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消防宣传教育丛书之三:学校师生篇(9)
第四节学校防火

中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这里是青春的乐园,知识的殿堂。然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校园里也隐藏着许多消防隐患,对师生们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校园里班级多,人数多,同时又都是未成年人,一旦发生火灾,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逃生意识,往往容易发生混乱,造成严重的群死群伤事故。2004年7月16日印度一学校因厨房用火不慎引发火灾,由于学校消防器材缺乏、通道不畅及部分老师的不负责任等原因造成90名儿童丧身的惨剧。所以,了解校园防火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是我们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中、小学校的校园里既有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等学习场所,也有宿舍、健身房、礼堂、操场等生活娱乐场所,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火灾的危险。
1、教室:学习的主要场所,人员聚集,建筑耐火等级低,学生们使用的桌椅板凳、书本等都是易燃品,铺设的电源线也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元凶;
防火等级:★★★
防火密笈:
1)室内间隔墙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分隔。
2)室内严禁吸烟或者使用明火照明。
3)教室内严禁私拉电线、违章作业。
4)放学后,教室里的电器开关应全部关闭。
5)容纳50人以上教室的安全出口不得少于2个。
6)教学楼的楼梯、走道及安全出口不得人为封堵或挪为它用,以免人员疏散时发生拥堵。
2、实验室:是同学们开展物理、化学实验的场所,物理实验室电器设备较多,化学实验室则存有易燃易爆的物质;
防火等级:★★★★
防火密笈:
1)实验室应建立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管理易燃易爆品。
2)实验室的电器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并设置2个以上安全疏散门。
3)实验室内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应随用随领,不应积存。实验剩余的或常用的少量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应放在专人保管的金属柜内。
4)实验室向阳的房间应设置遮阳板或难燃窗帘,遇热易蒸发的物品,应放在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
5)化学实验室严禁用明火直接加温各种易燃物品。
6)不得临时乱拉电线,实验室用电应指定专人负责,人员离开后应切断所有电源。
7)实验室内的电冰箱不能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存放的,须将物品封严以防散逸,冰箱应放置在通风处,冰箱后不可堆放杂物。
3、图书馆:还有档案室、资料室等,是收藏各类图书报刊和档案资料的重地,这些可都是极易燃烧的物品;
防火等级:★★★
防火密笈:
1)图书馆、档案室、资料室的照明灯要与书籍、资料等保持一定的距离,日光灯的镇流器必须反吊安装,不可以使用碘钨灯照明;
2)严禁使用电炉等大功率设备,不得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禁止超负荷运行;
3)严禁使用明火和吸烟,电器线路应用铜芯线,并外加金属套管保护;
4)图书馆每天闭馆前要对书库、阅览室等场所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隐患之后方可离开,馆内不得留宿。
4、宿舍:这里是同学们休息的场所。空间相对较小,还有衣物、被褥等大量可燃物品,电热器具大量使用,私接乱拉电线情况比较严重,是火灾事故隐患的重灾区。
防火等级:★★★★
防火密笈:
1)不要私自在住地、宿舍乱拉电线;
2)不要在宿舍内焚烧杂物;
3)不要躺在床上吸烟,不要乱扔烟头;
4)使用过的废纸及时清扫,以免引起火灾;
5)使用台灯不要超过25瓦,台灯不要靠近可燃物品,不要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
6)离开宿舍前,要关掉各自的电脑、充电器等电源开关和室内照明开关;
7)不得使用电炉、热水器、电吹风、电热杯等大功率的电器设备;
8)不得使用煤炉、煤油炉、酒精炉等可能引起火灾的器具;
9)使用充电器时,不得放在易燃物之上或被易燃物覆盖;
10)保险丝烧断时,严禁使用其它金属物代替;
11)嗅到电线胶皮糊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5、礼堂:这里是学校举行大型会议、文艺演出、学术报告等的场所,会场的电线、桌椅板凳、帏幛布幔等都是火灾的隐患。由于人员聚集,一旦发生意外,损失会相当严重。
防火等级:★★★
防火密笈:
1)严禁在场内和舞台上吸烟、生火,禁止使用电炉、电热杯、电锅等设备;
2)礼堂里要有明显的疏散标志和通道,必须有合理的疏散路线,疏散通道要确保畅通;
3)禁止在场内和礼堂周围燃放烟花爆竹;
4)礼堂内要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禁止乱动和损坏消防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