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温州新闻 -> 正文

代表委员、市民监督员走进医疗机构体验医改新变化 让惠民便民为健康添彩

2018年12月13日 08:12:31来源:温州网

  

  温州人民医院娄桥院区内的自动发药设备,让参观者啧啧称赞。刘伟摄

  

  温州人民医院娄桥院区能使用院内导航。

  

  观摩团成员体验心肺复苏急救。

  

  市中医院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温州中医历史。

  

  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向大家展示救护车内部。

  温州网讯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健康“成绩单”:我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0.75岁,超过全省平均。

  在昨日举行的“感受医改加速度,共享健康新温州”市民体验活动中,“两代表一委员”、市民监督员走进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单位,感受医疗改革释放的“健康红利”。

  今年以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围绕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建设、健康温州建设及综合医改三大中心工作,在医疗能力提升、服务“最多跑一次”、公共卫生公平可及、打造清廉医院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精准发力,为900万温州人筑牢健康保障网。

  硬实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

  相继拿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是眼科领域唯一同时拥有两个国家级平台的医疗机构。随着今年9月举行的中国眼谷——温州眼视光国际创新综合体项目签约,该院又将目标直指打造眼健康领域的“硅谷”。

  以眼科为代表,我市一批重点临床专科建设“开足马力”。“今年以来,我市启动建设19个标志性医学中心和10个市属医院品牌学科,大幅提升医疗综合实力,努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市卫计委主任程锦国说。

  为让全民共享优质医疗,我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布局,如今,东南西北都有三甲综合医院。

  农工党温州市委会副主委王谦对此深有感触。王谦说,近年来,通过加大投入和完善布局,温州城区医疗服务可及性有了很大进步,基本满足区域内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他认为,进一步降低重症死亡率、提高救治率,在基层做好慢性病的防治,是下一步医疗能力提升的重点。

  事实上,为让优质医疗在基层“一沉到底”,我市动作频频。在省市级医院牵头组建6个“城市医疗集团”、9个县(区)组建31个“县域医联体”、专科医院组建4个“专科联盟”的基础上,今年还启动了县域医共体建设。以省级试点瑞安为例,通过大刀阔斧的一系列改革,推动县乡医疗能力逐步走向同质化。

  对于不少市民来说,让健康变得触手可及的,是家门口的“15分钟服务圈”。

  市人大代表王淑芬,也是鹿城莲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她和团队签约服务的对象达650人。为签约对象制定健康档案、评估健康状况、预约转诊、慢病防治,在必要时上门对腿脚不便的老人诊治,是王淑芬团队的日常工作内容。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的背后,是群众对基层医疗变得更信任。今年,我市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达标建设,通过全省首创的“专号下沉”模式,平台每天约16.18万个“专号”滚动投放到24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打通了社区医院与省、市大医院的“双向转诊”通道。同时,借助“双下沉、两提升”,实现强基层的目标。

  伴随着医疗辐射能力的提升,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记者了解到,我市率全省之先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改革,药价平均降幅9.31%,52项大型医用设备和150项检验检查价格同步下降。数据统计显示,县级公立医院门诊及住院均次费用均低于省定目标。

  此外,包括温州和平国际医院、温州阳光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在内的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今年,全市在建和谋划社会办医项目16个,总投资40.13亿元。

  软服务看病“最多跑一次”

  走进温州市人民医院,自动发药机、门诊智慧医疗、自动化实验室等都让代表委员和市民监督员们连声惊叹:“发药机自动加药时,就像在跳舞一样!”在该院住院部的护士站,出入院手续和结算“一站式搞定”,也引来参观者频频点赞。

  市人大代表王均炉说,从门诊到检查、住院,无论是预约、床旁结算还是智慧药房,整个就医流程很流畅,各项服务充满人性化,带给患者的是便捷和贴心。

  这得益于我市医疗系统开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再造流程,告别了看病排队,包括门诊、住院、检查等,就医全流程实现预约和智慧结算。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区(或床旁)结算率和病房智慧结算率均达到90%以上,居全省排行榜首位;峰期现场排队时间等多个指标处于全省领先。医院打造的多途径预约平台,使得预约率至今保持全国首位。

