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人文龙湾 -> 正文

千年古村落 —— 乐湾

2020年01月13日 16:51:15来源:龙湾永嘉场

  泉脉澄清一镜开,六龙此地旧盘回。共承渤海风云会,远带东溟霖雨来。天影到涵波底月,潮声时应谷中雷。由来一滴仙瓢水,霈泽还教遍九垓。——这是明初诗人王毓的诗《龙湾井》。龙湾区名源于龙湾村。龙湾村,乡人习惯叫乐湾。乐湾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这里位于八百里瓯江入海口,是瓯江最险要的地方,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水路交通发达,是历代永嘉场通往温州、乐清、洞头、玉环等地的水路交通要道。乐湾有古炮台、古斗门、古码道……现在旧村落已拆除,如果用心规划,发挥自然和人文独特优势,打造“渔港码头”式休闲创意区,这里将是文旅佳地!

  千年古村落——乐湾文/金振弟

  乐湾,是瑶溪街道龙湾村和龙东村的共用地名(1962年分设),也是人们至今还习惯使用的历史地名。乐湾由陡门头、隔岸爿、栅栏门外、曹宅坦、油车巷、外桥头、田悟、李宅、寮前、潘宅、底桥头、单竹根、乐湾底角、乐湾荡、曾宅底等自然地名组成。东与黄山村的上岙、乐湾下塘自然村为界,南靠黄石山余脉龙山与金岙村相邻,西接白楼下村下坦自然村,北临瓯江与乐清磐石隔江相望。面积约2.8平方公里(龙湾1.5、龙东1.3)、人口950户(龙湾586户、龙东364户)、户籍人口3400多人(龙湾1900多人、龙东1500多人)。

  壹

  乐湾古称洛川。南宋丞相陈宜中在乐湾潘宅族谱·序中说:“潘氏始祖昭德公宋间由括苍迁居四都洛川”。由于洛川地理位置突出,江堤、山势弯曲,曾几何时人们将洛川称作洛湾,民间将洛湾谐音叫罗湾,以至乐湾。官方称乐湾为龙湾。

  乐湾坐落于瓯江口南岸黄石山西北部,是瓯江口边的古老渔村,乡民主要从事种田打鱼乞海航运滩涂等作业。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庄前有“龙山”(俗称乐湾门前山)为屏障,后面围绕著名的元宝山(炮台山、田岸山、云亭山)而建设。这里水路交通发达,是历代永嘉场通往温州、乐清、洞头、青田等地的水路交通要道,常年有固定航路“乐湾航船”行驶在城底的安澜亭码头和乐清磐石之间。

  据传唐宋时乐湾就有王、陈、高等宗族及一些散姓乡民居住,繁衍生息。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特大海啸袭击温州,造成温州空前大灾难。乐湾首当其冲,整个村庄被夷为平地,寥寥幸存的原住民只得远走他乡。至今在龙山脚下的开阔地带的地下都有瓦砾、破碗盘和石砌屋基的存在。灾难过后若干年,各地乡民才陆续从各地迁入乐湾,最先迁入的是高氏始祖开泰公,随后有潘氏始祖昭德公、外陈始祖起一公、底陈始祖环如公、李氏始祖源长公、曹氏始祖志学公等。因此,乐湾地方祖祖辈辈流传着“高是主人,潘是客,玉环搬来是陈宅”的口传。明、清时期又有不少姓氏迁入,现在乐湾姓氏多达40多个。

  乐湾是“码头地”,与外界接触频繁,人口流动性很大。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朝廷颁布“迁界令”,乐湾地方经历了一次人口空前大迁移。八年后,朝廷又实行“展界”,一些人重新迁回乐湾,一些人就在迁移地安居乐业了。乐湾的其他大小姓氏迁出迁入的也有不少,特别是“乐湾荡”都是近代从沿海各地迁入定居的。

