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人文龙湾 -> 正文

三都“纱面汤”

2021年12月15日 10:39:00来源:来源:龙湾永嘉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纱面是温州的传统面食,由盐水和面做成,“细如银丝,洁白柔韧”。一碗纱面,由黄酒代汤,放上炒好的香菇、肉末,再盖上两个煎鸡蛋,香气腾腾,实乃人间美味。在温州习俗中,纱面汤是产妇坐月子时招待访客的必备品,也可在婚嫁、老人祝寿等场合中用,寓意长寿美满、分享幸福喜悦。

图片




图片

三都“纱面汤” / 姜文华 / 

图片

  “纱面”、“索面”或“素面”都是麦制面条,宋代称面条为“索饼”、“索面”、“湿面”。而称“纱面”是因为它细长洁白,有如棉纱,晶亮澄澈,永嘉场人取其形而称之。

  清朝谢墉《食味杂咏》记载“北地麦面既佳,而挂面之入贡者更精善,乃有翻嫌其太细者。”这种太细的入贡挂面,即所谓上用银丝挂面。今扬州、盐城一带,亦称银丝挂面。将和好的湿面团搓成小手指一般粗的面条,盘挂于木头架子上,下坠一个较短的圆形木棒,粗面条在木头的压力下逐渐被拉细拉长,并自然风干,就成为挂面。此法始于元朝北方人首创。从生产工艺来分析,其实纱面也就是挂面。明代还出现了技艺高超的“抻面”,“抻面”有可能就是纱面或两种面工艺同出一辙。

图片






图片

  三都车驾巷做纱面,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无资料可考。自从张家迁徙至此地定居就掌握做纱面技术,反正永嘉场做纱面的就是三都车驾巷人。其他地方做纱面的,有的是随车驾巷出嫁女儿把技术带过去;有的是车驾巷人搬出去后开始制作纱面,如在寺前街、下垟街、水心街等处开店自产自销。

  传统做面都是纯手工加工,一大坨面团经过揉粉、开条、打条、盘条、醒面、上筷、上架、拉面、盘面等十多道工序,逐步做成白如银、细如丝的纱面。揉面是力气活,一般男人揉,妇女们拉面,拉伸动作手法灵活得令人眼花缭乱。做纱面是三都车驾巷农户的传统副业,农闲时家家户户做纱面,白天妇女晒面,男人挑着盘成“8”字形的纱面走街穿巷换小麦(易物交易)或钱。

图片

  现任普门村张书记是车驾巷人,系我的老朋友,他祖辈也做纱面。他告诉我:纱面要取上好小麦高强面粉,除食盐外不添加辅料;做纱面重要的是掌握天气和发酵时间,因时制宜。另外,还要掌握好盐、面、水的比例,天暖多加一点盐,天冷则少放些。一般情况下,每50公斤面粉放水17.5公斤、盐2.5~3公斤。三都纱面韧性足,咸淡适宜,口味纯正,宜于久贮;倘若来年开春天暖多雨,纱面返潮,只须包块生石灰搁入坛中,即可使其脆燥如初。

  三都纱面制作工艺独特、口感好,又沾着张阁老的名声而闻名大江南北。张阁老是张璁的俗称,张璁(1475—1539年),永嘉场三都(普门村)人。因他当过明嘉靖时的内阁首辅,所以温州民间都称他为“张阁老”。车驾巷三面临河,与张璁老宅隔河相望,同宗同族。过去,路过三都车驾巷自然村,挨家挨户屋前屋后空坦上的一排排面架条子挂满面,当金色的阳光透过薄云,丝丝缕缕地洒落下来时,数米长的“万千银丝”迎微风飘拂而不断,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图片

  唐中药学家陈藏器《本草拾遗》载:“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具有养心、益肾、除烦热,泄利、痈肿、止漏血,止汗、唾血、治脏躁功效。纱面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贫血、高血糖、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等作用。《食疗本草》中记载小麦:“平,养肝气,煮饮服之良。服之止渴。”

