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人文龙湾 -> 正文

龙湾地域溯源

2019年12月09日 09:38:43来源:龙湾永嘉场

  龙湾地处东海之滨,北濒瓯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它因水而生,向水而兴,自古便是温州地区的鱼米之乡。我们的家乡,这片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它究竟如何形成?今天,让我们一起在历史长河中,探寻龙湾的“前世今生”。

  龙湾地域溯源

  文/王振成

  我们的家园龙湾北枕瓯江,东临大海,西南是大罗山,方圆280余平方公里。这片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它是如何形成的呢?是漫长的地质演变铸就了它,是母亲河瓯江哺育了它,是辽阔的大海培养了它,是辛勤的龙湾儿女扩展了它。

  漫长的地质演变

  《浙江省区域地质志》记载,距今八亿年前的太古代和元古代,温州全境是一片汪洋大海,地质学家称之为“华夏岛海”的一部分。大约经历四亿多年,到了元古代末期震旦纪,华夏岛海抬升为陆地,史称“华夏古陆”。震旦纪的华夏古陆范围包括浙江东南部、福建、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及其附近海域。此后,华夏古陆进入地台发展阶段,至晚古生代时期,温州大部分地区处于稳定的隆起剥蚀状态,局部有海湾存在。到了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华夏古陆进入“燕山运动”时期。在温州,燕山运动反应强烈,表现为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以及以断裂为主的构造运动,造成温州地区侏罗系火山岩地层大面积覆盖和各类岩体侵入。受地质构造影响,温州地势自西向东呈梯状倾斜。洞宫山脉自福建东北延伸,经泰顺、文成,至丽水、龙泉;括苍山脉从永嘉西部至黄岩、仙居及缙云。两条山脉的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与它们平行的是北雁荡山脉和南雁荡山脉,海拔千米以下,形成低山丘陵地带。

  “燕山运动”在区境反应也很强烈:大罗山火山喷发——火山口塌陷——复活前(后)的火山运动——磊规模的钾长花岗岩体侵入及构造多阶段复杂运动——破火山内地块相继穹起,破火山外地块相对下降,延续至距今约七千万年前新生代第四纪,火山活动才趋于平静,形成了总面积117平方公里的山体,最高峰东大罗尖海拔706.9米。古名“泉山”,自五代以来称大罗山,系雁荡山脉的支脉。

  海岛大罗山

  从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晚期以来,温州东部发生了三次“海侵”“海退”的变迁(有的专家认为有四次)。第一次海侵发生在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距今五万至十一万年;第二次海侵发生在晚更新世晚期,距今一万至五万年;第三次海侵发生在第四纪全新世,距今五千至一万年。最后一次海侵的范围、深度和规模都最大,淹没如今的永嘉上塘、瑞安陶山、平阳水头等地,凡海拔60米以下的地方,都沦为大海。这次海侵延续的时间也最长,约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才结束。是时,瓯海区的上河乡平原是一个海湾,从瓯海南白象到瑞安塘下之间是一条海峡,这条海峡拐弯处就是古代著名的帆海。

  帆海位于大罗山西脉帆游山与吹台山东脉头陀山之间。大罗山是这片海洋中最大的岛屿。古瓯江深入内陆,河口在今永嘉县梅岙附近的垟湾,当时特大潮流可上溯到青田县的海口。楠溪江、戍浦江等江流直接流入大海。

  第四次海侵结束以后,过了八百多年,到了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随着海平面下降,瓯江及其大小支流挟带泥沙在山麓和河口沉积,海洋面积缩小。但今瓯北平原、柳市—北白象平原、上河乡平原东部、下河乡平原及永强平原等地,仍是一片汪洋海域,古称“岐海”。

  这时,瓯江河口入海水道有南北两支:北支大致沿今瓯江河道入海;南支从今黄龙山与君子山之间的封门(也称风门、丰门)南下,经今下河乡平原,再经帆游山与头陀山之间的帆海,在今瑞安塘下以南入海。原先的海峡变成了瓯江口南支入海水道。在南北两支入海水道之间,瓯江泥沙沉积形成一个面积广大的心滩。杨府山到茅竹岭之间的蒲州—状元平原,仍是一片海域,大罗山仍是岐海中的海岛。

