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龙湾要闻 -> 正文

龙湾版兰小草——一位党员十年如一日的隐善

2018年05月29日 09:41:00来源:龙湾新闻网

  龙湾新闻网讯(记者 叶晓东) 汶川地震捐款、公益活动捐赠、义务帮助……十几年,他用默默奉献帮助身边的人,他叫林昌法,龙湾瑶溪人,一个普通的党员。“尽自己的一点本分,没什么大不了的。”当别人问起他的助人为乐事迹时,他淡淡地说,露出略带腼腆的笑容。

  感同身受的

  经历激励做善事

  林昌法出生于1963年,原籍龙湾瑶溪街道黄石村,小时候家庭困难,家有五个兄弟,15岁就丧父,所以也没有机会好好读书。8岁那年,一场台风把他的房子夷为平地。哥哥们分别寄住在朋友家,年幼的自己在山边黄石小学的一间小厢房住了三年,每逢夜深人静的时候,山边的小猫小狗等小动物四处活动,学校除了父母和门卫没有其他人,自己非常害怕。

  让林昌法记忆犹新的是35年前的一次生病经历,当时医药费需要130元,可他的口袋里只有30元,临时又借不到钱。所以他只好告诉医生,自己放弃买药,回家去抓点草药治病。正是这么尴尬的经历让他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今年是汶川大地震10周年,记者联系上林昌法的时候,他正在上海忙碌着自己的废旧不锈钢材料回收业务,接到记者的电话,他平静的口吻中有几分激动,“那是十年前,我在山东临沂做生意,午休的时候,无意中看了下新闻,看到汶川大地震的噩耗,我的心就沉了一下,坐不住了。从电话中得知,临沂有朋友开着满满一车物资去汶川救灾,灾区道路拥堵,对非专业救援人士而言,建议还是远程现金救援比较妥当。第二天,我就回家了,并向朋友和金融界人士了解相关支援事宜,知道慈善总会是比较合适的善款接收单位。第三天一大早,和妻子一起去龙湾慈善总会送上1万元善款,略表一点心意。

  心怀感恩

  善行不断延续

  林昌法告诉记者,他有幸生活在这个迅猛发展的时代,感恩党的好政策,改革开放让贫穷的他发财致富。虽然历经坎坷,但他依然感恩这个社会。

  现在每逢在报纸电视上看到有人生病受灾,或者是一些重要的文化公益活动,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捐钱。比如2011年迎新年黄石村里的2000人龙灯巡游活动,他就慷慨出资数万元,并主动承担头家的任务,在自己生意非常繁忙的情况下,抽空开车去义乌、苍南等地置办相关活动物品,为弘扬乡村非遗文化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满腔热血。玉树、雅安等地震,他都通过慈善总会分别主动捐款一万。沙城街道五甲火灾,他也主动捐款。还有一次,在山东临沂市做生意,看电视时,发现当地一个五口之家非常困难,儿子得了白血病,无钱救治非常可怜,于是当天他拿了一万元现金直接送到医院给病人,让家属非常感动。

  妻子项春莲告诉记者,他们家是党员之家;家里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小儿子和老林都是党员。原先家庭非常困难,好在夫妻同心勤劳创业,诚信经营,事业红火。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政策。所以,她非常支持丈夫热心公益事业。有空的时候,她也会陪伴丈夫去慈善总会,为一些困难家庭捐款。每次与企业家朋友交流生意事宜,也不忘动员他们一起为公益事业募捐善款。特别是去年去四川旅游时,特地去汶川大地震遗址看了下,看到灾后重建的新房子,回想当年受灾的情况,感慨万千。

  一路行善还将继续

  龙湾区慈善总会会计林小娇是林昌法夫妇热心公益的见证人。她说,自己在单位工作了15年,每年都能见到林昌法捐款的身影,夫妻俩衣着很朴实,但每次见到或听到有人有病有灾的消息,他都第一时间过来捐献,有时五千,有时一万,一年总会来个一两次。每当要开发票给他们,作为他们企业抵税的依据,他都婉言谢绝。他们说,我们不为了什么,只是想简单地做点善事。

  据不完全统计,十三年来,林昌法用于公益的钱款高达数十万。多少年了,林昌法默默行善,从不张扬,他的朴素行为感染了身边不少人。大家为他点赞,开心地称他为龙湾版“兰小草”。2014年他被评为首届十佳瑶溪好人;四次荣获龙湾慈善捐献贡献奖、奉献奖,并荣膺第二届温州慈善奖。

  采访中,夫妇俩一再强调隐去自己捐献的金额,从一个侧面见证他们有一份默默奉献的爱心。一袋满满的荣誉证书,一排闪闪的爱心牌匾,生动见证了林昌法夫妇十余年热心公益的高尚人格和执着的公益精神。

  向这位平凡的温州好人致敬。

[编辑: 孙晓敏 ]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