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酝酿到实施,不到一年的时间,“龙湾好人”关怀机制汇聚了巨大的能量,践行了“让好人有好报”的诺言,传递了“人人行善向善”的信念。爱,是一种行为;爱,是一股力量,因为爱,温暖了龙湾整座城。
2014年4月,“龙湾好人”关怀帮扶机制在实践的探索中,在深入地调查中,在广纳谏言中应运而生。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它在龙湾全区上下形成了人人帮好人,好人帮好人的良好风尚。
“龙湾好人”开启从善新风尚
拾到30万元巨款如数归还的环卫工人张红军,见义勇为不幸牺牲的夏思敏,“镇”贼而身中四刀的王镇虎……近些年来,在龙湾涌现了一大批“龙湾好人”。
龙湾建好人长久帮扶机制 持续关怀行善者
“龙湾好人”将获得长达5年的持续关怀帮助,主要体现在送温暖活动、健康检查、入学关怀、就业帮扶等4方面12项机制。

热血铸就 青春无悔
林锋,男,汉族,1977年出生,龙湾公安分局永兴派出所所长。...
打不垮的“铁人”翁春美
翁春美,女,1956年出生,温州龙湾人。因为丈夫的倒下,迫使...
33年照顾瘫痪妻 好丈夫坚守那份情
李启旺,男,1949年出生,龙湾区海滨街道蟾钟村人。他33年如...
花甲老人勇救落水者
王进者,男,1953年出生,永中街道水潭村村民,多次见义勇为...
城市“美容师”张红军
张红军,男,1970年出生,湖北襄阳人,温州市龙湾区永兴街道...
勇斗歹徒的王镇虎
王镇虎,男,50岁,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6年7月参加工作,...
卢雷雷:从警十年 一心为民
卢雷雷,男,1983年出生,中共党员,2004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
直面命运风暴的女强人
王雪平,女,1956年出生,永兴街道萼芳村人,中共党员,江苏...
做一个诚实守信、回报社会的人
陈进富,男,1957年11月出生,温州市前进阀门有限公司董事长...
诚信铸就未来
张鹏飞,男,1985年9月出生,温州龙湾人,泰昌集团董事长兼总...
仁者慧心的女企业家
胡玲玲,女,1962年出生,浙江康尔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
群众心中的“大众桥”
朱作明,男,1946年5月出生,瑶溪街道朱宅村人,现任朱宅村老...



用善意呵护善行
道德是高尚的但不是“高大上”,不需要被无限拔高标准,更不应该借此给凡人套上道德捆绑的枷锁。那些“楷模”、“榜样”、“英雄”,可能就是匆匆路过的某个陌生人,也可能是你身边的亲朋,褪去光环,他们同样面对生活的柴米油盐,也有常人的七情六欲。
慈善正当时
社会需要慈善来弥合缝隙,但发展慈善不能靠生硬地施舍,慈善需要群体的认同,认同的前提是普及,但凡事物的普及与成长总离不开某种呵护。
让慈善成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自觉
我们的慈善事业也需要薪火相传,也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活水。传播慈善文化,是我们的一份责任。那么,让慈善美名远扬本来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我们又何必过于羞涩!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用心去行善,而不是用钱去行善,至少,不是用钱的多少去界定善的大小,才是一种合乎实事的观点。就每一个人来说,明白这样的道理,就懂得了慈善其实有时候也不过是举手之劳:扶老奶奶的过马路;给小乞丐五毛钱;带小妹妹找妈妈;给山里孩子捐个书包,不包二奶包几个贫困学生悄悄养着,你能说,这样的小善不是善吗!
善之为善皆出本心
行善义举需要我们点赞、扩散、传播。这不是说善之本身需要刻意让人知道,而是说明我们要呼唤善之构建,尤其是在人心迷茫、高尚缺位之时,我们需要认可肯定、需要标杆方向。只有这样,更多的人才能清晰地知道:怎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怎样的价值观才是积极向善的。
如何让最美成为机制
道德的高调谁都能唱,谁都会唱,或许有人会说笔者俗气,最美的事迹如何沾上铜臭,英雄的事迹如何能用经济来衡量?但请不要忘记,孔子所谓圣人非独适己之行,崇高的同时为何就不能让英雄们名利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