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龙湾区城改办(区工务局)主任、局长陈升
龙湾新闻网讯(柯露霞)从全区首个实施整村改造的东林村到温州市城中村改造样板工程教新村,从毓秀罗山风光线和都市人文线2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到创成瑶溪皇岙等4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从全区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达100%到被评为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先进……五年来,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区工务局)致力于让百姓享受更好的城市生活,围绕全面加快龙湾城市化建设进程,突出抓好城中村改造、旧住宅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全力打造小康社会标杆城区。
谈现状
让“短板”成为转型的跳板
随着温州都市版图向东延伸,龙湾如今已迈入了城市的门槛。“然而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的‘拦路虎’,也是关乎城市转型发展与品位形象提升的关键。”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区工务局)主任陈升说,龙湾“半城市化”问题突出,大量城中村的存在,产生了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低小散”、城市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制约龙湾发展最大的“短板”。
那么,如何使制约龙湾发展的“短板”成为助力转型的“跳板”?陈升认为,要通过拆、改、建结合的模式,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市转型、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通过拆迁,为发展腾空间,为提升城市功能和优化空间布局奠定基础,助力城市转型升级;通过建设,提升和改善百姓的宜居度,按照大都市的定位打造一批高档次的住宅;通过改造,以保护和改建结合的方式,将永中新城抗倭文化-普门张璁文化-海滨宁村汤和文化-蟾钟孝文化等串点成线,深入挖掘、传承历史文化,让龙湾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不脱节。
“以前是‘拆迁跟着项目走’,但要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就必须要‘项目跟着拆迁走’。”陈升说,只有连片拆除旧村,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百姓的宜居度,同时为城市转型升级提供空间。“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城中村改造百姓从开始的抵触到拥护,从反对到期盼。”
谈做法
攻坚意志是成败的关键
拆迁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陈升却不这样认为。“人是决定因素,干部的攻坚意志是成败的关键。”他说,拆迁工作是锻炼和考验干部的战场。在去年的城中村改造的推进过程中,我区打出了一套在攻坚一线历练干部的“组合拳”:下派45名干部到三个城中村改造前线参加攻坚;上挂一批优秀村干部到街道激发干事克难的热情;“组团砺才”提高攻坚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长期的克难攻坚,我们摸爬滚打出了一些工作经验。”陈升介绍说,去年在面对3个整村签约的硬任务,我区坚持区别谋划、责任落地两手抓,在3个项目攻坚指挥部全面落实网格化签约责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诉求、舆情动态,分村施策发挥了有效作用。“只有找对症结,才能对症下药。”陈升举例说,如永中朱垟城中村改造以一期涉及市域铁路S1线拆迁对象为突破口,日夜连续作战,成为全市首个完成整村改造的行政村;瑶溪底岭下城中村改造针对部分村民对拆迁工作仍存在抵触情绪的现状,以积极协调、探索整村改造历史遗留问题打包解决为切入点,进一步让村民明确整村改造的安置预期;蒲州下埠城中村改造在与市城投集团积极协商落实群众最关心的安置区块的同时,大张旗鼓开展城中村改造政策宣传,专题开展城中村改造送戏下乡演出。
“拆迁政策一定要坚持‘一碗水端平’,才能真正取信于民,让政府的公信力深入人心。”陈升说,全区都严格按照城中村改造“四策合一、违章不计”政策规定,认真执行房屋补偿方案,务求规定动作到位。各项目指挥部继续推行“一天一碰头”工作推进机制,统一补偿标准,不私开口子,确保前后政策一致性、全区政策一盘棋。“只有这样才能在群众中立下好口碑,为以后的整村拆除创造有利条件。”
谈打算
掀起城中村改造新高潮
当前,城中村改造已进入全面攻坚时期,今年我区要完成3016户整村连片改造的签约任务。“在去年三个整村改造工作推进的基础上,我们要借势而上,迅速掀起城中村改造新的高潮。”谈及今年的工作任务,陈升信心满满。
“快人一步,胜人一筹。”陈升说,只有早谋划、早组织,才能早行动、早落实。早在正月十五,从区属部门单位中抽调有拆迁政策处理工作经验的干部、新提任干部、后备干部共105人已全部到位,项目业主单位也就工作职责表态承诺。据介绍,今年我区将围绕大都市建设战略布局以及浙南科技城建设,完成永中街道新联村、联谊村,蒲州街道江前村,海滨街道教新村,状元街道三郎桥村,瑶溪街道黄山村、黄石村等7个整村和瑶溪街道龙东村下塘区块、金岙村小横浃区块等2个区块的年度拆迁签约任务;全区全年完成城中村改造户数3000户以上。
“城中村是问题所在,也是潜力所在;是困难所在,也是希望所在。”陈升说,只有打破城中村“旧”模式,才能带来城市“新”发展。
2011年
1、实施我区首个整村改造的试点项目东林村旧村改造工程,并获2011年度龙湾区城中村改造和农房集聚改造“村房两改”专项行动先进集体。
2、启动建设“村房两改”项目17个,被评为2011年度温州市农房改造集聚建设工作先进。
3、被评为2011年度温州市美丽乡村创建暨千百工程建设工作先进。
2012年
1、推进东林村旧村改造工程(二期),60套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项目一期交付使用。
2、开工建设“村房两改”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15个,获2012年龙湾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3、获龙湾区2011-2012年度模范集体称号。
2013年
1、获2013年度龙湾区“三改一拆”先进集体称号。
2、编制完成《龙湾区美丽乡村总体规划》,启动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2条,创成整乡整镇2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新建2个、续建1个,获2013年度温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4年
1、编制完成《龙湾区城中村改造“1+6”实施规划》,获2014年度龙湾区“三改一拆”先进集体称号。
2、率全市之先出台《龙湾区D级危房改造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3、完成瑶溪西片4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造提升,被评为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先进。
4、创成沿大罗山景观带美丽乡村精品线,精品村3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续建2个、新建1个。
2015年
1、完成朱垟、下埠、底岭下3个整村签约,其中永中朱垟村系全市首个完成整村签约任务,创造了“朱垟新速”。
2、率全市之先出台实施《村级三产留地开发建设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
3、创成精品村3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完成2个、续建1个等;完成瓯海大道龙湾段沿线村庄农房整治一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