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人文龙湾 -> 正文

寺前门堂燕

2022年08月18日 12:31:25来源:龙湾新闻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寺前街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因地处永强唐代名寺——乾元寺前而得名。这条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街坊,依旧保持着明清时期江南水乡商业街的格局:一条小河沿街东流,临河筑有黄石板条铺就的河埠头,这些埠头既方便家居洗濯,又是商业货运可装可卸的码头。河上架有北头桥、横桩桥、太保桥,方便交通。

近年来,寺前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开始保护规划,以传统水乡商贸街格局为重要载体,继承和保护寺前街较为完整的商贸业态和历史文化,彰显寺前街水街格局特色,并重塑永嘉盐场千年文化特征。








寺前门堂燕

文 / 金恩海





有一种惦记叫儿时欢语,有一种情缘叫家乡小路。无论身处何方,不管游走多远,我们的内心总是有着最柔软、最敏感的那一块,时常会涌向心头。漂泊中的孤帆,总是需要一种点燃方式,哪怕照见的,仅仅只是当年乡间小石板路旁的几株小草。

图片

夕阳几度往来,青山总是岿然不动。在中国东南腹地,大约三百多公里长的温州海岸线上,自北而南,依次排列着一个个娇小玲珑的古集镇——大荆、虹桥、柳市、白象、磐石、寺前街、梅头、场桥、塘下、莘塍、鳌江、金乡,等等,这里的人们更习惯于叫它们为“街市”。千百年里,这些小名字耳熟能详,经常会在那些已经发黄的旧纸堆之间跳跃着、若隐若现。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个个朝向东海,随着大海的潮涨,起起落落;又如同镶嵌在美人项链上的一颗颗小钻石,蜿蜒曲折,默默地印证着千年瓯越文化,也圈起了一座响响当当的城市——温州。

然而,近三四十年以来,迅猛的城市化浪潮,使得这些静寂了千百年的古街市,仿佛一夜之间,突然加快了消融的脚步。寺前街,或是其中保留比较完整的古街市之一。偶尔回乡,在寺前街那些狭窄、快要荒废的巷弄里穿过,尽管看上去还不错——但是这份斑驳,这份弥足珍贵的街弄里坊文化,总是使人生出了许多的怜惜。

图片

盐与铁的生产,在中国农耕社会,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了一位叫“漪顿”的商人,以经营池盐起家,财富简直可比王侯。或许,这是最早见于正史记载、与盐有关的企业家了。池盐,就是掘井汲取盐卤,这种古老的食盐生产方式,一般出现在内陆地区,类似于今天的石油开采。

瓯越先民却是“煮海为盐”,通常选址在滨海高坦的开阔处,垒砌锅灶,就地引灌海水煮盐。成书于东汉前的《越绝书》,有关于它的来龙去脉,尽管学者们的研究至今仍有待商榷,但大多数的意见认为,这是一部较为全面反映春秋战国乃至秦汉之际长三角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历史典籍。于是,我们在《越绝外传·记地传》中,找到了一条与“盐”有关的记录,说:“朱馀者,越盐官也。”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认为,“朱馀”为古地名,大致就位于今天绍兴城北35里的地方,为当年越国滨海盐场,也是盐务的官署所在。

图片

果能如此,越国盐务管理机构的身影,开始渐次浮现。温州古称为“瓯”,也是古越国的属地,出产海盐的历史,自当上溯至春秋时期了。或者,彼时温州地处荒偏、蔽塞,人烟稀少,运输问题、市场需求,裹足了海盐生产的规模,以至于“瓯盐”在唐代以前,大抵上被史家所忽略,潜隐在历史身后,故而不容易见诸文字的叙述。

《新唐书·卷54》明确说,安史之乱,军费浩繁,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盐铁使(唐朝廷掌管食盐专卖、金属冶炼的官员)第五琦初变盐法,山海井灶就近设置监院,劝导盐民为亭户,并免除他们的徭役。全国盐业自此悉数归为官府专营。乾元三年(762年始),刘晏又以盐、铁兼漕运,权衡轻重、祛除流弊,继续周详全国盐务制度。据记载,当时仅就东南地区的“四仓”(盐仓)与“十监”(盐监院),朝廷盐税年收入高达“百余万缗”,竟然可以抵得上百余州县的田赋总额。很显然,东南沿海的盐业生产,对于安史战乱之后的社会稳定、经济恢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图片

温州沿海产盐历史悠久,唐朝廷在大罗山东麓设置永嘉监,也就是当初盐改之后、首批公布的江淮、江浙地区的十监(盐监院)之一;北宋初年又改监为场,于是,“永嘉场”的称呼就这样沿用下来。据记载,唐宗室李谞、诗人顾况等,都曾经在这里任职过。及至宋、明时期,永嘉场盐业生产已臻于鼎盛,作为当时温州地区的五大盐场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日趋活跃,在枢纽要冲地段,就逐渐形成了早期的自然街市。

