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打造“一区五城” 龙湾政协委员“惊艳”发声
“以温州东部高铁新城建设为契机,推进‘枢纽’+产业发展”“合理布局‘月光经济’商业圈,点亮龙湾城市生活新风尚”“建立‘院-馆-站’三级康养服务架构,全力打造‘市区东部医疗康养中心’”“高站位进行‘未来城区’顶层设计,让城市变得更‘聪明’”……随着温州市龙湾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的召开,委员们一个个有深度、有质量、有启发的发言、建议,纷纷“惊艳”出声,为打造“一区五城”,实现“新中心 大未来”贡献智慧力量,彰显政协作为。
作为温州四大城区之一,龙湾在“十三五”期间,奋力打造“五个中心”,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温州高新区全国排名一年一刷新,成功迈进全国前50%。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龙湾将进入新发展格局构建窗口期、新旧动能转换提速期、城市全新蝶变关键期、改革系统集成深化期、区域现代治理迭代期。该区全面升级“五个中心”战略目标,加快建设“未来城区”,全力打造浙南科创新城、温州产业新城、东部枢纽新城、国际开放新城、滨海幸福新城,全面打响“新中心?大未来”城区品牌,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为充分发挥政协协商平台作用,龙湾区政协在区两会召开之际,举办首次“民生议事堂”界别协商活动,让委员们切实当好民情民意观察员、工作推进参谋员、敢讲真话监督员。“民生议事堂”也将是今年区政协重点打造的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的政协协商特色品牌。而在大会开幕式、大会发言、界别组讨论中,委员们的精彩“发声”持续不断。
龙湾作为温州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浙南科技城所在地,科技创新尤为关键。九三学社龙湾区基层委员会的李国斌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的建议。他建议加强政策创新与综合集成,加快集群化建设高能级平台建设,加大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力度,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此实施以传统制造业重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重点的“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
“十四五”期间,温州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迎来了历史性机遇。龙湾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东部高铁新城建设,着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温州版 “虹桥”的美好景象即将实现。如何加快推进高铁新城建设,打造集空港、海港、陆港于一体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来自民进龙湾区基层委员会的李佳琦建议,立足基础优势推进“枢纽”+产业发展,引导聚集优质资源,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和承接长三角、海西区经济转移和温商回归,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我们的城市要更‘聪明’,更‘智慧’些”,民革龙湾区基层委员会孙默静说,近年来,龙湾率先创新谋划建设“未来城区”,而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必由之路。“未来城区” 建设,要把数字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一样予以重视,通过建设数字治理“驾驶舱”,健全精密智控“服务网”,谋划龙湾特色“应用场景”,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等现代科技与县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委员郑学勤关于寺前街保护建设的建议,引起了一条老街、一段历史的记忆;委员黄勇达提出要把现新基建应用场景与龙湾区特色的工业领域融合应用;特邀界别组的张蓓蕾建议设立和合文化研学基地的建议,增强了对龙湾的价值认同、发展认同和情感认同……一字字、一句句事关龙湾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百姓民生福祉,体现的是政协委员为民履职的拳拳赤子心、殷殷桑梓情。
与会的龙湾区四套班子领导与委员们聆听着、记录着,并报以热烈地点赞声。龙湾区政协主席张纯芳指出,这些建议意见紧扣龙湾“打造新中心、共建大未来、争创先行区”的主要目标,今后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党的政治引领,坚持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龙湾深入实施“五个中心”战略目标,加快建设“未来城区”,打造“一区五城”,实现“十四五”规划良好开局,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