  贰

  乐湾有乐湾山(即炮台山)、田岸山、云亭山(又名立志山或后半山)、龙山(俗名门前山)、张家尖、馒头山、老坟山、矮山儿、网纲坪、牛驹山、峻岩山等山。这些山都是黄石山的一部分,山虽不高,但不负其名,如炮台山、张家尖、龙山。龙山西首开口形成“龙口”,是著名的“龙口寺”(福圣寺)所在地。

  乐湾坐落在瓯江边,这里是八百里瓯江最险要的地方,乐湾山突兀在瓯江中,控制着瓯江口的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唐宗室李集为避“安史之乱”(约公元756年),携家眷南下,来到偏僻安宁的永嘉郡。为图东山再起,在大罗山李王尖一带招兵买马,并在乐湾山等邻水山头建起烟墩、在云亭山上建起“校场”,且派兵驻守,一旦发现敌军进入瓯江口,即燃放狼烟,让驻在大罗山上的士兵准备战斗。

  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为抵御倭患,朝廷在乐湾山建立了“龙湾寨”,与宁村所组成鼎足之势,在瓯江口形成一道防线。清光绪九年(1883年),温州府在乐湾山上修建了“龙湾炮台”,原名温标右营龙湾炮台。与瓯江对岸的磐石“镇瓯炮台”形成扼住瓯江口的军事要塞,为近代温州人抵抗外敌的重要江防设施,保护了浙南一方的安宁。

  炮台内原安设英制平安来福炮六尊,光绪十年(1884)又从磐石运来英制阿姆司钢大炮(俗名洋烙炮)一门,重13000余觔。民国时期,国民党也派兵驻守炮台山,在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日寇飞机多次狂轰滥炸,炮台顶部和炮台里的武器装备被毁。

  1981年全市文物普查发现“龙湾炮台”遗址,1988年11月被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模仿恢复了当时炮台的模样和大、小钢炮。1997年,前国防部长迟浩田、张爱萍分别为古炮台题词,迟浩田的题词是:“加强国防、保卫中华”,张爱萍的题词是“缅怀英烈、振兴中华”。现在古炮台被列为温州市爱国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叁

  乐湾的江浦有炮台下浦、广济庙浦、张公浦。这些浦是乐湾沿江内田园防洪排涝的通道,也是当地村民捉涂小船的停泊地。1996年前后这一带的田园被温州龙湾调峰电厂、中石油温州油库码头、温州燃气公司码头及台商泰庆皮革公司、温州泰昌铁塔制造公司等企业(单位)征用。乐湾浦北靠炮台山,南接乐湾陡门,浦长约200米、宽约40米、深约10米,是永嘉场内河船只进入瓯江和瓯江船只进入内河的重要通道。因为有炮台山和田岸山作为天然屏障,这里就是瓯江下游船泊最好的避风良港。每遇台风来临,浦内停满了各类大小船只。因这里江面宽、航道深、岸线长、腹地大,1988年该地段建起了温州“万吨级码头”和金温铁路货运终点站。

  乐湾内河有:乐湾的内河有破埭河、破埭丼、西垟河、陡门河、关口头河、乐湾内河、龙船浃潭、泥下垟河及三河池儿(也叫山后池儿)、张公池等。这些河池千百年来也流传着不少的故事。如破埭(破袋)河历史上经常造成溃堤或决口,给当地造成重大损失,给乐湾人民世代留下了心酸的记忆。

  乐湾浦与内河之间建有陡门,即龙湾陡门,发挥着泄洪入海的功能。陡门古称“蛎?水闸”,南宋乾道二年(1166)海溢被彻底摧毁,后永嘉华盖乡四都的乐湾、金岙乡民自发组织修建了有一定规模的三孔水闸。清嘉庆三年(1798年),陡门再次被台风大潮损坏,由监生潘士楠等人捐助进行修理。该陡门以“田岸山”山脚岩坦为基础,地基非常牢固扎实,陡门材料全部采用花岗岩的石柱、石条、石板结构。陡门由三孔变为四孔,当时在选址、设计、工艺、造型等方面堪称一流。几百年年来,陡门经受住了江潮、洪水的考验,不论多大的洪涝灾害永不沉陷,至今仍然屹立在原址上。龙湾陡门是集水闸、行桥、坐栏于一体的水利工程,现在还继续为抗洪排涝发挥着积极作用。1994年第17号台风后,在乐湾浦入海口附近再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新“龙湾水闸”,而有近八百年历史的“乐湾陡门”退居了二线。2013年12月,龙湾陡门被列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肆