  古人说:“海上明月共潮生。”那么,在我们区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据20世纪70年代考古发现的龙岗山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石器有柳叶形石矛、石斧、石镞等,出土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黑皮陶、印纹硬陶的釜、瓿、钵、壶、罐等,这些文物说明距今四千多年前,大罗山一带已有先民居住和生活。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伐越,杀越王无疆,越从此散,越国贵族和百姓纷纷南迁,散居浙南、福建等地,即所谓“滨于江南海山”和“走南山”。这是两千多年前,温州地域接纳北来的第一批移民。无论是原住民或外来移民,均是温州人的先祖,都是温州地域最早的拓荒人。

  沧海变桑田

  从西汉初期以后,再过了五百多年,到东晋太宁元年(323)永嘉郡建郡时,温州平原已基本成陆。其中温州心滩和上河乡平原已完全成陆,蒲州—状元平原、柳市—北白象平原虽已成陆,但地势低洼;下河乡平原中的梧田至三垟一带的“西洋底”成为广阔的泻湖(海潟湖);永强平原仍为浅海滩涂。西汉初年瓯江河道南支入海水道,到了东晋时完全成了一条河流,即温瑞塘河;而北支入海水道则正式成为瓯江主河道了。

  古人说得好:“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从东晋初年以后,又过了约三百年,到隋末唐初时,蒲州—状元平原已垦殖开发,永强平原开始成陆。当时的海岸线是黄石山、寺前街、永昌新城、殿前至白水刘宅一带,有一条掩埋于地下约8公里长的沙堤可以佐证;方志上有记载却不知筑于何年的乾元陡门、沧头陡门、李浦闸、应家闸、大山头闸、净居闸、净居山闸、白水监闸、横山闸均在这一条线上,也可以佐证。

  唐贞观(627—655)之后,逐渐形成一条北起今名为水心朱宅、南迄大罗山支脉横塘山脚白水村,中间途经王宅、后郑、横浃、上京、寺前街、沧头、三都、新城、殿前、前街、度山、刘宅等十三个自然村,长约10公里的聚居带,俗称“上横路”。

  由于先民一直有煮海为盐的习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永嘉监盐场由此诞生。

  两宋时期,由于永强平原海岸线的外延及永嘉场盐业的发展,于是又形成了一条与“上横路”相隔一两公里的聚居带,南起大罗山支脉老鼠山下的下厂、中厂、上厂,经司南前爿、后爿、二甲、三甲、四甲、五甲、七甲、八甲、沙园(九甲)、南桥、下垟街、大塘、小塘、蟾钟、沙村、宁村、小陡门至蓝田(瓯江口),长约14公里,共约二十一个自然村落的“下横路”。这时,永强平原海岸线已移到古沙城一带。

  元、明、清直到20世纪中叶,永强平原仍因自然促淤而不断东扩,至今仍遗留有四条防潮捍地濒海防护堤残址:沙城,原为防洪抗潮泥沙堤,因经常被台风大潮冲毁,于嘉靖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1548—1550),历时三年,耗银五千四百两,改筑成一条南起一都长沙北讫瓯江口小陡门的石堤。

  横河,筑于清代,距沙城约1公里。乾隆《永嘉县志·水利》载:“永嘉场数都新开荡田一万二千亩”“荡田东濒大海,潮汐往来,难以开垦”,雍正四年(1726),“丁归地征”,遂开工修建自梅头笑客岩至宁村所城外的长沙塘(长约15公里)与自蓝田至四都三错的北山塘(长约3.4公里),至乾隆十三年(1748)完成。其中长沙塘因坐落在下横河东侧,后人俗称横河。

  总(土夅),在沙城东约三公里,南起司南下厂,北迄宁村,建于清代后期。光绪《永嘉县志·水利》载:“沙城为捍海而设,今涂涨充斥,离城(沙城)十里之强,建一总为堤防。”

  坦—永强大堤,距总(土夅)东约1公里,修筑于民国初期。坦为20世纪50年代以前永强平原的海岸线,南起梅头,北至瓯江口,是一条高约3米、基阔约8米、长约15公里,用黏土筑成的土堤。1994年8月21日,17号强台风摧毁了坦,于是在原外侧,用石块和混凝土筑成高9米、底宽30米、顶宽6米、长19公里的捍海大堤—永强大堤。

  从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筑成沙城石堤,到1995年筑成永强大堤,这期间,永强平原沿海疆域平均东扩约4公里。

[编辑: 龙湾新闻] 
分享到: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