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温州新闻 -> 正文

记者深入抗台一线 直击温州各地各部门这样防御台风

2018年07月11日 09:24:50来源:温州网

  

  干部背老人走了4公里山路。刘进希摄

  

  苍南县灵溪镇一避灾点。杨冰杰摄

  

  乐清粮食抢收。吴朋喜摄

  

  昨天上午,市县文保部门对新修复的筱村镇文兴桥拉钢丝绳加固。陈祥磊摄

  温州网讯台风“玛莉亚”直扑而来,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以赴打赢抗台保卫战,连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深入抗台一线,以迎战的姿态,认真细致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力争把台风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抢拆大型破损广告牌

  台风“玛莉亚”来临在即,昨天,鹿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各执法中队兵分多路,对辖区内沿街的店招、广告牌展开重点整治,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台风天行人生命财产安全。上午,五马中队组织力量对位于人民中路雪伦大楼的大型破损广告牌进行拆除。

  通过巡查,五马中队发现雪伦大楼一处大型广告牌边缘存在严重的腐化、松动等现象。据介绍,该广告牌面积约40-50平方米,至少已有三年以上时间,如今商户已经停业,停业时未将广告牌拆除,已成无人管的“僵尸牌”,一旦倒塌,后果不可预见。

  为此,五马中队快速组织力量,赶在台风到来之前对该广告牌进行拆除,五马中队队长助理林彬告诉记者,从上周末开始,该执法中队就对辖内200余个广告牌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十多处,多为年久失修,已根据广告牌的实际损坏程度,对商家提出了加固或拆除的处置要求。

  河道清淤疏浚拆除围堰

  下午3点,黄石山后河河道清淤疏浚工程现场,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挖掘机拉动绳索拆除作为工程临时性围护结构的松木桩围堰。随后工作人员对松木桩、彩条布等进行清理回收利用,以确保河道恢复原状,应对即将到来的强降雨。

  “拆除河道清淤涉河围堰的目的是让河水能毫无阻碍地流通,防止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龙湾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他们每天都要到各条河道查看围堰情况,并针对已经完成施工的河道清淤涉河围堰进行拆除以保障河道畅通,而对未完成施工的河道清淤涉河围堰,则要求工程单位严阵以待,组织人员、设备到位,随时准备拆除围堰。

  截至昨天,该区共拆除6条河道清淤涉河围堰,目前仅剩的2条未完成施工的河道清淤涉河围堰,也已安排挖掘机、应急发电设备、麻袋等装备及“突击队”现场待命,确保度汛安全。

  此外,为预防“玛莉亚”可能带来的强降雨,该区保持高度警惕、迅速进岗到位,落实海上防台、强风防御、强降雨及次生灾害防御以及防台宣传等工作。同时,做好水库山塘和河网预排预泄,腾出防洪库容以及做好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加强对山洪与地质灾害危险区、山区通村公路等的巡查预警,发现险情,及时处置,确保人员安全。

  沿海人员紧急组织避灾

  洞头区从前天下午起启动危险区域人员转移相关工作,昨天上午区防指再次下发进一步加强危险区域人员转移的命令,全面加强人员转移力度、扩大人员转移范围,确保所有危险区域人员于10日中午全部转移完毕。

  截至下午5点,已经安全转移各类人员3366人,其中船只回港人数553人,海塘外转移人数271人,非标准海塘内转移人数26人,其他转移人数2516人,启动洞一中、洞头剧院、市民活动中心三个避灾点。

  抢收早稻100余亩

  昨天一早,位于磐石镇磐西村的珠城家庭农场的400余亩粮田里,收割机正在紧张地抢收早稻,应对台风“玛莉亚”的到来。“提前一个星期抢收,每亩田将少收成早稻50多公斤。但考虑到风险规避,我们正全力抢收,预计在11日台风登陆前可抢收早稻100余亩。”乐清市珠城家庭农场负责人何存国告诉了记者,尽管抢收早稻将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但他心里并不着急。

  原来当天,乐清市农业局种植业站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来到农场,就早稻高产竞赛示范方实验进行提前实产实割验收。作为试验点之一,珠城家庭农场只要农场里的亩产达到一定标准,将获得额外奖励。另外,抢收来的早稻将全部被粮食部门收购。作为一位有着20多年种植经验的老农户,何存国多次跟台风打交道,吃过台风的亏,也总结出一些防台抗台的经验。

  “我们早些天就将地里的水放干,以应对台风的到来。”何存国说,相较于往年,今年的台风呈现出来得早、来势凶猛等特征。往年台风一般在早稻收割后才会出现,赶在早稻收割前登录较为少见。因此按照多年的抗台经验,他早早将地里的水放干,这样即使遭遇大风雨,也可一定程度缓解早稻被淹情况。

  背80岁老人转移避灾点

  自昨天8时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面对来势汹汹的台风,和随时可能面临的险情,朱雅社区联片领导胡建南、村第一书记赵贵烨、社区书记刘基督、驻村干部胡日炼第一时间进驻朱寮村开展走访,一户一户排摸,一名一名确认。

