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龙湾一家四代人的厨艺梦

2019年05月30日 09:23:00来源:龙湾新闻网

  龙湾新闻网讯(记者 王策) 厨房很小,但厨艺很深。近日,记者采访到了龙湾一家四代人不断传承发展厨艺的故事。

  “我爷爷的手艺,方圆几十里都有名声的。直到现在,还有些老前辈谈起烧吃、做菜,还经常提到我爷爷‘光眼老师’……”龙湾永兴酒楼负责人张崇法自豪地跟记者聊起他爷爷的手艺。

  说起“光眼老师”缘何从事红白喜事的刀手,第二代传承人张崇法的父亲张学银告诉记者,解放前,他们家做红喜事,邀请当地厨师到他家做五桌菜,第二天送到女方,作为上轿盒酒。谁知,那个厨师由于某种原因,没有按时到家做菜。一家人慌了,大家齐动手忙里忙外好歹把五桌酒席做好送到女方家里。女方亲朋好友见了却嫌弃个不停,说料是好的,菜也是满的,就是刀法不像样,颠颠倒倒了好半天。男方听了,低下头,谁也不敢吱一声。这件事,对于张崇法的曾祖父而言是刻骨铭心的。痛定思痛,他对张崇法的爷爷说,你去学做菜吧,不过一定要守信用,无论都忙,只要答应下来的事,一定要完成!

  “我是跟着父亲学做菜的。那时很辛苦,红白喜事酒席上的菜都要厨师负责,包括杀鸡杀鸭,做鱼丸做鱼饼。”张崇法的父亲张学银说起往事,有些激动。他说,好厨师还要替办喜事的人家精打细算。60、70年代,村里大多人家穷叮当,遇到红白喜事,要花一大笔费用,喜事做完了,人就酥下去了。一个喜事都要熬几天几夜,再加上欠了一屁股债,那种滋味真是眼见眼酸,耳闻耳软。

  厨师是经常熬夜的。有一回,他答应了别人家第二天的出嫁酒。但是那天那家那帮盟兄弟一直闹到半夜才散去。当时农历十一月,三更半夜没有自行车什么的,仅靠两条腿,一步一步挨到办喜事的人家,连夜做菜摆酒,直到凌晨四点左右,才算大功告成。张学银一直到58岁,他才退出“江湖”,其实也是离职不离岗,凡是村里遇到大大小小的喜事,他还是热心“献艺”。

  第三代传承人张崇法14、15岁时,他跟着父亲张学银学厨艺。到了19、20岁时,就独自为办红白喜事人家做菜了。永兴酒楼负责人张崇法得意地说,最高峰时自己4天摆了50桌酒席。

  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张崇法的厨艺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从1989年在永兴水潭村租一间约50平方米的店面;到1994年,在永兴榕树下村买了2间500平方左右的酒家;再到1998年,在永兴榕树下村又买了2间楼房,成了一家当地知名度很高的永兴顺发酒楼。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民生活品质不断地提高,一般红喜事都在酒楼举办。2012年,张崇法索性在永兴小塘村租了一幢约2900平方米的楼房,取名龙湾永兴新顺发大酒店。当记者问起酒店生意为何这么好时,他说,一是开张以来,我们一直诚信经营。同时每天清晨都亲自采购小海鲜,好材质成就好菜品,以此吸引顾客。二是每次客人来店里,我总是先问几个人,尽量为客人着想,不浪费,尽量做到光盘行动。

  张家洛,是张崇法的儿子,也是第四代传承人。学读企业管理专业(涉及酒店管理知识)毕业后,子承父业。张家洛说,近年来他通过电脑把自家好的菜品晒在网络上,好让时尚者们先睹为快,一饱眼福。垂涎之际,他们会在网上下订单。过后,吃客会召集一大帮朋友在他的酒店分享快乐,分享实惠。

  “餐饮业是一份关于道德良心的事业,我们一定会把这份责任时时放在心上,时时都有一份警惕感。”张家洛对记者说。我们相信有这样的大德,龙湾一家四代人的厨艺梦会更加精彩。

[编辑: 孙晓敏 ]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