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酝酿到实施,不到一年的时间,“龙湾好人”关怀机制汇聚了巨大的能量,践行了“让好人有好报”的诺言,传递了“人人行善向善”的信念。爱,是一种行为;爱,是一股力量,因为爱,温暖了龙湾整座城。

2014年4月,“龙湾好人”关怀帮扶机制在实践的探索中,在深入地调查中,在广纳谏言中应运而生。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它在龙湾全区上下形成了人人帮好人,好人帮好人的良好风尚。


“龙湾好人”开启从善新风尚

拾到30万元巨款如数归还的环卫工人张红军,见义勇为不幸牺牲的夏思敏,“镇”贼而身中四刀的王镇虎……近些年来,在龙湾涌现了一大批“龙湾好人”。

龙湾建好人长久帮扶机制 持续关怀行善者

“龙湾好人”将获得长达5年的持续关怀帮助,主要体现在送温暖活动、健康检查、入学关怀、就业帮扶等4方面12项机制。

政策解读
对关怀帮扶对象给予5000元以内的一次性生活困难补助。具体由其所在街道、单位和区慈善总会负责。 “龙湾好人”荣誉获得者自获得荣誉开始5年内给予3次的普通套餐免费身体健康检查,具体时间由关怀帮扶对象确定。具体由区卫生局负责。 义务教育阶段,优先安排关怀帮扶对象的子女到龙湾区公办学校就学。具体由区教育局负责。 免费为关怀帮扶对象提供就业培训,为其在办理求职登记、就业推荐、择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提供帮助。具体由区人力社保局、区总工会负责。 对关怀帮扶对象给予5000元以内的一次性生活困难补助。具体由其所在街道、单位和区慈善总会负责。 参照“低保”资金发放标准的150%,定期资助关怀帮扶对象,做好他们的生活保障工作,资助年限为5年。具体由区民政局负责。 对关怀帮扶对象的子女开展帮扶助学或结对助学活动,给予定期资助,资助年限为5年。具体由区教育局、区工商联负责。 参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关怀帮扶对象,其个人负担部分保险费(其中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为上年省平均工资的60%)每年由财政予以全额补助,补助年限为5年;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帮扶对象,其个人缴费(其中城乡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最高为8档2500元/年)每年由财政予以全额补助,补助年限为5年。具体由区人力社保局负责。 为关怀帮扶对象发放每年500元的公交交通卡,发放每年500元的龙湾区范围内使用的公共自行车卡,年限为5年。具体由区交通运输局、区城管和执法局负责。 关怀帮扶对象因住房困难租赁居住的,每年给予租房补助3000元,补助年限为5年。具体由区房管分局负责。 区法律援助部门要及时受理关怀帮扶对象的法律援助问题,免费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公证、司法鉴定和法律援助。具体由区司法局负责。 发动社会各界、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对关怀帮扶对象以结对的方式进行志愿服务,开展文明单位结对“龙湾好人”关怀帮扶活动。具体由区文明办、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负责。
评论文章

用善意呵护善行

道德是高尚的但不是“高大上”,不需要被无限拔高标准,更不应该借此给凡人套上道德捆绑的枷锁。那些“楷模”、“榜样”、“英雄”,可能就是匆匆路过的某个陌生人,也可能是你身边的亲朋,褪去光环,他们同样面对生活的柴米油盐,也有常人的七情六欲。

慈善正当时

社会需要慈善来弥合缝隙,但发展慈善不能靠生硬地施舍,慈善需要群体的认同,认同的前提是普及,但凡事物的普及与成长总离不开某种呵护。

让慈善成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自觉

我们的慈善事业也需要薪火相传,也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水。传播慈善文化,是我们的一份责任。那么,让慈善美名远扬本来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我们又何必过于羞涩!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用心去行善,而不是用钱去行善,至少,不是用钱的多少去界定善的大小,才是一种合乎实事的观点。就每一个人来说,明白这样的道理,就懂得了慈善其实有时候也不过是举手之劳:扶老奶奶的过马路;给小乞丐五毛钱;带小妹妹找妈妈;给山里孩子捐个书包,不包二奶包几个贫困学生悄悄养着,你能说,这样的小善不是善吗!

善之为善皆出本心

行善义举需要我们点赞、扩散、传播。这不是说善之本身需要刻意让人知道,而是说明我们要呼唤善之构建,尤其是在人心迷茫、高尚缺位之时,我们需要认可肯定、需要标杆方向。只有这样,更多的人才能清晰地知道:怎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怎样的价值观才是积极向善的。

如何让最美成为机制

道德的高调谁都能唱,谁都会唱,或许有人会说笔者俗气,最美的事迹如何沾上铜臭,英雄的事迹如何能用经济来衡量?但请不要忘记,孔子所谓圣人非独适己之行,崇高的同时为何就不能让英雄们名利双收?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