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直播:走读寺前街 重温“永嘉场”的光辉岁月
2018年09月19日 09:18:00来源:温州网

- 2018-09-06 12:10:03 在场直播
- 据了解,今后,这里将被打造成为以传统水乡传统商贸街格局保护为重点、永嘉场民俗文化为内涵的历史文化街区。
- 2018-09-06 12:05:28 在场直播
- 姜文华等老委员曾多次联名对寺前街的保护与建设提出议案。他们认为,寺前街是浙南建制镇最早的街道之一,是具有沿海集镇特色的古老街道之一,是龙湾地域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缩影,要进一步制订保护规划。“希望政府能出资恢复老街原貌,将这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做提升,再与周边资源串联起来,以旅游促进老街重焕生机。”(记者张湉)
- 2018-09-06 12:04:39 在场直播
- 不少新人迎合风俗,也会来这添置相关用品。在市区买不到的东西,永强人总会想着来这看看。(记者张湉摄影江国荣)
- 2018-09-06 11:58:23 在场直播
- 这条街上,唯一“吃香”点的可能就属这些手工艺品了。(记者张湉摄影江国荣)
- 2018-09-06 11:49:53 在场直播
- 朱女士的房子由清代所建,祖辈经营时为酒坊。如今在朱女士手中开了三十多年,起初卖家具沙发,后来生意不景气,改卖日用品。年久失修,二楼已不能住人,仅剩一楼店面。十多年前,曾自己动手加固。随着周边村子被拆迁改造,以及其他商业街的兴起,她感慨现在的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只能在店里带带孙子。”(记者张湉)
- 2018-09-06 11:38:24 在场直播
- 一些在当地人看来是老字号的老店,也已改换门庭。(记者陈克力摄影江国荣)
- 2018-09-06 10:55:09 在场直播
- 顾客除了当地居民外,主要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或华侨,油费贵过一碗馄饨价。这家百年老店传统到只收现金,一份十元。(摄影江国荣)
- 2018-09-06 10:51:00 在场直播
- 在店里等待的时光里,看着店内朴素的装饰,时光仿佛停留在八十年代……这壁上还悬挂着画作,描绘那时宾客盈门的繁华景象。记者还找到一份1989年8月4日的报道,报道了《别具特色的司前街馄饨》。(摄影江国荣)
- 2018-09-06 10:47:06 在场直播
- 翠绿诱人的葱花、黄色的蛋丝、紫菜、虾干做浇头,还有顶级红肉松,秀色可餐,汤清见底,香气扑鼻……(摄影江国荣)
- 2018-09-06 10:44:50 在场直播
- “学林馄饨”第四代传人娄田真正为来客烧制馄饨。(记者陈克力摄影江国荣)
- 2018-09-06 10:41:17 在场直播
- 寺前街最有名的小吃是在北头桥右转弯三十米处的学林馄饨。此店创于清道光年间,以馄饨皮薄如蝉翼,肉馅不过夜而闻名乡里。作为永强名小吃,学林馄饨是一张名副其实的金名片。(记者陈克力摄影江国荣)
- 2018-09-06 10:40:33 在场直播
- “尽管眼前的寺前街很拥挤,破败,但毕竟它是我们地域的人文遗存,乡愁所在。”姜文华说。
- 2018-09-06 10:39:05 在场直播
-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街边各店都还在经营,但人气了了。寺前街的房子,基本上还保有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只是现在大家都对店面进行装修,铝合金及一些现代化的装潢风格太多,导致整条街的特色被掩盖了。各家将顶棚延到路面,让本来四米宽的路面略显逼仄,石头路也被碾得坑坑洼洼。(记者张湉)
严艳影摄
- 2018-09-06 10:38:33 在场直播
- 据老人们说,寺前街从开街到解放的几百年里,虽然商业涉及面广,商品琳琅满目,但还是以苎麻渔网业为主打买卖。解放后,街上的许多老店号都因公私合营成了供销社或合作商店。
- 2018-09-06 10:38:14 在场直播
- 老街虽小,但三十六行俱全。这里汇聚了人们所需的柴米油盐酒醋茶,也汇聚了种种的生活用品,大如圆木家什、小到针线纽扣。(摄影江国荣)
- 2018-09-06 10:33:11 在场直播
- 姜文华介绍,以前寺前街店面有个普遍的特点:前是店面,后是宅子。这家五金店前身是一家品牌糕点店“新元益”。(记者陈克力摄影江国荣)
- 2018-09-06 10:23:31 在场直播
- 温州城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龙湾区老政协委员姜文华介绍,该建筑建于民国时期,是永中营销合作社渔网业合营商店旧址,“生意最好时甚至远销东南亚。”(记者陈克力摄影江国荣)
- 2018-09-06 10:21:24 在场直播
- 走在寺前街上,随处可见一些店面悬挂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信息点的牌子。(记者陈克力摄影江国荣)
- 2018-09-06 10:20:34 在场直播
- 街旁的寺后河上有桥3座,临河有河埠14个,为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古街坊景象。几百年来,寺前街的地理格局一直未改:老街百年老店门面的格局依旧可觅,仍为永中片区传统商贸的集中区域;街后有宅院与祠堂,古韵犹存;街西的店铺家家面街背河,当年店后河面舟楫欸乃,店前客流穿梭。
严艳影摄
严艳影摄
- 2018-09-06 10:13:41 在场直播
- 上午10点,温州网记者联合浙江温州城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龙湾区老政协委员姜文华、摄影师江国荣抵达司前街。记者陈克力表示,小时候在龙湾待过,现在又来到这边,有种特别的感觉。(摄影江国荣)
- 2018-09-05 17:26:20 在场直播
- 地处温州现代化前沿阵地的寺前街,在当前汹涌澎湃的旧城改造大潮中,奇迹般地被保留下来了。今日的她是何模样?是否还有可能重拾昔日荣光?9月6日上午,温网记者将前往探访。
- 2018-09-05 17:18:58 在场直播
- 寺前街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全长约380米、宽约4米,系南北走向。从南头到北向拥有200多家的店铺,这里汇聚了人们所需的柴米油盐酒醋茶,也汇聚了种种的生活用品,让人不难想象当年这里的繁华与喧嚣。
- 2018-09-05 17:18:34 在场直播
- 温州沿海早就产盐。唐代宗广德三年(764),朝廷在大罗山东麓设置永嘉盐场,简称永嘉场,为全国十大盐场之一。随着永嘉场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它的中心枢纽地段,逐渐形成了一个商贸中心。由于它地处唐代著名寺院乾元寺的前面,遂名“寺前街”。
寺前老街严艳影摄
[编辑: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