  下午,巡查小组在朱寮村千坑底自然村发现一老旧房子仍然有村民居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巡查小组丝毫不敢怠慢,立即提出要求将村民转移至安全避灾点。朱爱花老人今年80岁,腿脚不便,长期坐轮椅,子女长期在国外打工,平时都是由保姆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紧急,老人必须立刻转移,但距离山下有4公里左右的台阶路,车辆无法通行,给转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胡建南等一行人迅速行动,讨论方案,决定轮流背老人下山。

  说干就干,刘基督立刻弯下腰把老人背起,并时不时安慰老人,表示一定会将老人送至安全地点。由赵贵烨和胡日炼两人走在前面抬轮椅,刘基督负责背老人,胡建南在后面保护老人。众人顶着烈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老人背至平坦路段,随后众人推着轮椅顺利地将老人转移至安全避灾点,巡查小组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点,继续巡查。

  尼龙船“入编”救援队

  下午3点10分的水头镇,前两天刚完工的2艘尼龙船经过试航检测,正式“入编”该镇救援队。

  水头镇地处鳌江流域中上游,本身地势低洼,加上又是山门、南雁、青街、顺溪等镇(乡)山洪支流交汇处,每当台风来临,极易发洪水。考虑到木船太笨重,船身加上马达有1800斤重,浅的地方行驶不了的情况,村民叶青杭发明了以轻便为特点的尼龙船。2016年,他试造了一艘,以特殊的制聚丙烯(PP)塑料板材为材料,既坚硬,又有韧性,有较强的抗冲击强度。记者了解到,该尼龙船长600厘米、宽170厘米、高68厘米,重500多斤,其承重预计可达3500斤,和普通的木船相比,尼龙船重量轻了2倍多,三四个人就能推动,而且试水浅、灵巧方便,每趟可以载18个人左右。在抵御台风“鲶鱼”对水头造成内涝时,尼龙船小试牛刀,即使在吃水较浅的路面,也同样畅行无阻。

  一个多月前,叶青杭又开工造船。这次“改良版”尼龙船在设计上船体更宽,船头部分也比以前的更高。“即使浪再大些,船体也能保持平衡。”为了检测尼龙船的抗风能力,他借来发动机,特地选择了鳌江到南麂的线路,一路上六七级风,船只也能安全行驶。

  目前,水头镇防汛抗台抢险应急小分队的10艘救援船都已严阵以待,其中包括3艘尼龙船、7艘木质船。

  实时监测保廊桥安全

  省保以上文物采取智慧安防实时监测,工作组兵分两路对廊桥实施巡查加固。昨天一早,泰顺县文化局工作人员陈松年便和局里的防汛抗台工作组来到乡镇村居,对县域内的廊桥、基层文化设施和非遗传承人住所等开展走访巡查。

  虽然现在还是阳光明媚,但台风即将带来的暴雨疾风,催促着工作人员加快进度,提前给廊桥做好力所能及的保护。堆沙袋、压重物、拉钢丝绳……在泗溪、筱村、三魁等乡镇,在文化部门的指导下,镇村干部对廊桥进行汛前加固。在泗溪镇下桥村北涧桥,13名党员组成的红色护桥队加强巡查频次,镇里义务消防队备齐沙袋、锹镐等工具,严阵以待;村里廊桥监测员24小时不间断巡查,并实时发布预警。

  “避灾安置点已做好准备。”泗溪镇工作人员林江利介绍说,在北涧桥所在地下桥村,2个避灾安置点已经做好了安置群众准备,其中泰二中安置点可安置300人,下桥村村委会可安置200人。另外,记者了解到,2016年至2017年,泗溪镇先后对北涧桥、溪东桥所在河道清淤疏浚,北涧桥河道清淤3万方、溪东桥河道清淤1万方。

  渔船归港渔民抢加固

  在苍南,龙港舥艚社区港内,一排排渔船整齐停靠,归港避风,渔民朋友赶紧加固渔船,转移船上的人员物资。在赤溪镇,上千艘捕捞和养殖渔船已全部进港避风,在中墩三级渔港码头渔民也对渔船加锚加固,确保安全。虽然头顶阳光依旧猛烈,但各地人员转移工作仍有条不紊地进行。

  截至昨天上午,该县共转移人员19503人。其中海塘外转移6450人,非标准海塘内转移150人,危房转移3082人,船只回港人数7200人,山地灾害转移人数1267人,其他转移人数1354人。渔船总数3207艘,已在港渔船3207艘。全县共41处地质灾害点,已落实责任,加强巡查。全县201所避灾场所全部开启,面积19.24万平方,容纳人数9.6万人。

  来源:温州日报

  陈蜜青青祥磊丽琴朋喜余平进希飞琴合众武杰

  本文转自:温州网66wz.com

[编辑: 张漫韵]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