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人文龙湾 -> 正文

走读龙翔湖

2022年03月01日 10:43:53来源:阅龙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龙湾中心区的中轴线上,镶嵌着一颗绿明珠——龙翔湖公园,约8.4万平方米的园区内设有生态密林、亲水平台、渔人码头等景点。公园里有条小资商业街——龙湾文化水街,临湖而建,可一览龙翔湖之全景,有龙湾南塘街之美称。

  炎炎夏日,漫步龙翔湖公园,清风徐来,蝉鸣绕耳,不仅可以欣赏到色彩斑斓、造型优美的鲜花美景,还可以一赏“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景致。




图片

走读龙翔湖

 文 / 苏德来

图片


01


人间温度

  夕阳下,漫步在龙翔湖公园,感叹龙湾这座小城市竟然有如此迷人的世外桃源。

图片

  听,这里的鸟鸣有长调、短调;有独唱、对唱、小组唱、大合唱;唱法有美声、民族、通俗、说唱等应有尽有。画眉“啾哦”,是长调、是高音、是美声;那边麻雀“叽叽”短促,不乏婉转,是民族唱法;湖对面黄莺“呖呖”呼唤,似乎用说唱的方式招呼远方的同伴早点归巢。

  如此奇妙鸟鸣声,凭空而来,无法追捕到它的出处。肯定的是每一声鸟鸣驾着一缕夕阳归巢,这鸟鸣在夕阳上跳动,是透明而又多彩的。我惊讶自己竟然无法追寻小鸟归巢的轨迹,可爱的小精灵啊,能在人类无法透视的时光中隐身到丛林里。

  冬天万物萧条,鸟类少了如春天、夏天、秋天获食机会,但在鸟儿美妙的歌声中,传达了季节给予满足的欢乐。

  某日,友人告诉我说,小时候生活在山村。秋天来临,山上满是水果,孩子顽皮,到邻居的果树上摘下一颗梨子。刚刚咬一口,被发现,那家女主人硬是从他的嘴里夺下了梨子,还要一赔二。妈妈赔了她家的梨子,教导他说:“不要哭,你以后不要随便摘别人家的水果。她这样的人家不会有出头日的,吃到嘴里的东西还要挖过去。秋收到都要在树上、田地里留点果实给鸟禽吃,怕它们在冬天的时候挨饿,上天对鸟禽如此,人待人更要有爱心。”

  突然,在树林中一只黄莺展翅跃入空中,旋转、起舞,看上去好像嘴里含着食物。我以为,这炫耀的舞姿,是配合丛林中的美妙歌声,是弥补不能歌唱的事实。

  夕阳下,龙翔湖的鸟声,是宇宙中最动人的。

图片

  坐在龙翔湖畔草坪上,听鸟鸣之声,也闻到和谐而又融洽的夕阳香味和草坪气味。冬日的夕阳是陈年的酒,少了夏天的火热,多了一分温和。公园有了夕阳色彩,就多了一份暖意,鸟鸣啾啾最能量测到人间温度。

  坐在草坪向湖中望去,冬天给龙翔湖洒下一湖残荷。枯黄色的叶子形状各异,但确实依然是荷颈亭亭。冬日残荷少了“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情趣,也失去婀娜、羞涩的魅力。然而,夕阳下的残荷枯黄色的筋骨支撑着冬季的另类美。

  夕阳,最了解这冬天的残荷意韵。看,湖面和夕阳一色,这是时间酿成的颜色。我想待到春天来临,又是一群青春的舞女舞蹈在龙翔湖的湖面上。

图片

  望着残荷、夕阳、流水,让我想到香山居士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这首诗写于开成五年(840),年近古稀的白居易百病缠身,此时有较严重的足疾、眼疾、风疾。被衰老和疾病折磨的白居易决定送走最喜欢的侍妾樊素。

  这首诗是生死离别之歌。活人送走活人,送的是永别,“悲”无法体现这种心境,却刻画了一位有情有义的香山居士。

  人生悲壮是苍老后的舍得,是何等的高洁啊!

图片

  步行上到湖心桥左右眺望,“几干纷披随败箨,半塘摇落并残蒲”的景致如翱翔的飞龙。明代乡贤王叔杲(1517-1600)《永昌堡地图说》称:“温之龙自括西驰,至海而进;海之弓大海带环,内核是绕。”概括了境域靠港湾、山峦蜿蜒如龙,故名龙湾。这近千年历史的小城,如《爱莲说》所唱的“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龙湾拥有“莲花般坚贞的品格”。距离龙翔湖两公里的永昌堡正是这种品质典型写照。明嘉清朝温州一带倭寇横行,为保家卫国,王叔果、王叔杲两兄弟捐资七千余金,建永昌堡,如今为浙江省现存的唯一一座由私人兴建的抗倭寇城堡。这座历经四百年沧桑的城堡是抗击倭寇的史诗。

