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人文龙湾 -> 正文

古堡今韵,千年永嘉场

2019年12月06日 10:08:00来源:龙湾新闻网
永昌堡望海楼。王会进 摄

  王身康 王一平

  龙湾自古作为温州市东部城郊,擅舟楫之便,得人文之胜,文化深厚,名人辈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千年永嘉场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光彩。

  (一)

  永昌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命名为“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是一座神奇的古城。正如它的名字所传递的寓意:永远昌盛。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后,它依然雄伟地矗立在瓯越大地上。460多年前,元末明初,一部分流亡海上的日本浪人、海盗商人(史称倭寇),不断侵扰我国沿海地区,大肆烧杀劫掠,无恶不作。自公元1552年至1563年,十一年间,倭寇入侵温州达28次之多,百姓深受倭患之苦。为了保卫海防,保卫生灵免遭涂炭,其时,被族人誉为“益府良医”的王沛,他很快发动乡人组成以王氏族人为骨干的“王氏义师”,不久其族侄王德为保家卫国,由广东谢官归里,协助沛公又募兵千人,使这支抗倭义兵队伍扩大到2500多人。队伍日益壮大,是当时浙南一支著名的抗倭力量,连续七年坚持打击倭寇来犯,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十月初九,一大股倭寇渡楠溪江至蒲州,欲经过永强到梅头落海,乡民闻之,旋即率精兵堵击,战寇于上京,取得了重大胜利。从此,这支王氏义师威震浙南,成为“浙南人民一方屏障”。

  嘉靖三十七年(1558)农历四月初,倭寇贼心不死,再次入侵永强梅头,扬言先破永强义师,后破温州府城。时王沛已73岁,众人劝之入府城以避锋芒,王沛大义凛然,绝不退缩,毅然决然率兵奋战于梅岗,挥戈杀敌,斩寇数人,后终因寡不敌众,不幸壮烈牺牲。后来,王德为援助温州府城官兵抗倭,在途经龙湾金岙时,遭敌伏击,也为国捐躯,时年42岁。

  沛德公双双牺牲,他们的爱国爱乡的血性品格赢得人们钦佩,为了表彰爱国行动,朝廷下诏追赠王沛为太仆寺丞,王德为太仆寺少卿,温州人民在郡城建褒忠祠、愍忠祠纪念。

  王沛、王德公的英勇献身,乡人无比悲愤,同时也意识到修建防御城堡的重要性,明朝当时在温州已修建了温州卫、磐石卫、金乡卫、宁村所等卫所,虽然这些军事设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仅凭这些卫所是不够的。修建城堡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修城耗资巨大,二是从行政管理与军事防御角度来讲,一般只在京城、省、府、县或重要军事要塞关隘修建城池。县以下一般没有城池,在这种情况下,1558年英桥王氏族人凭借朝廷做官的王叔果(兵部车驾主事)奏请朝廷,要求修建永昌堡抗倭,朝廷准奏。而其兄弟王叔杲则放弃进京求功名的机会,在家乡筹资建城的任务。带领族人不分昼夜寒暑,仅用11个月时间,费银7000两,王叔杲独自出资半数以上,就完成了这座垒石填土10万立方的城堡。在明嘉靖三十八年竣工。这座独一无二的民间自发兴建的私家抗倭城堡与宁村卫所、永兴堡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协同呼应,构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无数次抵挡住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创造了抗倭史上的一个奇迹。

永昌堡都堂第。王会进 摄

  (二)

  永昌堡,城墙南北长778米,东西宽445米,城高8米,周长2688米,城堡内面积0.34平方公里。城外有护城河环绕。

  城堡有四座陆门和水门,东环海楼,南迎川楼,西镇山楼,北通市楼。四座城楼保存完好,特别是环海楼,面向东海,筑有瓮城。当年永昌堡军民曾在环海楼与倭寇苦战,第一道城门下犹存倭寇攻城时留下的火烧城门,石阶断裂的痕迹。

  城堡内河道纵横,小桥流水,舟楫畅行,呈现一派江南水乡优美画卷。至今还保留造型各异的明代石桥,有蛙式的联芳桥,坡式的会秀桥,梯式的世裔桥,虹式的左昌桥等。

  城内古桥古民居比比皆是,旧时城内原有150多亩农田可耕作,危急时可生产自救。嘉靖三十九年,迁中界山巡检司于堡内,之后在抗倭击贼战争中,此堡为保一乡无虞,功劳巨大。

  堡内现存的状元府第、王氏宗祠、都堂第、世大夫祠、古民居等建筑,是研究明清建筑的珍贵古迹。

  特别是都堂第,闻名中外。原为明隆庆都察院佥都御史王铮故居。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至今已450多年,是二进三院七开间木结构的大型宅第式建筑。占地1456平方米,是永昌堡内现存在民居中建筑格局最完整、保存最好一处,被有关专家评为“典型的明清东南沿海水乡人家格局”。

