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一座明代古堡里延续的故事

2020年06月19日 10:06:22来源:龙湾新闻网

  瓯江,从山中来,到大海去;绵延八百里,奔流不息。多少文人墨客徜徉于瓯江山水之间,写下一首首诗篇,传诵至今,让瓯江山水诗路闪耀千古。

  大罗山,瓯江山水诗路上的重要坐标。在这里,奇特秀美的自然奇观引发了诗人们怎样的创作风格?曾经的永嘉盐场,为龙湾带来了什么样的生活图景?以明代张璁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永昌堡为代表的建筑文化、科举文化、宗族文化,又会带来怎样的历史视角?守望文化家园,传承历史文脉。日前,浙江卫视《文化浙江大讲堂》栏目组走进龙湾区,拍摄专题片《山海龙湾人文永昌》。本文根据对我区文史学者章方松先生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龙湾,一座山海之城

  大罗山,一座神奇的山,像一条巨龙盘旋在瓯越大地上。山势连绵,冈峦起伏,溪涧纵横,它是温州历史上重要的一个人文坐标,不仅见证温州地理面貌的变迁,同时记录了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恣意挥洒的诗篇,这个地域符号,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秀美,更彰显了人文精神雕琢出的精致。

幽谷金钟瀑。 林俊榜 摄

  谢灵运曾写下“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唐代的张又新也写下《帆游山》:“涨海尝从此地流,千帆飞过碧山头。君看深谷为陵后,翻覆人间未肯休。”……

  诗里的那个岁月,龙湾这片土地正从大罗山边逐渐向着潮涨潮落的涂滩拓展起来。曾经是一片滩涂之地的龙湾,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让它能够在瓯江山水诗路上占据一席之地?

  龙湾背靠大罗山,东朝大海,南接瑞安市,西邻鹿城、瓯海两区,北濒瓯江,与永嘉县、乐清市隔江相望。明代王叔杲的《永昌堡地图说》中说:“温之龙自栝西驶,至海而尽,为永嘉场……北为瓯江,南为飞云江,两江夹龙东汇于海”龙湾这一地名也由此产生。

  “万仞崔嵬石鲜斑,孤标不数不周山。”说的是天柱峰的气势雄伟;“瀑悬崖练白,麦老野云黄。”叹的是天柱寺的悠然静谧;“双溪百里翠扑眼,天劈两岸开胜观。”赞的是双溪的风景如画;国安寺与千佛塔,庄严挺秀,雕刻优美。

天柱寺风光。张晓飞 摄

  山,静谧。寺,空灵。人,静思……一道山,搭一段水。充分彰显了江南风景的山水神韵。明代张璁曾感叹大罗山上“溪石皆玉色”,之后,大罗山上便诞生了瑶溪这一名称,驰名古今。

  碧溪幽谷,孤峰峭壁,这里是隐逸的“桃源仙境”。而始建于唐代的国安寺、宋代千佛塔、明代的贞义书院以及众多摩崖碑刻、文物古迹点缀于碧水玉石之间,让这里也成为了耀眼的文化荟萃之地。

  龙湾,曾经的永嘉盐场

  大自然,在人文历史进程中添加了大罗山的故事,同样在锻造着人们生活的智慧,丰富了一方水土的人文精神。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瓯居海中”的龙湾人风餐露宿,步步围垦,龙湾先民们煮海为盐,亦农亦渔,繁衍生息,从此龙湾逐渐炊烟袅袅,一个又一个村庄不停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了出来。

  至唐代,龙湾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产盐区之一,成为全国十大盐场。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因为盐,龙湾成为了当时的纳税大户。

  龙湾的永强地名也是由永嘉盐场沿革引伸而来。永强有海,海滩可以煎盐、晒盐,这样就有了煎盐、晒盐的盐场。在过去的农耕社会里,盐税很重要,这是直接影响着朝廷的财政收入。在海滨的盐场有盐兵坐镇交税。那时候的永强就是唐代最初的国家十大盐业经济特区之一。

美丽钟秀园。

  龙湾,永昌堡里延续的人文精神

  盐带来了地方的富庶,地方的繁荣,也引起来一些盗贼的觊觎。据史料记载,14-16世纪,中国东南沿海倭患猖獗,尤其是温州,经常成为海盗的袭击目标。

  公元1553年至1563年短短11年间,温州遭遇倭患28次之多,龙湾沦为重灾区。龙湾永强的王沛与王德组建“王氏义师”,开始了长达7年的抗战,两人相继牺牲。危难时刻,王沛的侄子王叔果和王叔杲倡议捐金,率众修建城堡,进行长期防御,历时近一年时间,于1559年建成了永昌堡。

  走进城堡,可见堡内河道纵横,小桥流水,堪称滨海型江南水乡的微缩样本,其布局之合理、设施之完整为江南古堡所罕见。雄伟壮观的永昌堡,对研究明代沿海抗倭防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除此之外,堡内现存状元府第、圣旨巷都堂第、布政使祠等18处清代古民居和11座形态各异的明代石桥,是研究明清建筑的珍贵古迹。

  山川灵秀的龙湾,是艺术生长的自然沃土,悠长丰厚的历史文脉,从曾经的永嘉场抵达今天的龙湾,带着独特的区域风采,走向未来。

[编辑: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