  永昌堡代表龙湾人有莲之刚正不阿的精神,更是龙湾千年历史的一个时光座标。

  历史就像荷颈支撑着残荷的叶子,并扎根在水底之下,在时空中延续。或者说历史就是“一半在时光的左手,一半在时光的右手”,无限向两头延伸,前方最富有梦幻色彩。

  龙翔湖的残荷、夕阳带着古意启迪我的思绪。我在这里为大自然倾倒,这伟大的魔术师,隐藏着数不清的秘密,就连一段残荷、一声鸟鸣、一缕阳光似乎都有惊天动地的秘密。置身于龙翔湖的世界里,可以静下心来,听鸟啼声或停下脚步听湖中鱼戏残荷的水波荡漾声。



02

龙翔湖的荷花开了

  步入龙翔湖,我很惊讶城市里竟然有如此美妙的“桃花源”。没有公园外车水马龙之声响,听觉里满是鸟语、虫鸣、风声。

图片

  夕阳余晖下,最是热闹蝉鸣此起彼伏。闭上眼睛,空间中满是蝉的歌唱,歌声饱满圆润,如泉水在大溪谷奔流,弯曲,旋转,奔腾飞溅,回流,冲击,跌宕,至入谷底,回荡在林深处。蝉鸣戛然,鸟鸣响起,鸟儿鸣叫是丝竹之声,技艺高超的艺术家,有时轻轻抹动琴弦,琴瑟和鸣,声音瑟瑟,就像树叶从树枝落到地上;有时用力拨动音弦声音婉转,动人心魄。自然有两三点的蛙声,如同乐队中的定音鼓,厚重,低沉;又如民乐三角铁,清脆婉转,出现在蝉鸣、鸟声之中。

图片

  夏日的风在龙翔湖是连接空间的绸缎,她轻抚着蛙声、蝉鸣、鸟声。至于天籁歌手站立在哪一个舞台歌唱却是无法追寻。以为龙翔湖树木、花草都有可能是它们表演的地方。

  龙翔湖虫鸣鸟语颜色是绿色,是粉红色。

  站在石桥上放眼望去,龙翔湖十里荷花,有序有距离排列的粉红色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叶之上。荷花是情窦初开的少女,绿绿荷叶是它的裙摆,迎着风舞动青春。少女的芳香在夏日南风中爆裂,冲着味觉而开。李渔《闲情偶寄》中《芙蕖》写到:“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 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确实娇嫩让人心醉。

  绿色荷叶,随风起伏造就绿色海浪。“满溢”可以说是龙翔湖荷花的基本态势。“满”,游者眼睛满是绿色荷叶和花;“溢”,是荷花不满足湖面积,逐渐向岸边靠拢。是啊,荷花荷叶连着大地,连着远山。

  我好奇荷花盛开娇艳,步入深处。不知道是否惊动了湖边的鱼儿,每走一步都有碧绿的小漩涡,该是游鱼戏水。诗中所言,“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至于游戏荷的绿叶、花儿、荷根、荷茎就不得而知了。

  《参考消息》登载趣闻《树木也会保持安全距离》写道:“树木并不是从树叶缝隙中细碎地洒落,而是透过树木之间的缝隙照射进来,这些缝隙就是将树枝彼此分开的边界。树木出于‘害羞’,不会侵犯其他树木的个人空间。”“当两棵树树冠变大,树枝开始接触,此时,风会刮掉多余的树枝树叶。”树木如此,荷花也如此保持着恰当距离,有序铺陈在湖中。虽然,茂密地让你视觉以为一体,荷叶开始过于接触,风会刮掉多余的叶子。看湖面空隙总有焦黄的荷叶。

图片

  昨晚,十几个大学同学相聚平阳。毕业三十年重相逢,甚是高兴。大谈当年求学生活的顽劣之事,“翻墙买酒”“偷鳗鲞”“打牌”等。人与人有时间距离,有地域距离,有性格距离,但在一个特定空间里确实有值得回味唠叨。不免感叹:有的事情在少年时代是笑话,老了才知道可爱。值得纪念的不是可乐,而是可以留恋。可惜了人生匆忙,最后还是一捧泥土。

  站岸边看龙翔湖的荷花,感叹植物和人相似之处,未免泪目。

  夕阳余晖闪耀,月亮已经当空,蓝色、白云和粉红色的荷花相对应。令我无限遐想:

龙翔湖的荷花开了

鸟儿用歌声为她铺垫了十里

夏日有了笛声、有箫声

丝竹有了雨声

荷花深处摇摆的小船笑声

带着菡萏娇艳

艳红龙翔湖的鱼儿

夏日的烟霞是夕阳的景幕

龙翔湖深处该是现代的西施

不然醉酒的汉子

还在深深地凝视

  夏天,龙翔湖响起荷花开的声音,粉红色的轻纱覆盖在天空。粉红了湖畔的闺房,粉红了少年的梦。

  龙翔湖荷花开啦,夏日有了粉红色的梦。


图片
图片


[编辑: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