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部门快讯 -> 正文

四川仪陇放大红色资源优势,开启文旅发展新篇—— 让民宿为300万游客“安家”

2023年07月11日 16:15:43来源:龙湾新闻网

  “要留住红色文化的记忆,留住游客。”在琳琅村党总支书记朱波的心中,琳琅村是块红色资源宝地。琳琅村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的一个村子,位于著名的朱德故里景区核心区域。2021年之前,村里虽然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很多,但是由于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过夜游客较少,村集体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较低。

  2021年6月,借助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东风,仪陇县实施“景区带村”旅游模式,引入温州“美丽经济+共同富裕”民宿旅游发展模式,积极打造有特色、有品位、有情怀的精品民宿和一系列文旅产品。现在,“将帅故里·红色文化”名片,成了仪陇县发展旅游的金字招牌,红色旅游产业也带动了当地群众走上致富路。

  打造“德乡慢村”精品民宿群

  据朱波介绍,两年来,仪陇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1800万元,撬动本地国有企业投资2500余万元,对朱德故里景区老旧民宅进行改造,建成时尚乡土造景、农耕文化体验相结合的客家精品民宿群,同步推进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同时选派51名文旅从业人员,分批前往浙江考察学习民宿建设运营先进经验。现在,琳琅村已打造30个民宿院落和1个民宿服务中心,有效疏解景区内每年300万游客的日常住宿难题,进一步提升景区吸引力和承载力。

  琳琅村民宿群的核心是红色文化,同时合理植入“慢村”模式,每套民宿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记者在“筑梦阁”民宿中看到,设计了慢村图书馆,里面有朱德同志的书法作品和相关书籍。图书馆的管理系统直连县图书馆,方便游客随时借阅。

  “通过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助力,弥补了景区缺少高端住宿的短板,丰富了景区业态。”“筑梦阁”民宿负责人何秋月告诉记者,当地的民宿群大多采用时尚乡土造景,将红色文化与精品民宿、休闲旅游结合起来,让游客在“慢居、慢餐、慢行、慢游”中体验精致的新型乡村生活。何秋月表示,他们会继续把资金用好,发挥帮扶资金最大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组建“农家乐合作社”,搭建产业培育平台。琳琅村的村民不仅是管理者、经营者更是表演者,就连农家所产的红薯、萝卜、柚子等农产品也成为了旅游商品。此外,琳琅村建立的长效普惠性利益联结机制,为村民提供了观光车驾驶员、安保、保洁员等200余个年收入约3万余元的“门前就业”岗位,带动全体村民增收致富。

  建成川东北红色研学基地

  仪陇是两德故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红色、客家、三乡文化资源丰富。自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仪陇县积极整合优质资源,以朱德纪念馆、张思德纪念馆、国防教育园等8个场所作为研学的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凭借独有的红色文旅资源吸引川东北地区学生的研学需求,同时也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今年4月份,仪陇县中小学劳动实践研学旅行综合营地刚刚完工,该营地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带动仪陇国企投资,于去年7月开始建设,2022年11月一期正式建成,是仪陇首个集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研学营地,可同时容纳1000人食、宿、研、学。营地共三层,一楼为烘焙、面点、陶艺、石磨教学区域;二楼为木工、竹编、拓染扎染教学区域;三楼为创意与设计制作、3D打印、电烙画、陶艺制作教学区域。此外,营地还设有防灾减灾体验区,设置了川菜技艺教学区等。

  虽然连日来气温炎热,也挡不住学子们的热情,营地的几个暑期班已全部爆满。据营地负责人、县属国有企业四川德瑞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明裕介绍,今年4月营地正式开营以来,已承接川东北地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1.5万人次,营业额约350万元。通过与当地农业合作社的合作,营地还可直接解决当地群众就业,为当地农产品提供直销平台,形成农产品“直供”渠道,解决农业合作社的后顾之忧。

  “联动景区发展,打造研学新体验是我们营地的一大特色。”吴明裕介绍,营地采用“2+N”模式发展,即以仪陇县研学营地、客博园研学营地为中心,联动当地朱德故居纪念馆、张思德纪念馆、客家耕读馆、天石寨、骑龙湖等“N”个研学基地及景区。“趁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我们依托两德故里的大‘IP’打造了十余门研学课程,保证学生游有所学、学有所获。”

(温州日报记者 项武龙 通讯员 汪泽宇)

[编辑: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