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APP

您所在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龙湾要闻 -> 正文

“双对接”带来乘数效应

龙湾“金改”助力民企转型升级
2016年01月29日 15:02:05来源:龙湾新闻网

  龙湾新闻网讯(王策梅雪风) “我们是一家专业从事危险固废品处理的企业。八年来,企业设备投入大,流动资金高,每年设备维护至少在500万元以上,最近几年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问题。”人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区市监局在“助企服务”走访中了解到他们公司的实际困难,并立即与银行和金融办联系,帮助公司通过动产抵押的形式成功融资,使公司有了重生机会。

  事实上,在我区像人立环保成功融资并非个例。自从我区成立“双对接”领导小组后,区市监局就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实行整体联动的方式,与区科技局、区金融办和龙湾农商银行深入合作,共同搭建民企对接金融服务平台。“我区民企协会6个分会分别设立民营企业‘双对接’服务中心,开展走访企业活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建立‘双对接’活动重点服务企业数据库,分类汇总民营企业对接现代技术和现代金融的需求信息。”区市监局局长吴振弟如是说。

  在整体联动下,我区《关于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实施细则》,《龙湾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投资优惠政策》、《龙湾区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实施意见》等系列率全市之先的政策先后出台。“我们就是要用利好的政策为企业换得真金白银。”吴振弟透露,我区各成员单位已走访企业2600余家,开展各项“双对接”活动27场,直接参与“双对接”培训、考察、对接等活动企业达1600家。引导帮助民营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9家、浙江省科技型企业16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8家。目前,全区民营企业申报各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共80家,其中省科技型企业11家、国家高科技企业9家。

  随着我区“双对接”工作的推进,服务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产品也推陈出新。如科技贴息贷款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已让49家中小科技企业获得了1.1亿元的贴息贷款,贷款利率优惠让利达到了900多万元,成功跻身全省首批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区。

  在注重金融产品创新的同时,我区还在“融”字上发力,线下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线上开辟金融综合服务网,全力开拓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据区金融办主任姜祥林介绍,目前,我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达23家,保险公司5家,证券机构1家,另有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农村资金互助会,在内的地方金融相关市场主体共44家,是温州金融体系最为健全的城区之一。去年,全年各类新型金融组织业务规模同比增长20%;地方金融组织资本总量增加1.2亿元。

  线下金融服务网络开拓热火,线上则加快推进“两库一网”平台建设,搭建以金融产品库和企业信息库相结合的金融综合网络服务平台网,有效地打破资金供求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资源整合力度和信息传递速度。目前,“龙湾中小企业金融综合服务网”已于去年10月28日上线试运营,已完成200个金融产品和1500家企业信息的数据收集。与此同时,我区还依托不锈钢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以温州“金改”和“双对接”为契机,联合龙湾行业龙头企业青山控股集团旗下温州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探索建立了面向大宗商品(不锈钢),集合交易、仓储、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为一体的现代化电子交易模式。

  “为深化我区‘双对接’工作,区市监局将继续发挥牵头作用,深入推行动产抵押和商标权抵押,助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吴振弟说,在上阶段实现商标权质押零突破的基础上,我区还将推出“建立上市后备资源培育机制,开辟绿色通道机制,奖励中介机构筛选机制”等三项机制,推选更多规模企业走上市融资之路。此外,我区还将做大做强民间创新金融组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创新业务,探索互联网金融模式;发挥民资公司项目与资金对接的平台优势,探索政府项目已民资公司为平台发行定向集合资金,做到互惠共赢。

[编辑: 陈静] 
下载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