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魁祸首就是它

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2700种。其中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
白纹伊蚊,也被称为亚洲虎蚊、花蚊子,属于双翅目蚊科,源于东南亚,是东南亚和中国的常见蚊种。白纹伊蚊既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蚊子,也是一种重要的病毒媒介,它可以传播很多病原体,包括登革热、寨卡病毒和西尼罗病毒。
一、活动时间
黎明和黄昏是伊蚊“觅食”的高峰期。通常是日出后1-2小时(约上午7-9点)和日落前2-3小时(下午4点到黄昏)。
二、生活习性
在伊蚊界,吸血的都是雌性蚊子,完成交配后会将卵产在水里,等待孵化,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0天左右。
三、产卵的情况
1.蚊子每次饱餐一顿之后,通常在出生地2公里范围内活动,不过最远行动距离可达180公里。每只雌蚊子一生产卵总数约为1000-3000个,它们一般把卵产于水面,两天后孵化成为水生的幼虫——孑孓。
2.白纹伊蚊喜欢在野外、有固定的植物、积水时间较长并在水中有同种幼虫或卵的容器内产卵。
四、产卵的特点:
1.不吸血也可以产卵
白纹伊蚊像很多蚊虫一样,不吸血也能产卵,只是产的卵数量比较少,吸血后的蚊子产卵数量能比不吸血的时候多100倍。
2.虫卵生命力极强
干燥环境下,蚊卵可以保存长达半年,甚至一年,遇到有水环境还可以孵化。
低温情况下也可以保存,来年春天,天气转暖,还会孵化。
3.垂直传播
白纹伊蚊经口感染后能经卵传递1~4型登革热病毒,提示我国白纹伊蚊具有垂直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病毒在冬季、干燥季节等不利条件下,可以在嗜血性宿主体内存活,且可以通过经卵传递给下一代。
五、伊蚊常见的容身之所
1.下水道
常年阴暗无光、保持清凉、水量丰富,且无人打扰,所以伊蚊首选的“产房”属这里。
2.花盆等家居容器
氧气也足,又营养充足,有时候咱们也懒得清理换水,导致蚊虫把养殖场放在这里。
3.你想不到的容器
闲置的、被丢弃的容器、旧轮胎等场所,甚至还有树洞,一旦有一丢丢积水,很快就成了蚊虫产卵的“暖房”,这些意想不到的场所也是培育蚊虫的主力之一。
六、小结
浙江省内主要以白纹伊蚊分布为主,针对近期登革热疫情,应该首先熟悉伊蚊活动规律,作出针对性防护措施,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