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消防宣传教育丛书之三:学校师生篇(6)
第二章预防火灾
第一节火的形成
火,是一种物质燃烧时的化学现象,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火源、可燃物和助燃物。
一、火源
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很多,一般可分为间接火源和直接火源。
间接火源大致有三种
1、化学热能:经过化学变化产生的热能,如燃烧生成的热,某些有机物发热自燃,化合物分解放出热等。
2、把易燃物品靠近热源,如将棉布、纸张靠近灯泡,木板、木器靠近火炉烟道等时间长了被烤热起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把衣服挂在高温火炉的附近,用纸做灯罩等就容易引发火灾。
3、各种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行以及短路、接触不良等形成电流骤增、线路发热而起火。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接触电气设备的情况是很多的,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等现象经常可以遇到,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
直接火源主要有三种
1、明火:如生产、生活用的炉火、焊接火,火柴、打火机的火焰,燃烧着的香烟头,烟囱火星,撞击、摩擦产生的火星,烧红的电热丝、铁块,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各种家用电气、燃气的取暖器等。
2、雷电火:打雷时,瞬时间高压放电,能引起任何可燃物质的燃烧,这在夏天雷电多发季节尤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3、电火花:如电器开关、电动机、电话、变压器等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火花,还有静电火花,这些火花能引起易燃气体和可燃物质起火。
以上这些可能引起火灾的火源,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都可以接触到,对它们严加控制和管理,就一定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二、可燃物:
可燃物:凡是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分为三类:
1.可燃性固体,如木材、布匹、纸张等;
2.可燃性液体,如汽油、煤油、酒精等;
3.可燃性气体,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三、助燃物:
能与可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空气中的氧或化合物中的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