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人文龙湾 -> 正文

明代文化典范—永昌堡

2020年06月09日 10:10:11来源:龙湾新闻网

  区社科联在举办永昌堡建堡4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围绕“如何挖掘传承古堡文化,推进文旅融合,打响永嘉场文化品牌”展开热烈讨论。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章方松提出,永昌堡是明代文化典范的观点。区新闻中心副主任丁欣华提出要加快谋划推出永昌堡十景的建议。据此,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王一平创作了诗词《古堡十咏》。

  永昌堡建堡460周年,对于她的存在价值与意义,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从整体上认识永昌堡的文化意义,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她是明代文化的综合体。

  作为龙湾地标文化象征的永昌堡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龙湾这片土地上,最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三大文化元素:张璁文化、永昌堡文化与汤和文化。张璁是明代的历史文化人物,研究明代历史绕不过“大礼议”中的核心人物张璁,汤和文化代表着中国明代抗倭文化。具有实体性的文化遗产永昌堡,对于龙湾的文化与旅游建设有着重要的人文资源,因此明确定位永昌堡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文化建设的功能,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充分认识永昌堡是明代文化典范的综合体

  永昌堡作为明代少有的私家城堡,具有集抗倭、城堡、耕读、科举、宗族、民居、儒家、非物质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

  抗倭文化

  明代浙南沿海一带,深受倭寇侵扰之灾。明洪武年间,在永嘉场建有抗倭的宁城所,作为抗倭的重要阵地,永昌堡在抗倭战斗中,出现了抗倭英雄的王沛和王德叔侄。他们为了抗倭,组织乡亲,在同倭寇的战斗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歌。    永昌堡的建成,将当时司南的巡检司迁到永昌堡内,进行军民联防,共同抗倭的军事特色。永昌堡的建成为永嘉场的永兴堡与宁城所,构成了三鼎抗倭战略局势,具有重要的抗倭战略意义。

  城堡文化

   永昌堡的聚落空间,是乡土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探索古代乡间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环境与资源的主要内容。它是关系着民众的生活与自然高度结合的生存空间,是一个地域人文智慧的高度结晶。从历史的宏观上审视永昌堡聚落空间的生态文化,深化对现代地理聚落空间的认识,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耕读文化  

  永昌堡英桥王氏的耕读渊源,与祖先的诗礼传家有着直接的关联。据《英桥王氏族谱》载,王氏肇始于螂琊,晋居山阴,唐徙黄岩,宋徙永嘉,其里曰英桥。始祖为万十一公,四传为樵云公毓,能诗文。又三传为通政公钲。钲生子参议公澈,祭酒公激,寺丞公沛。王澈“好行其德,修族谱,建祖祠,发廪赈饥。澈之子叔果叔杲号称’永嘉二王’”。其仕途和道德学问皆堪称一流。 

  科举文化 

  用永昌堡的自治文化来观照,科举上榜的士大夫,以及士大夫退休荣归故里,衣锦还乡,还有那些没有中举的乡贤绅士,共同成为维护乡村基层组织的精英力量。这对乡间“助人伦,成教化”的影响,得到了深入的贯彻与渗透。他们既能维护乡间社会的基本秩序,又能成为解决乡民的生活与社会保障体系。

  宗族文化  

  从《王氏家录》《王氏世录》中发现,宗族组织有调节与和谐社会的功能。英桥王氏先人“每郡邑大饥,辄出栗赈灾存活数千”等记载。王氏以族约族规,建立乡间社会秩序。王氏宗祠(明嘉靖 22 年(1543))建成后,即撰订族约,使“本族内有凌噬愤争之事,则遵约以制服之,不使烦于有司”。

  宗族文化带动家风文化的发展与实施,有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民居文化   

  永昌堡古民居建筑聚落空间,十分讲究人与自然协调的“天人合一”理念。永昌堡那纵横交错的河流,两岸相对而依的民居,巧妙地衬托着小河、桥梁、树木、埠头。明代建筑的都堂底,或状元第等旧民居,就会感受到一般清幽的自然环境与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些“英华积于中”, “和顺形乎外”的民居建筑风格,也正是体现了明代永昌堡士大夫营建宅第的文化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致。

  儒家文化

  永昌堡的儒家文化,以春秋祭祀与宗族文化、科举文化与耕读文化为载体,通过了宗祠与宗族的有关族规族约,集中地体现着整个儒家文化内在人文精神,使整个乡村通过儒家文化理念的体系,对乡间社会进行社会化自治的功能,达到了整个社会的秩序协调,和谐生存的“敦伦睦族”作用。永昌堡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还凝聚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爱乡爱国的强烈情感。

  非物质文化 

  永昌堡有着丰富的民间风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涵。王氏祖上重视修志,作好历史上传承乡间文化范式的非物质文化工作。史载温州在明代270多年间共纂修府志5种、县志15种,共计20种。其中,英桥王氏王叔果父子对温州的修史编志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嘉靖四十四年(1565),王叔果不设局,不募捐,亲手编纂《永嘉县志》10卷。万历廿五年(1597)温州知府陈留刘芳誉延聘王光蕴开局修志,纂成了一部18卷本的《温州府志》,称“万历温州府志”,瑞安孙诒让对他评价甚高,称“季宣(光蕴)为西华副使(叔果)子,家学渊源,世传文誉”,并其书云:“体裁渊雅”, “诚吾乡之宝笈也”。 

  提升永昌堡明代文化典范的思考

  从上述的定位,认识永昌堡是明代文化的典范,具有全国性的明代文化典型性宣传意义。在中国很少具有永昌堡这样完整体现明代文化的典范。接下来,应该思考如何提升永昌堡明代文化典范规划性措施与行动。为此,要深入思考永昌堡的今后建设规划、战略、宣传、建设的方案,并且做到如何历史性与当代性结合,单项性与综合性联运,文化性旅游性融汇的一系列研讨与思考的工作。

  并且,做到古代与现代相结合,如永昌堡花园底古民居可开辟为民国教育家、永昌小学创办人王子萼先生,浙江远距离教育(远程教育)研究学者、中共九大、十大代表王则信先生,以及王则信先生共六兄弟的各项事业成就,著名画家王珠润先生等事迹陈列展览馆。

  拓展版图,作好中国明代文化典范的综合体

  以浙南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影响,营造龙湾明代文化的新视角、新品位。龙湾以明代文化为特征,永昌堡带动张璁宗祠、王瓒家庙、瑶溪贞义书院、半山草堂、王瓒书院、汤和庙等文旅开发,营造“到龙湾,看明朝,观山水,听海涛”,全方位的龙湾文旅的规划思考。

图片.png

[编辑: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