  乐湾码道(码头)分为外码道和底码道。外码道用大石块建在炮台山脚的瓯江边,此处水深流急,潮位高低都不影响航船或渡轮靠岸。这里就是历史上永嘉场各地客人往来温州、乐清等地的主要水路码头。外码道的“乐湾航船”在历朝历代都有通往温州安澜亭码头的固定航线和固定航班。航船都是帆船,舱内可以乘坐50多人,候潮开船,顺风顺流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安澜亭码头。“乐湾航船”直至温州机场大道建成(1990年)后,才停止航行。

  外码道还有专门通往乐清磐石的固定渡船,过去主要是小帆船或舢板船,客人随到随开,半小时到达,非常方便。这条航线至今还保留着,但渡船已经换成了钢质机动船,安全舒适,一次可乘坐二、三十人和摩托车、自行车一并过渡。

  外码道边建有枕江亭,据史载,宋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二十五日,宋高宗南渡的御舟移泊乐湾,高宗一行人上岸曾在枕江亭内歇息,后来,枕江亭内立起了“宋高宗赵构皇帝曾驻跸于此”的石碑,至今尚存。

  底码道紧挨龙湾陡门,离外码道200多米。底码道宽约5米,采用大石块建成,内连内河,外接乐湾浦,是永嘉场货物、商品、土特产及上山的木材、毛竹、山货等进出的主要交通要道。原来这里专门设有“码道班”,由村里年富力强的青壮年搬运工组成,为进出江河的货船搬运、装卸、转运。“码道班”搬运工原先都是用肩扛绳拉或者利用潮侯将船抬过进出内河或瓯江,非常辛苦。直到1962年龙湾、龙东分村后,由公社驻村干部倡导,经大队干部商议将码道改成绞坝。

  绞坝两旁置绞坝筒,绞坝筒上面开凿纵横两洞,用硬木做成长杠可活动进出,每只绞坝筒可站两人或多人将坝筒转动。坝筒上围绕钢索,钢索扣住船只,这样可以省力地把船只连同货物进出码道,船内货物不必装卸,非常便利。现在,永嘉场道路四通八达,乐湾码道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绞坝也成为历史的记忆。

  伍

  乐湾古代留下来一直饮用的井有田螺井、樟树下井、田悟瓦槽井、寮后四方井、小二房老井、白虎井、快活岭脚井、上个湾井等以及解放后挖出来的九踏坟“牌坊井”、张家尖下井,曾宅底机井等。其中田螺井该井坐落在龙湾村云亭路,东靠云亭山,占地面积54平方米。“田螺井”造型独特,平面因似田螺而得名。井壁由块石垒砌而成,内径最宽约8米。内设条石盘旋踏步,宽0.35米、长1.2米。该井历史悠久,始建年代待考。旧时为当地主要饮用水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该井2010年被龙湾区文广新局公布为“龙湾区文物保护点”。

  全村过去有两座“双退屋”、四座“门台屋”。其中有两座“门台屋”,2012年8月分别被龙湾区人民政府和区文广新局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信息点”。坐落在田悟路96-106号的“普查登录点”,为“陈文满民居”,当年主人做“蛎壳”生意,是乐湾的富户。此旧民居是典型的清代建筑,建于清宣统辛亥年(1911年)。坐落在兴龙路42-44号的“普查信息点”,据原居住的陈氏后人介绍,此处古宅最早是李姓官府人家所建,后来曾经作为“官方审堂”使用,后期败落成“丐儿房”。清末时期由“底陈”陈氏木工老司将其买下,并进行内部重新装修,在此繁衍生息。现在,该两处民房已被拆除。

[编辑: 龙湾新闻] 
分享到: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