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网闻天下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三个“一”,微观中国政法改革这十年

2022年07月07日 17:11:4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指尖诉讼”,一只“笼子”为司法执法戴上权力“紧箍咒”,立案难等一系列“老大难”问题已成历史……三个“一”的背后,浓缩了过去十年中国全面深化政法改革的显著成效。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法系统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奠定了坚实基础,用更有温度的方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一部手机打官司

  人在国外,却能与在国内的当事人在线达成调解协议;分处南北两地,两名当事人各自用手机就能参加线上庭审……新冠疫情期间,越来越多人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享受到在线诉讼的便利,用一部手机就完成打官司全流程。

  在线诉讼是人民法院、当事人依托互联网在线完成立案、调解、庭审等诉讼环节的互联网司法新模式,也是中国法院的一张亮丽名片。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明确,“民事诉讼活动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的,与线下诉讼活动是有同等法律效力”,首次在立法层面确立了在线诉讼的法律地位。

  目前,全国3500多家法院100%开通“一站式”在线诉讼服务功能。去年,全国法院在线立案1143.9万件,在线开庭127.5万场。

  相比以往流程环节繁多、信息交互量大的线下诉讼,透过“指尖诉讼”,如今当事人只需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案件审理由“面对面同时同步”向“移动端错时异步”转变。而这一巨大的改变,正是过去十年中国健全诉讼制度的生动体现。

  中共十八大以来,从刑事诉讼到民事诉讼,从建立公益诉讼到构建互联网司法新模式,中国进一步健全完善诉讼制度机制,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公正与效率相统一。

  司法部门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的理念,确保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开展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一般的简单案件进入“快车道”,维护政法权益,降低诉讼成本,实现司法资源的科学配置。

  针对一些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得不到及时保护的情况,中国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提起公益诉讼,督促恢复生态、制裁假冒伪劣、挽回国家损失,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司法已从技术领先逐步迈向规则领先,为全球互联网法治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只“笼子”关权力

  云南“孙小果案”曾轰动一时,原本早在1998年便被判处死刑的孙小果一次次逃出法网。案件暴露出刑事诉讼各环节失守,检察监督形同虚设,理应严肃责任、追责问责。为此,云南问责涉“孙小果案”的检察人员原本仅限一、两人,最高检党组“拍板”增加了问责检察人员数量,最终处理了12人。

  在外界看来,问责人员数量的增加,既是检察机关“终身追责不是口号”的有力体现,也是过去十年中国改革重构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一处缩影。

  管住枉法的权力,斩断寻租的黑手。此前政法工作中曾存在审者不判、判者不审、权限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为扭转这一局面,过去十年,中国牵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进一步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啃下员额制改革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把政治过硬、办案水平高、业绩突出的人员选拔出来专门担任法官检察官,让各类人员各归其位、各尽其责。

  而在执法司法权制约监督机制方面,中国政法系统也给“权力笼子”上了多把“锁”,防止权力滥用。其中三把“锁”尤为重要:

  第一把“锁”是加强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完善党对执法司法工作的领导监督、政法部门之间制约监督、政法各系统内部制约监督、社会监督、智能化管理监督等机制,全面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第二把“锁”是扩大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案件的范围,畅通民众参与、监督执法司法活动的渠道,让正义以民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第三把“锁”则是建立防止干预司法的制度。近年来中办国办、中央政法委、“两高三部”先后印发多项规定,对领导干部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一律记录、全程留痕、定期通报、严肃追责,把权力牢牢地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一系列难题已成历史

  立案难、执行难曾是中国司法的“老大难”问题。

  以老百姓起诉楼上漏水这一日常纠纷为例,当事人需提供楼上邻居的身份证信息方可立案。社会矛盾进不了法院,就无法在法治渠道内解决,对此不少民众认为司法部门“踢皮球、故意为难人”。

  针对立案难问题,2015年5月中国改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从“审查”到“登记”,看似只是两个字的变化,却是中国司法领域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此举大大降低了立案门槛。据统计,目前全国法院有超过95.7%的案件当场立案,长期困扰民众的“立案难”问题已成为历史。

  针对执行难问题,有关部门不断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联合信用惩戒机制,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执行体制机制和管理方式重大变革,让“老赖”寸步难行。

  如今,“立案难”已成历史,“执行难”已基本解决,这无疑是过去十年来中国政法系统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改革举措的有力诠释。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法改革用更有温度的方式为民众添便利:就民众反映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组织清理各类“证明事项”1.3万多项;面对困难民众“打不起官司”问题,中国建立国家司法救助制度,近3年发放救助金29.5亿元人民币……

  随着一些难点、堵点的逐步解决,政法系统便民、利民改革举措效果日益彰显。从一部手机到一只“笼子”再到一系列“老大难”问题的解决,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细微之处不断提升。

  “法者,天下之仪也”。十年来,中国政法机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改革之路,执法司法公信力显著提升,让政法的温度温情更加可感可触。


[编辑: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