  同时,全市各大医院均设置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入院准备中心、检查预约中心、投诉沟通中心等,通过打造便民平台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实现流程再造和暖心服务“无缝对接”。

  在市急救中心,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可以实时调取患者的既往病史信息,并将生命体征数据实时同步传输到医院,必要时还能开启远程医疗视频会诊,实现“病人未到、信息先到”,最大限度为生命救治赢得时间。

  我市医疗系统还引入人工智能。以市人民医院为例,率先全省引入“浙大人工智能导诊系统”,该系统可在手机端、PC等多平台实现人机对话,根据患者描述症状为其推荐就诊科室,同时可根据医生排班情况直接推荐相关医生。不仅如此,对于就诊时忘带身份证和就诊卡的患者,在医院大厅就能“刷脸”认证,目前已有10家省、市级医院启用人脸识别功能。

  程锦国告诉记者,我市卫计系统以信息化为引领,坚持把便民惠民理念和举措运用贯穿到医疗服务全过程,狠抓改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十大举措推进“最多跑一次”,剑指“看病烦”。

  据统计,今年全市门诊智慧结算率87.6%,病房床旁等智慧结算率67.37%,智慧检查预约率90.32%,二甲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智慧药房、胸痛、卒中等“五大中心”创建率100%。在看病少排队等十大项目24个重点指标全省通报排名中,我市诊间结算率、床旁结算率等14个项目蝉联全省前三。

  此外,涉企审批改革也跑出了“加速度”。我市率先全省推行“证照分离”创新举措,创新审批服务模式,探索将由办事群众跑的外部程序内置为行政机关跑的内部程序,推出“打包审批”服务模式,大幅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由卫计委牵头实施的社会综合事务“无差别受理”,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一事办到底”。

  优健康绘就美好生活新蓝图

  在温州市中医院,中医耳穴埋豆、中医特色养生茶饮等中医特色体验受到了代表委员和市民监督员的欢迎。健康生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令人欣喜的是,健康温州,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数据统计显示,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80.75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2.76‰,法定传染病总报告率持续多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疾控能力综合考核、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居全省第二。

  让市作风建设监督员诸儒林感受最深的,是温州较高水平的公共卫生服务。他说,从公卫单位的环境和设施、设备来看,硬件环境有了大提升;从市妇保所推出的《关注生命一千天生育全周期》、市疾控《身边的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来看,服务能力有了大提质。“提升提质的背后,是群众获得感的进一步增强。”诸儒林说。

  据介绍,我市在推进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控的基础上,对慢性病进行综合管理,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的综合干预,并开展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工作等。同时,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母子健康手册、基层首诊建册、高危分级诊疗、高危专案管理、儿童早期发展促进等模式,加强产前诊断和筛查体系建设,使得全市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常见出生缺陷发生率等继续控制在较低水平。

  在瓯海五社养老院的老人,遇上身体不适,一按电视机遥控板上“0”键,就能通过摄像头视频连线丽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签约医生。瓯海丽岙街道试点开展的“互联网+健康养老”新模式,是我市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缩影。

  自2016年9月温州获批成为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以来,在融合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除“互联网+健康养老”外,还探索出多种医养结合新模式,包括公立医院和养老机构开展嵌入式合作、卫生院项目用地内增设养老院、设立村居照料中心日间诊疗点等。目前,全市医疗机构开出老年康复护理型床位5393张,较试点前增加67.4%。

  更多的市民发现,身边的卫生环境有了大变化。在健康温州建设中,卫生创建率先领跑,今年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实现全覆盖,卫生强市强县创建全面完成,11个县(市、区)创成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慢病示范创建实现“满堂红”。

  正如市政协委员陈娅莉所说,通过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和健康温州建设,如今,健康已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健康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新风尚。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孙余丹

  本文转自:温州网66wz.com

[编辑: 张漫韵] 
分享到: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