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消防宣传教育丛书之三:学校师生篇(10)
第五节公共场所防火

公共场所是我们生活学习之余经常出入的地方,我们娱乐、休闲、购物都要去公共场所。而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消防救生设施良莠不齐,一旦发生火灾极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惨祸,1994年11月27日辽宁阜新一歌舞厅因一男青年吸烟而引发火灾,造成233人命丧歌舞厅;同年12月8日发生在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发生大火,这起火灾共使325名师生罹难;2004年8月1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一超市由于发生大火时逃生的通道被关闭,结果数百人在火场中丧生。
公共场所存在的消防隐患对人们的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惨剧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注意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所以,同学们掌握一定的公共场所的防火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防火等级:★★★★
防火密笈:
1)入公共场所后首先要观察疏散标志和通道;
2)公共场所不吸烟,不使用明火。上述阜新火灾案例中,大火的起因就是一支小小的烟头;
3)公共场所应配备常用灭火器、消火栓等设施;
4)公共场所紧急出口要畅通,上述三起大火之所以造成数百人死伤的特大惨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疏散通道被堵塞;
5)在公共场所使用电热设备时,要远离可燃物。
6)使用的照明灯具要与可燃物质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照明灯具若紧贴在木板或其它可燃物上其危险性是很大的,因为灯泡的表面温度很高。比如60W的白炽灯,表面温度可达135-180℃;100W的白炽灯,表面温度可达170-220℃,当灯泡与可燃物接触时间一长,就会引着起火。上述克拉玛依大火的起火原因就是舞台的第七号光柱灯与幕布太近,致使高温烤燃了幕布,从而引发了惨剧。
7)参加公共场所活动时,要严禁带入易燃易爆物品,易燃易爆物品一旦遇到明火,即可起火爆炸;
8)公共场所停电后,使用蜡烛等照明时,要离可燃物远一些,并将其固定在非燃烧体的材料上。同时现场不能离人,当人员要做其它的工作暂离现场时,需将蜡烛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