  王氏宗祠也是永昌堡一座典型的古建筑,英桥王氏宗祠是福建布政司左参议王澈(1473-1551),独资修建,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占地面积13亩,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宗祠其规模之恢宏,气势之宏大,给人以古朴、肃穆、庄严的感觉。系浙南地区之罕见,有“江南故宫”之美称。

  永昌堡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是永嘉耕读文化缩影。堡内人文鼎盛。自明朝以来,人才辈出,经数百年而不衰。明弘治至道光300多年间,有进士13人,武状元1人,传胪1人,副榜4人,举人30人,庠生900多人,出现了一家二代三进士、四大夫一英雄的传奇,是当时东瓯最显赫家族。

  温州名人上《明史》这部官方权威部门排行榜有11人,永嘉场这弹丸之地有4人。即内阁首辅张璁,抗倭英雄王沛、王德,“三元及第”王名世。(永昌堡3人)

  这里有号称“东瓯双璧”的王叔果、王叔杲兄弟,抗倭英烈王沛、王德叔侄,有“三元及第”王名世,玉殿传胪王光经,国学宗师王激等等。在当代,涌现出众多博士、教授等高级人才。如戏曲学家王季思教授、茶叶专家王镇恒教授、电机工程专家王国松教授等。在永昌堡这0.34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出现如此多的历史名人,留下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大罗山钟灵毓秀,是耕读传家所折射出的能量。

  英桥王氏一族,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从中了解永昌堡乃至温州地域文化特征。可查的先贤著作有70多部,其中《槐荫集》《半山藏稿》《玉介园存稿》《文江集》《万历温州府志》《永嘉县志》《白鹿诗稿》《王氏家录》等尤为著名。

  276年明代,温州共修了三部府志,都出自永嘉场文人之手(弘治时王瓒、嘉靖时张璁、万历时永昌堡王光蕴),现存的三部府志,为温州的历史人文精神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王氏族约》,历代传承,是家训家风教育范本,中纪委曾做了推荐。族约是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王澈公制定的,共10章1.2万字,主要内容有:廉勤正直、敦行好礼、孝亲敬长、推崇义举、谨守国法等等。从这些刚性的族约条规中,可以看到其对后代子孙扬善惩恶、激励族人堂堂正正做人的警示作用。

  据有关史料显示:古代温州记载,为乡里公共事务做贡献的以王叔果、王叔杲兄弟为最,兄弟俩辞官后居家各20多年,为地方公益事业做了许多事。捐资重修仙岩寺,永嘉县学,温州府学,捐资重修东瓯王庙,重筑王谢祠,重修江心屿东塔西塔,白鹿书院,助资重修瑞安儒学。

  从700多年前万十一公起,家族教育可归纳于节俭、行义、尊礼、重教。长者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永昌堡里有许多鼓励学子勤奋上进的措施,宗族祠堂设养贤田,过去有养贤田100亩用于教育,100亩用于修城,160亩用于浚河。办私塾、书院蔚然成风,在三世祖时就设立义塾,教授族中的子弟诗书和礼仪。

  永昌堡在浙江省现存的抗倭城堡中,是唯一由民间自发兴建的抗倭城堡。体现了不畏艰难、不等不靠、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永昌堡的抗倭斗争中体现了永昌堡人爱国爱乡的顽强战斗的血性品格。永昌堡的民居建筑体现了刚柔并济、柔润秀美的水乡建筑风格。永昌堡名人辈出,体现了一种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他是地标的象征,家国的精神,耕读的范式,民俗的活态,值得人们深入挖掘和传承。

永昌堡新城街街景一隅。王会进 摄

  (三)

  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近年来进行了全面的修复保护工作。主要是做好道路、河道的整饬改造,做好城墙的修复以及其他配套旅游设施的建设。同时有计划地将城内居民迁出城外,合理利用永昌堡旅游资源,以打造“江南第一堡”的目标,展现具有现代建筑特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丰富人文内涵的古堡风光。

  永昌堡民俗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07年,是民间学术研究团体。研究会的主要任务:加强对古堡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深入对永昌堡爱国爱乡抗倭文化、乡贤文化、宗族文化、民风民俗、耕读文化进行研究和挖掘。研究会逐步对先贤的著作进行抢救性整理,编辑出版了《古堡深处》《槐荫集注释》等书。现在正在编辑出版《永昌堡志》,通过堡志的出版,让更多人了解永昌堡的丰厚文化底蕴,促使社会各界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共同责任。

  文脉悠悠,流光焕彩。文化的根本功能就是以文化人。文化上每前进一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笔者在这里谨以此文纪念永昌堡建城460周年,愿古堡深深,城春意绿。

[编辑: 龙湾新闻] 
分享到: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