一般认为,始于宋而盛于明清的“寺前街”,是因为位于唐代古刹乾元寺前而得名;一段时间里,作为古代龙湾区域的商贸枢纽要冲,在周边区域里,也算是闻名遐迩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大温州民间老百姓口中,“寺前街”竟然又成了永嘉场的亲切别称。由于温州方言——“场”音同“强”,一度曾以“永强”作为地域的名称,现在行政区划归属于温州市龙湾区。

图片

街市繁华依稀,古刹却已荡然不觅。根据现存仍在沿用的“寺西”“寺后”古街坊名,以及整体地理格局的推考,古乾元寺遗址位置,大体就在今天永中第一小学与原来的永中粮管所(后为阀门市场)之间。坐北朝南,正对河道开阔的地方;寺院山门前,地势敞亮,水旱交错、四通八达,极为适宜舟车的往来;往东约走三十步,有一座太保桥(护寺桥),则连通着正街中段。

寺前街的正街,从南头湾到北头桥,长约四百多米,宽约四至五米。岁月倥偬,尽管全街铺面门庭频换,百年老街格局、浙南水乡古集镇的地理形势,仍然清晰可辨,似乎未曾有过改变。遥想当年,这一带街市,日日里人声鼎沸,车马摩肩接踵,舟楫相叠如云,好一幅绝佳的浙南清明上河图卷,竟是跃跃然而出。

图片

作为最繁华的核心地段,长街两侧店铺鳞次栉比。街西侧的店铺,家家户户都是面街背河;连绵于街后的老宅院、旧祠堂,古朴旧韵嫣然。街店门前,人客川流不息;店后河面上轻橹欸乃,小舢板船、搭棚的河鳗溜儿(单浆船),昼夜不停地穿梭来回。数米宽的街后河上,依次横跨着多座老石桥,大大小小的河埠头,犬牙错落、高低相致。

每天从清早到傍晚,卸车装船的、撑篙跳板的、让路帮扶的,挤挤挨挨,各色声响,嘈杂地交织在一起,如同出演着一部人间烟火的复调协奏曲。尤其逢年过节,更是人山人海,各类小摊贩、货郎挑担,在人堆里不断穿插,抢着风头、挤着热闹。如果再遇端午岁时龙舟赛,或者正月里头滚龙灯、踩高跷,街路头总会堵成水泄不通,甚至连屋脊檐上都要站出人来,每每连一丝的缝隙都不找。

寺前街则往南通北,又各分歧路头,沿着运河主干道的走势各自延伸;临河店铺前的各家各户的廊棚,起起伏伏,可遮阳避雨、可停脚歇力,曲里拐弯地连出好几里远。岔路生岔路,枝枝丫丫,直到被大大小小的水渎儿、塘浃儿融化掉,才在各式各样石板桥边的小贩们断断续续的零星叫卖声里,消失了踪影。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称作“上京(金)”的永嘉场古地名,顾名思义或是“由此上京城,就此别过”的意思。不管水、旱两路,早年的乡人或商、或仕、或婚、或丧,大都是在上京这里迎来往送。确切讲,这里就是寺前街“十里长亭闻鼓角”的地方,尽管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再说起了。

再提上京这个地方,感受一番似乎还在缭绕的、那份“长亭外,古道边,夕阳山外山”的韵致;体味一下当年交通不便条件下,乡人远行的艰辛,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翻涌。只是旧日荒郊——上京墩儿和双桥路亭,如今在雨后春笋般滋长的大厦与地王簇拥之下,却成为了龙湾主城区的中心。

图片

今天,作为国际航空港的温州永强机场,正在为地球村点对点地繁忙穿梭;而城市高架主干道瓯海大道,却早已凭空横贯了永嘉场的东、西两端。当国家级开发区之温州滨海园区在热火朝天之际,当龙湾区现代化商业巨制万达城市广场破茧而出的瞬间,当城市交通轻轨列车终将交错呼啸时……

曾经忙忙碌碌的古街市,霜雪飘零。我们感伤岁月同时,也感叹着时代发展的步伐、以及技术与进步所带来的不尽唏嘘。沿用数百年的古地名,即将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或将不复存在,或者那一串串熟悉的小地名,以后只能到公交路牌上才能寻找得到了。

或者,也不应该有遗憾的!今天,当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飞抵“活力城市,山水温州”上空之际,首先听到的第一条信息就是: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前面即将降落在温州龙湾国际机场。诚如此,则更多的应该是欣慰,因为“永嘉盐场”之“永强”,早已插上翅膀,扶摇直上搏击苍穹而去,太平洋西岸新崛起的这一块产业经济圈的融贯之地,或终将留下一抹浓墨重彩。

图片

寺前门堂燕,岁岁衔春泥;南湾北头桥,万达奥体城。永嘉场寺前街,数十里大罗山东,俨然一部缓缓流淌的浙南水乡古集镇的多维动画长卷轴,在八百里瓯江入海口,见证着城市的沧海桑田。抚摸历史,或是一种良心;亲近过去,或是一种情结。但愿千年寺前街,能够成为温州沿海平原上,不一样的周庄与乌镇,继续应验着中国东南古镇的风流。      






图片




[编辑: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