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府新闻办批文·浙新办[2008]17号

  • 龙湾区唯一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网站

  • 温州市第一批文明网站

  • 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理事单位

  • 市级青年文明号参赛岗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新闻热线:0577-86966000您所在的位置: 龙湾新闻网 -> 专题专栏 -> 龙湾一家人 -> 龙商故事 -> 正文

郑存康:实干成就事业

2014年11月18日 10:25:36来源:龙湾新闻网字体:

图为郑存康向记者展示商业楼规划图 

  一到长沙机场,郑存康已在机场等候多时,这位在湖南打拼了18年的龙湾商人,操着浓浓的长沙口音与记者交谈着,要不是之前联系过,说他是个地道的长沙人也不会有人怀疑。

  在与他的交谈中,记者逐渐了解了这位龙湾商人的打拼经历。

  与70年代很多孩子早当家一样,郑存康13岁就开始出来打拼,但与其他人直接创业经商不同,他在家里种起了蘑菇。他笑言,他人生第一桶金就是在蘑菇里挖出来的,一天两趟送货到中转站,虽然辛苦但见到颇好的收入,他也逐渐乐在其中。

  在当了5年的蘑菇种植户后,郑存康在叔叔的指引下开始接触仪表配件生意,然而正是这一次转行,奠定了他人生打拼的方向。做仪表配件生意需要购置仪表车床,购置仪表车床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钱从哪儿来?银行贷款!

  “那时候一股脑的就想着把生意做起来,只要有筹集资金的办法,我都会去尝试。”郑存康坚定的说,正是这股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又让他朝着目标迈近了一步。在十余年的苦心经营中,他的工人也从最初的1个逐渐发展到20多个。

  1986年,郑存康带着他的产品来到了长沙,在以价格拼杀的年代,他用低于市场的价格推销着自己的产品。当时的他还有一个“必杀技”,那就是随身带两包槟榔、两包烟,谈生意时不管成与败,先塞槟榔和烟。

  1997年,郑存康开始了常驻长沙的生活,当时恰逢湖南长沙电表厂进行改制,在机遇面前,郑存康果断和朋友一人承包一个车间,他也从供应商的身份转变成了承包商。资金短缺、内部人员负担大、生产规划不合理,这是当时湖南长沙电表厂作为国有企业的通病。承包后,如何让自己的“小车间”红火起来?他觉得必须换机器,更新设备,加快生产步伐!

  为了生产出更好的产品,郑存康拿出了多年的积蓄,以20多万每台的价格,购置了多台机器,而他的产品也以质量好而在市场里大受欢迎,占领湖南省电表厂95%的市场份额。忙碌的时候,工人下班回家了,他便与父亲、哥哥一起卸几十吨的货物,有时顾不得吃口饭、喝口水。1997年,他承包的车间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1998年,年销售额达1个多亿。“做电表是我终生的事业。”郑存康说,做生意没有什么捷径,也没有什么窍门,只有真干、苦干、实干。如今,他把生产的重心全部转移到位于龙湾的温州科伦电气有限公司里,长沙对于他来说也已成为一个主要销售基地,“一路走到底”这是他对电表行业最坚定的信念。

  2003年,郑存康垮进了湖南省招商引资项目的圈子里,与朋友出资6870万元拍卖到了2个煤矿,然而初涉陌生领域,对煤矿行业的陌生、专业知识的不足和政府承诺与具体落实不符等,让他的煤矿之路走的异常艰难。此路不通,走彼路。4年后,他亦然退出煤矿行业。

  2010年,郑存康重新调整战略方向,在考察完市场之后,便与朋友在马王堆购置了一块商业用地,正式涉足房产投资行业。将原来的汽车展览市场,重建成为集聚商业、娱乐和写字楼的大厦,目前该地块进入规划调整阶段。

  对于回乡投资,郑存康用“渴望”和“艰难”来形容。龙湾是他的根所在,“落叶归根”是必然也是趋势,然而在外打拼多年,事业基础和子女生活工作都在长沙,回到龙湾投资,有无合适项目?有无发展空间?子女工作能否安排?这一系列的因素让他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编辑: 林日丰] 
关键词:畅游湘江的龙湾商人
分享到:

龙湾新闻网官方【微信】【微博】

参与龙湾新闻网微信、微博进行新闻互动

微•龙湾

阅读排行