  纱面特别适合老年人、幼儿、妇女、减肥者食用。但,脾胃虚寒者,平素胃肠有寒气、易腹泻的人不宜多食。所以,煮纱面点心一般加煎“生姜卵”当“浇头”,有的人喜欢多加老酒、红糖科学搭配,克服脾胃虚寒者食之不适。

  纱面可煮可炒。炒纱面,冷水上锅先蒸,水沸腾后蒸10分钟,此时面还是半软的,将纱面过冷水,冷水里滴少许油,防止黏连,保持松散状态;重新放入锅中蒸几分钟,蒸至面软了即可出锅待用;起油锅将切好的姜末放入炒香,加虾皮、肉丝、香菇丝,倒入老酒和适量的水炒熟,加白砂糖、鸡精调味,然后将煎好的蛋丝和蒸过的纱面放入一起稍微拌炒几下后,一份香喷喷的炒纱面即可出锅了。

图片

  上个月,溢香厅推出“瓯味八臻”传统系列菜品,其中就有“纱面汤”一瓯:红色的虾米、绿色的青菜、琥珀色的香姑、白里透黄的鸡蛋;汤清面素,造型雅致,充分体现了温州人所喜爱的“素雅”,不愧是大师之作。翻滚的热气扑鼻而来,纱面入口滑溜,汤味浓郁,同时飘着汤中青菜的清香,一向喜欢清淡口味的我甚至感觉有些窒息。溢香厅纱面汤的蛋,采用“掉”的方式,水开后,双手破开蛋壳,蛋白蛋黄液体掉入沸腾的水里迅速凝固,玲珑剔透,入口有嚼劲真是绝妙。

  永嘉场人吃面不仅用于困腹,还有民俗礼仪的意义,例如常用来祝福新生婴儿长命百岁,月子里吃“纱面汤”的习俗。

  小麦“作粉,补中益气,和五藏,调脉”(摘自《嘉柘本草》),所以永嘉场姑娘身怀六甲家中必备纱面。吃纱面点心能缓解产妇心神不宁、失眠、脏躁、烦躁不安、精神抑郁、悲伤欲哭症状。产妇诞下孩儿之后坐月子之时,家中的亲朋好友必定会送来几斤的纱面(月里羹)以为贺礼,娘家会送几十斤纱面、“麦麦酒”给产妇当点心吃。月子里亲戚朋友们要到家来看孩子送“压岁”红包时,主人都会煮纱面汤给客人当点心。月子里的纱面汤必加“麦麦酒”,其实“麦麦酒”对纱面而言也很重要,故纱面汤又称“纱面酒”。

图片

  “麦麦酒”是加饭酒里放红糖、乌豆、乌枣、当归等一起煮过的酒。娘家送“麦麦酒”坛子有讲究,刚生的孩子是男丁,“麦麦酒”可以装酒埕里送过来;若生女儿的人家想再生一个男孩,就要装带嘴的大陶壸送过来,企盼来年生个有“把”的胖小子。

  月子里的纱面汤主要佐料有:麦麦酒、虾米、香菇、生姜和鸡蛋,虾米要用加饭酒先泡过,与泡过水的香姑蒸熟,生姜加红糖反复多次蒸、晒后待用,鸡蛋用菜子油和蒸晒过的生姜煎成蛋糕作浇头。传统的纱面相对比较咸,煮纱面时锅中的水要稍微多一些,高温速成,这样不容易造成糊面。煮纱面最重要的佐料就是老酒(麦麦酒)和姜、红糖,这也是月子纱面汤的特别之处。纱面本身含盐量较高,咸味已经足够,面汤中不需要再另外加盐。月子里的纱面汤所有佐料都要切碎煮烂,达到入口即化的效果,味重,即使是冬天,吃起来也使人冒汗,全身热呼呼的。

图片

  月子里的纱面汤是爱的体现,纱面来自娘家,娘家派来“月嫂”亲自煮纱面汤。所以,纱面汤煮得好也是娘家的体面和对女儿的爱,同时,也考验“月嫂”的烹调技术。月子里的纱面汤是用爱制作的美食,是用心记录美好、呈现食材独特味道和包含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符号。

  纱面汤,张阁老故里传统特产,永嘉场人割舍不了的情愫。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辑: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