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辟谣平台 -> 正文

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神药”?“防暑知识辟谣版”来了

2021年07月29日 20:46:42来源:综合中国食品报、科技日报、北京日报

  酷暑难耐,一些防暑“小知识”也流传开来。藿香正气水与头孢同服会马上丧命?喝热水可逼出体内寒气?……这些说法是真是假?别着急,我们整理了“防暑知识辟谣版”,集中揭开这些谣言的真面目。

  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神药”?

  很多人都说藿香正气水是居家常备的解暑神药。夏天感冒了来瓶藿香正气水,中暑、胃肠道不舒服都统统交给藿香正气水解决。但藿香正气水真的这么全能吗?

  细心者不难发现,说明书中标明,藿香正气水主要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从未标注有解暑的功效。

  “中暑是人体不能适应高热环境,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首先要做的是离开高温环境,同时适当补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她说,藿香正气水属温热性,其功效中并不包含治疗高温中暑,中暑喝它不但不能达到解暑的作用,反而可能会引起类似上火的症状。

  朱毅介绍,藿香正气水治疗的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暑邪”,只对一些胃肠型感冒和贪凉饮冷导致的肠胃不适有效,如果是夏天食用了不卫生的食物引起胃肠道反应,服用藿香正气水则没有疗效。“因此不能把藿香正气水当成包治百病的解暑神药,用药之前一定要辨清症状,对症下药。”

  藿香正气水与头孢一起服用会马上丧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临床药师王子惠表示,藿香正气水和一部分头孢类药物的确不能同服,但后果并没有网传的那么夸张。

  王子惠表示,每支藿香正气水大约10毫升,其中40%至50%是酒精。酒精即乙醇,进入人体后,正常的代谢过程是在肝脏内氧化成乙醛,继而氧化成乙酸,乙酸很容易进一步代谢而排出体外;但头孢哌酮或头孢曲松等药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如果同时服用,药物会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成乙酸,造成服药者体内乙醛聚集,继而出现面部潮红、视觉模糊、搏动性头痛、恶心、出汗、呕吐,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惊厥、神志不清、心动过速、低血压、呼吸困难甚至心肌梗死等中毒反应,也就是“双硫仑样反应”。

  “即便同服了头孢类药物和藿香正气水,也不必太恐慌,只有大量饮酒并大量服药的极端情况下,才有可能会导致死亡。”王子惠说,“有专家统计过,2011年至2013年间出现的555例‘双硫仑样反应’病例,只有1例死亡。”

  不仅是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风湿液等含有乙醇的中药,也不能和头孢类药物一起服用。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胰岛素等降糖药物以及抗凝药华法林,与酒精同服也会引发“双硫仑样反应”。

  夏季喝热水可逼出体内寒气?

  网上有文章称,很多人冬天之所以怕冷、脚凉,是因为三伏天不注意保养导致的。只要坚持喝热水,就能把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多喝热水的养生法本身没错,但冬天畏寒怕冷并非完全是三伏天疏忽养生造成的。体质寒凉除了和生活习惯有关外,还与疾病损伤、年纪增长肾阳不足有关。

  喝热水能逼出多年寒气的理论,中医里并未见记载。夏季养生的重点不是把寒气逼出去,而是要养护体内阳气,祛除心火、湿气。一般而言,很多人在夏天心火会比较旺盛,容易出现口舌生疮、心烦、失眠等不适。这时,可用竹叶5克或莲子心2~3克泡水喝。需注意的是,竹叶、莲子心的寒性大,不能喝太多,以免伤到脾胃。此外,还可在早饭后用山楂、陈皮、薏仁泡水喝,有助于消食化湿。

  喝冰啤酒能消暑?

  喝冰啤酒真的能消暑吗?其实不然。啤酒主要是由大麦芽糖化、发酵后酿制而成,而大麦芽本身并没有清热降暑的功效。反之,啤酒性属湿热,饮用过度可能会导致脾胃功能虚弱,诱发口臭、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喝冰啤酒能消暑”其实只是冰镇所带来的假象,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降暑的效果。

  早晚一碗绿豆汤,解暑又养生?

  夏日炎炎,不少人会熬一大锅绿豆汤或沏上一壶菊花茶给家人喝。绿豆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但手足凉、腹胀、腹泻等体质虚弱的人最好不要过多饮用,尤其是老人、儿童等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喝,以免损伤脾胃,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

  菊花茶也不宜天天喝。虚寒体质的人若长期大量饮用菊花茶,会使体质越来越虚寒,导致免疫力降低。此外,有些人也不宜常喝凉茶。凉茶虽然成分不一,但主要是由金银花、黄芩、荷叶、藿香等组成,属寒性。对平时体质较差或怕冷、脾胃虚寒等寒性体质的人来讲,喝凉茶可能会加重状况,导致胃疼、腹痛甚至腹泻。

  防晒太细致会导致缺钙?

  网上流传着“涂了防晒霜会导致缺钙”的说法。他们的理论是,晒太阳能够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而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此外,还有文章称,防晒霜、防晒剂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可导致内分泌紊乱,会引起性早熟、肿瘤等。

  实际上,外出活动时,人们除了面部裸露外,还有手、胳膊、腿等部位也或多或少会暴露在阳光下。哪怕阳光只是散射而非直射,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足够这些部位的皮肤合成人体日常所需的维生素D了。此外,通常防晒剂是有时效的,其防晒效果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因此即便将所有裸露的部位都涂抹了防晒剂,也不必担心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

  确实,防晒剂中会添加某些具有干扰激素水平作用的成分,但是添加量非常少。凡是经过相关监管部门认定的合格产品,正常使用时皆不需要担心安全性。

  大量出汗能排出体内毒素?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不少中老年人运动的口头语。他们表示,很多养生提醒里都说了:“让汗出透了才舒服,才能达到健身效果。”

  其实,在夏季出汗多、消耗大的状况下,健身者更要注意把握运动的度,以免消耗过多。夏季要适当出汗,但并非要运动到大汗淋漓才好,事实上,这样很容易造成身体脱水。同时,夏季运动后人的体温明显升高,加上高温天气影响,很容易中暑,所以一般人应避免进行极限运动和无氧运动,最好采用有氧匀速运动,包括步行、游泳、举哑铃等。一般来说,夏季运动应选择早晨或傍晚,运动时长以30分钟到1小时为宜。

  (综合中国食品报、科技日报、北京日报)

[编辑: trs接口] 
分享到: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