡公,配杨氏,生子二:宜中、自中,附葬祖坟,生卒俱阙”。
把《青山陈氏宗谱》与《前街陈氏宗谱》相互对照,前者陈宜中与胞弟年龄差6岁;后者陈宜中与胞弟年龄差18岁。如果两兄弟同为母杨氏所出,年龄差6岁在现实生活中有见过,差18岁则极少听说。
再对照《陈宜中集·年谱简编》:“宋理宗淳祐十年庚戌(1250)二十五岁,是年,乐清刘黻三十四岁入太学。”按《青山陈氏宗谱》记载,陈宜中的年龄在宋理宗淳祐十年庚戌(1250)是33岁,与是年34岁入太学的乐清刘黻年龄不相上下,据此推断陈与刘同年入太学,既合乎情理,又非常接近历史真实!
鉴上述情况,笔者认为,陈宜中的出生时间应该以《青山陈氏宗谱》为准,明确定在1218年农历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